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這一年受到大明王朝的嚴峻考驗。
瓦剌太師也先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王振準備借此戰(zhàn)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結果剛到大同,接到太監(jiān)郭敬的密報,知道瓦剌已經準備妥當,在害怕之下明軍計劃從居庸關回京。王振想著皇帝能在退兵途中駕臨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蔚州,向家鄉(xiāng)人民炫耀自己能衣錦還鄉(xiāng),結果因為王振怕馬匹踏壞家鄉(xiāng)的莊稼,就下令讓士兵改變行軍路線,以至于將士們都心有怨言,疲憊不堪。直到行至宣府,瓦剌大軍追來把明軍的3萬騎兵全部滅掉。8月13日,明英宗和大軍逃到了土木堡,這里成為了明朝大軍"三大營"的葬身之處。
在土木堡,無數的將士被殺,無數的文官武將戰(zhàn)死,就連明英宗朱祁鎮(zhèn)也被抓,成為了瓦剌的俘虜。于是瓦剌首領也先利用朱祁鎮(zhèn),一路兵鋒直逼北京,這時的大明王朝陷入了萬分危急的時刻,稍微不慎,大明的基業(yè)將不復存在。
而在這危難之際,有一個人勇敢的站了出來,他就是于謙。當時朝中沒有領頭之人,還有不少的大臣主張南遷,唯有于謙等少數人堅決南遷,不愿重蹈南宋的覆轍。就這樣在于謙等大臣的建議下,請郕王把兩京、河南備操軍保溫京城,還有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在人心漸漸穩(wěn)定下來,國不可一日無君之際,于謙等大臣立了郕王為帝,明英宗成為了太上皇。北京在于謙的帶領下保住了,同時也保住了明朝的命脈。
于謙是一個才華橫溢,為國為民,清廉自守的人。于謙十七歲時寫過《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拍,要留清白在人間"。參加科舉前,他就已經受到明朝內閣的三大學士的賞識。
在參加科舉考試時,于謙第一次鄉(xiāng)試不中,第二次過鄉(xiāng)試,然后成為浙江會試的會元。在殿試中,他清楚的指出了當時施政方針的弊端,表現出了于謙治理國家的才能。
于謙為國為民。做晉豫巡撫十八年,在山西,河南兩省奔波,救災,賑濟災民,建立糧食儲備制度,改善了兩省的情況,一心為兩省操勞,自己的父親和妻子去世卻都沒來得及回家見上最后一面。
于謙一生清廉。在山西,河南兩省辛苦奔波十八年,走的時候什么也沒帶。成語"兩袖清風"的出處就來自于謙身上。于謙被殺后,家無余財,幾乎是家徒四壁。
那于謙是怎么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打贏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呢?于謙利用了土木堡之變后的一個半月,做了三件事,加強了北京的城防,戰(zhàn)勝了也先的蒙古騎兵。
調兵調糧調將進京,加強北京城防實力。
于謙向全國發(fā)布了三次緊急調兵進京的命令,調集了二十二萬士兵進入北京,并讓他們從通州背負糧草進京,解決了北京缺兵缺糧的問題。
于謙還大膽啟用原來在土木堡戰(zhàn)敗的石亨等將領,讓他們去加強邊關防守,訓練進入北京的士兵,延遲了也先率軍抵達北京的時間,也增強了北京軍隊的戰(zhàn)斗力。
帶頭擁立明代宗,團結北京城的人心。
于謙率先挑頭,擁立當時正在監(jiān)國,明英宗的弟弟明代宗為皇帝,一方面讓北京城里有了名正言順的領導者,團結北京城的人心,另一方面讓也先手里的皇帝明英宗失去了效力。
親自率兵出城迎敵,正面擊潰也先的軍隊。
也先率軍到達北京后,于謙親自率軍出城應敵。明軍第一戰(zhàn)小勝,振奮了軍心,然后在接下來的攻防拉鋸戰(zhàn)中大勝,也先大敗撤軍。石亨等將領率軍追擊,直到把也先趕出關外,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徹底取得了勝利。
在于謙的領導下,這一場以抗擊瓦剌入侵,以保家衛(wèi)國為最終目的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終于取得了徹底的勝利。我們常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于謙這樣的人,從來不會把自己的得失放在行動的標準上。只有國家的生死存亡,只有百姓的禍福安危,才是他所關注的唯一焦點。
參考文獻:《明史》、《細說明朝》、《正說明朝十六帝》
1.《1449年明朝精銳全軍覆沒看這里!明朝精銳在土木堡全軍覆沒,未打過仗的于謙如何打贏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1449年明朝精銳全軍覆沒看這里!明朝精銳在土木堡全軍覆沒,未打過仗的于謙如何打贏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9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