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宋仁宗餓了。
他想吃烤羊肉,但為了不讓這件事成為后世的慣常劑,他會餓死到天亮。
宋仁宗是個吃貨,卻厲行節(jié)約。
宮中生活精打細(xì)算,就連宋仁宗皇后曹氏,想要做一道皇帝愛吃的糟制淮白魚,還得親自向大臣夫人討要食材。
宋仁宗帝后提倡節(jié)儉 圖源/影視劇照
一次宮廷宴會上,御廚準(zhǔn)備了二十八只蟹,宋仁宗還未動筷,說:“吾尚未嘗,這蟹一只多少錢?”
左右答道,一千錢。
宋仁宗頗為不悅,說:“我多次告誡你們,不要奢侈浪費,一下筷就二十八千錢,吾不忍也。”他將此菜放置一旁不吃,作為警示。
宋代是一個美食盛世,中國飲食的發(fā)展至此已進(jìn)入“鼎盛時代”。上至廟堂,下至市井,煎、烹、煮、炒、燒、烤、燉、熘、煸、蒸、泡等幾十種烹飪方式爭奇斗艷,大放異彩。
我們熟悉的俗語“柴米油鹽醬醋茶”,出自宋代的《夢粱錄》。在堪稱宋代穿越指南的《東京夢華錄》中,更是描寫了東京汴梁“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 會寰區(qū)之異味,悉在庖廚” 的盛景。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代的文人墨客頗有當(dāng)大廚的潛質(zhì),北宋的梅堯臣、歐陽修、黃庭堅與南宋的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都是有名的“吃貨”,常將飲食生活寫入詩詞中。
這其中有一位勇于承認(rèn)自己是“老饕”的美食家蘇軾,他在一篇《老饕賦》中點評杏仁漿、蛤蜊、蟹、葡萄酒等美食精萃,最后“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說起吃的就來勁。在《東坡志林》中,還留下了不少其研究美食的記載。
這位宋仁宗年間的進(jìn)士,一生足跡遍及各地,不僅擅長發(fā)掘美食,還為美食代言,以蘇東坡名號命名的菜有N種,如東坡肘子、東坡墨魚、東坡餅、東坡肉等。
蘇軾畫像
若說宋詞飲食美學(xué)的極致,更不得不提蘇軾的這一首《浣溪沙·細(xì)雨斜風(fēng)作曉寒》:
細(xì)雨斜風(fēng)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元豐七年(1084年),春寒料峭,蘇軾與好友同游南山,在山林間野餐。在宋代,立春有饋送春盤的習(xí)俗,即以蔬菜、水果、餅食等裝盤贈送親友。
春盤中的蓼茸與蒿筍等果蔬鮮脆可口,滾燙的水在茶具中沖起雪花一般的乳白色泡沫,待浮沫退去,就是一杯沁入心脾的春茶。
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更是道出了清曠淡泊的人生境界。
蘇軾常以品茶、飲酒為樂,自稱“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他認(rèn)為,煮茶的靈魂在于水,以雨雪之水為最佳,井泉甘冷者為其次,而關(guān)鍵在于溫度,精妙在于器皿。
他還有一首記詠采茶、制茶、點茶、品茶過程的《水調(diào)歌頭》,頗有一番閑趣:
已過幾番雨,前夜一聲雷。旗槍爭戰(zhàn)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結(jié)就紫云堆。輕就黃金碾,飛起綠塵埃。
老龍團(tuán),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喚起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fēng)起,我欲上蓬萊。
縱使人間萬苦,一句“吃茶去”亦可自得其樂。蘇軾大半生都在貶謫,嘗盡了漂泊的苦,卻始終懷著一腔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其中一大原因或許是有美食相伴。
政敵看不慣蘇軾苦中作樂,不斷將他貶謫,從黃州赤壁磯到西湖之畔,從嶺南海濱再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島,但無論去到哪兒,蘇軾身邊都少不了美食。
蘇軾在黃州(今湖北黃岡)時,當(dāng)?shù)刎i肉價格低廉,富貴者不食,老百姓買得起,卻不知道如何烹調(diào),浪費了大好的食材。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蘇軾便親自下廚研制豬肉,做出了“東坡肉”,并寫下自己的美食秘方,在民間大力推廣:“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p>
一道傳世名菜就此誕生,而其制作的初衷,其實是蘇軾在地方為官的利民之舉。
后來被貶惠州(今廣東惠州),蘇軾不因地處邊遠(yuǎn)而苦悶,卻只想“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貶到海南時,蘇軾又學(xué)會烹飪牡蠣,嘗到了其鮮美后,還寫信讓朝中大臣酸一酸,說:“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碧K東坡這是自嘲地說,如果讓他們知道了,我怕他們都爭著要來南方。
為了吃,蘇軾連死都不怕。
當(dāng)春江水略帶寒意,江中嬉戲的鴨群已經(jīng)在江水中感覺到春天的到來,這個季節(jié)是吃河豚的好時節(jié)。河豚是一道美食,也是蘇軾的心頭好,因此他才在詩中寫道: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但河豚內(nèi)臟有毒,如果稍有不慎、處置失當(dāng),食用后可能斃命,別人吃飯要錢,這玩意吃起來要命。
有一次,蘇軾冒死品嘗河豚,別人問他味道如何。
蘇軾淡定地說:“值得一死?!?/p>
這老饕,太仙了。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
盡管有美食相伴,蘇軾在漫長的漂泊歲月中仍不免有背井離鄉(xiāng)的孤寂之感,如這首《南歌子·游賞》所寫: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yáng)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diào)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菰黍,即粽子,因菰葉可以裹粽而得名。這闕詞是蘇軾擔(dān)任杭州知州期間,在端午節(jié)登上當(dāng)?shù)氐拿麆偈龢菚r所作,宴席間除了粽子,還有以菖蒲嫩莖切碎加鹽制成的昌歜[chù],以及玉壺、玉杯盛裝的美酒。
端午節(jié)在宋代已經(jīng)有了多元的文化意蘊(yùn),不再只是躲避災(zāi)禍的惡月。宋人在端午祈求袪災(zāi), 紀(jì)念屈原,共飲菖蒲酒,同食粽子。
宋代粽子以糯米為餡,種類繁多,有筒粽、團(tuán)粽、九子粽等,不過那時還沒有甜黨和咸黨之爭,宋人食粽,大都喜歡蘸糖而食。
宋代夏天的另一個美食,是以夏初竹筍制成的“傍林鮮”。
山間隱士不需要特意上山采摘,只需在夏初林筍正盛時,“掃葉就竹邊煨熟” ,其味甚鮮。
這道被稱為“蔬食中第一品”的美食,就記載于南宋隱士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
林洪是一個奇人,詩詞書畫無一不精,卻仕途不順,只求在山林過幽隱生活。他所著的《山家清供》更是一部奇書,融飲食、養(yǎng)生、文學(xué)為一體,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了一百余種宋代美食,涉獵廣泛。
在傳統(tǒng)士大夫看來,林洪的人生可謂特立獨行,是個毫無存在感的邊緣人。
可他怡然自得,把家搬到山里,稱呼自己的妻子為 “山妻”,一生游離于世俗之外,投入到碧澗羹、槐葉淘、山家三脆、黃金雞等山野之菜的美食世界中,以蘇東坡等文豪為偶像。
在一個內(nèi)卷的社會,他始終在堅持做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一次,林洪閑暇無事,去拜訪好友陳介。陳介頭戴角巾,超凡脫俗,一邊請林洪飲酒,一邊讓兩個童仆唱起晉代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奉上“松黃餅”佐酒。
松花餅取松花黃和煉熟的蜜拌勻而成,有著特殊的清香。林洪認(rèn)為,世人所艷羨的駝峰、熊掌等貴重名菜的味道,也遠(yuǎn)不如這山野間的松黃餅。
還有什么比精神的愉悅與滿足更重要?這也是美食存在的意義吧。
食補(bǔ)與養(yǎng)生也是宋代飲食的重要內(nèi)容,《山家清供》所記素食 92 種,制作簡單,注重食料的自然之味。 圖源/影視劇照
除了取自山林的美食,在宋代的夏天,由于藏冰技術(shù)的進(jìn)步,民間已經(jīng)有冰雪可以食用,甚至有人沿街叫賣冰飲。
九龍齋及西單牌樓邱家的冰飲號稱“京都第一”,大概相當(dāng)于那個時代的網(wǎng)紅店。據(jù)記載,他們家的酸梅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diào)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在當(dāng)時大受歡迎。
宋代冷飲店興起的背后,是坊市界限打破后,市民階層的崛起。
在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曠世杰作《清明上河圖》中,中小商人遍布于街道兩旁,可以明確認(rèn)定為經(jīng)營餐飲的店面有45家,還出現(xiàn)了各種特色招牌,堪稱廣告帶貨的鼻祖。據(jù)宋朝宮廷統(tǒng)計,當(dāng)時著名面點和糕點有86種之多,另有人統(tǒng)計,宋代的酒名多達(dá)100余種。
此外,宋人吃五谷雜食、飲酒飲茶的種類都比前代豐富,且逐漸普及了三餐制,即便是普通人家也可以有一日三餐的生活。
正因民間餐飲業(yè)的發(fā)達(dá),宋室南渡后,許多開封的老字號也隨之遷移,宋高宗還時不時命人到臨安(今浙江杭州)的飲食店采購美食。
《清明上河圖》中出現(xiàn)的一些店面
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fēng)又起
皇帝經(jīng)常到宮外取食,一不小心就吃壞了肚子。宋高宗的養(yǎng)子宋孝宗是個蟹癡,有一次就因為吃多了蟹而腹瀉不止。
秋天,是吃蟹的最佳季節(jié),尤其要選秋季的母蟹,若是結(jié)霜時節(jié)后的螃蟹則更肥美。
南宋朝廷偏安于東南,水道密布,還有海洋貿(mào)易,河鮮、海鮮更是取之不盡?!段淞峙f事》等記載以蟹為原料的菜品就有鰲供、蟹羹、酒蟹、醉蟹、蟹生、洗手蟹等數(shù)十種。
出生于紹興江陰縣的陸游,就是一個吃蟹達(dá)人。即便是在年老失意時,吃蟹品酒仍然讓他眼前一亮,如他在詩中所說,“團(tuán)臍霜蟹四腮鱸,樽俎芳鮮十載無。塞月征塵身萬里,夢魂也復(fù)醉西湖?!?/p>
前有蘇軾,后有陸游,作為南宋吃貨的代言人,陸游詩詞中涉及飲食的篇目數(shù)以千計,他更喜歡家鄉(xiāng)的江南美食。
在數(shù)十年的宦游生活中,陸游將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壯志難酬的憂慮,寄托于對美食之中,如這一首寫給老朋友范成大的《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蕭條病驥。向暗里、消盡當(dāng)年豪氣。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zé)熕I砣f里,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
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fēng)又起。
鱸魚、菰菜都是典型的江南風(fēng)味,晉代張季鷹就有著名的莼羹鱸膾之思。陸游心懷北定中原的壯志,在宦海之中沉浮,無法如張翰一樣駕車返鄉(xiāng),就只能在秋風(fēng)中思念鲙美菰香的美味佳肴,空悵望。
陸游畫像
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
宋人“尚羊”,倡導(dǎo)以羊肉為主的肉食消費,將羊肉與人參并列,認(rèn)為羊肉“味甘,大熱,無毒”,適合在虛勞寒冷時食用,可說是一道冬季的美食。
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以羊肉為原料的美食就有燉羊、鬧廳羊、入爐羊、蒸羊頭、煎羊白腸等數(shù)十種。
前文提及的宋仁宗、蘇軾都是愛吃羊肉的同好。
蘇軾還是烹羊的好手,有一道祛除羊肉膻味的獨家秘方:“先將羊肉放在鍋內(nèi),用胡桃二三個帶殼煮,三四滾,去胡桃。再放三四個,竟煮熟,然后開鍋,毫無膻氣?!边@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寶藏男孩吧。
宋仁宗雖厲行節(jié)儉,且不愿為半夜吃羊而勞師動眾,但宋仁宗一朝也有過宮中一日宰羊多達(dá)280余只的記載,可見羊肉在宮廷飲食中的地位。
靖康之變前后,兩宋宮廷卻早已拋棄北宋前期諸事尚簡、自我約束的生活作風(fēng)。
文藝皇帝宋徽宗在位時,每次宴席八珍羅列,而無下筷之處,可見飲食的鋪張豪華。宋徽宗本人還經(jīng)常親自指導(dǎo)宴設(shè),對飲食器皿尤其講究,所用的材料有瑪瑙、琉璃、水晶、翡翠等。
在極盡奢華后,他與兒子宋欽宗一同被金人俘虜而去,受盡屈辱,金樽美酒、玉盤珍羞從此只在夢中。
[宋]趙佶《文會圖》(局部)
到了南宋,宋高宗紹興年間,大臣張俊為皇帝辦了一桌史無前例的豪宴,廣納190余種菜品,其中僅羊肉佳肴就有羊舌簽、片羊頭、燒羊頭、羊舌托胎羹、鋪羊粉飯、燒羊肉、斬羊等7種,其余奢侈菜品更是不勝枚舉。
這一宴席與唐代燒尾宴、清代滿漢全席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俊供奉宋高宗的這份“大宋第一菜單”,被全文收錄于《武林舊事》中,宋高宗君臣并沒有因為這場饕餮盛宴而名垂青史,反而因此為人不齒,備受嘲諷。
帝王、官僚速朽的腐化生活不值得歌頌,只有蘇軾、陸游、林洪等真正愛美食、愛生活的文人雅士會被人記住,他們的作品與精神將流傳千古。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常年歸隱山林的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曾諷刺地方為政者只顧大吃大喝而荒廢政事:“世之醉醲飽鮮而怠于事者視此,得無愧乎!”可見,這樣的不良風(fēng)俗已經(jīng)從宮廷傳播到各地。
南宋宰相史浩在其所作的《聲聲慢·喜雪錫宴》中,也曾描寫臨安宮廷宴會的奢靡:
風(fēng)收淅瀝,霧隱森羅。群山萬玉嵯峨。禁街車馬,銀杯縞帶相過。胥濤晚來息怒,練光浮、都不揚(yáng)波。最好處,是漁翁歸去,鼓棹披蓑。
況是東堂錫宴,龍墀驟,貂珰宣勸金荷。慶此嘉瑞,明歲黍應(yīng)多。天家預(yù)知混一,把瓊瑤、鋪遍山河。這宴飲,罄華戎、同醉泰和。
富而節(jié)儉,往往才是真正的強(qiáng)盛,相反,宋朝的宴會越豪華,朝廷就越頹靡。南宋權(quán)貴“直把杭州作汴州”,換來的是北伐的荒唐與崖山的血淚。
參考文獻(xiàn):
[宋] 蘇軾:《東坡志林》,中華書局,1981
[宋] 邵伯溫 :《邵氏聞見錄》,中華書局,1983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華書局,2020
[宋] 周密:《武林舊事》,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宋] 林洪:《山家清供》,中華書局,2013
[元] 脫脫:《宋史》,中華書局,1985
夏承燾等:《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
王學(xué)泰:《中國飲食文化史記》,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6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1.《【75道宋朝美食】專題宋朝人吃什么?》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75道宋朝美食】專題宋朝人吃什么?》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jìn)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8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