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我,如果還是把節(jié)目里的各種食物、桂花糯米蓮藕、大蒜白肉、大盤雞等都放在一個盤子里,那就更好了。

想著想著手就不由自主地打開了外賣軟件,看著琳瑯滿目的各式外賣小吃,總感覺缺少了一些韻味。

幾番思索之下,終究得為我為數(shù)不多的頭發(fā)考慮,不能再繼續(xù)熬夜,索性便蒙頭就睡了起來。

在夢中的我,似乎吃到了《舌尖上的中國》的各種美食,似乎還有一些古人爽朗的笑聲穿插其中,好一番盛世景象。

圖|《舌尖上的中國》

許久之后的我醒了過來,映入眼中的是一些雕著細致花紋的物品,再看看我自己穿著是一件襕衫,通俗點來說就是一件沒有袖頭的長衫。

“襕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襕為裳,腰間有襞積,進士、圓子生、州縣生服之”——《宋史·輿服志》

這不是宋朝學子的典型裝束嗎,難道我穿越到宋朝了?

來不及多想就看見小而端著一盆水進來讓我洗漱,再加上肚子也餓了,順便向小二打聽一下宋朝的美食也是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時的客棧服務人員還不能稱作“小二”,那是元朝才有的稱呼,在宋代應該稱作“跑堂的”,畢竟我也是看過很多遍《水滸傳》的人。

于是乎我便向小二哥打聽了一下美食的消息,小二哥聽過之后很奇怪地看著我,許是在想這孩子是不是度讀書讀傻了。

圖|宋代襕衫

但小二哥還是選擇回答我了這個問題,畢竟我是入住的客人。

關于小吃,宋朝人:我選油條和湯圓

在小二哥的介紹中,首推便是油條和湯圓。

關于油條的來歷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是南宋人出于奸相秦檜的痛恨而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小吃。

至為什么痛恨秦檜就不用細說了,因為他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大英雄岳飛,而岳飛在民間的聲望極高。

圖|油條

當然在這里話題扯遠了,還是繼續(xù)回到油條本身上來。

百姓們不敢明面上報復秦檜這個大奸臣,但是私下里采用一些報復手段還是可以做到的。

用面粉捏成秦檜的形狀,放在油鍋中煎炸,以此來達到解恨的目的。

因為油條捏成的形狀是秦檜的樣子,所以油條在一開始的時候也被稱作“油炸檜”。

不得不佩服古代普通民眾的智慧,一個簡單的油條也可以有這么多門道。

不知我下次想到這油條是秦檜的樣子,還能否繼續(xù)吃下去,當然這是后話了。

圖|秦檜影視形象

接下來該輪到介紹湯圓了,這可是本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

湯圓,這種用糯米包裹上糖餡煮熟的甜點,也是起源于宋朝,平常我們吃的很多,但是關于它的起源想必還是第一次聽說。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 孤燈猶喚賣湯圓”——姜白石

這是南宋詩人姜白石提到湯圓的一首詩,宋朝人用吃湯圓的方式來寄托一些情感,在元宵佳節(jié)里,期盼著與家人的團聚。

圖|湯圓

看來古人并不是為了吃而吃,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是有著它的故事的,令我這個現(xiàn)代的“吃貨”甚是汗顏。

聽完小二哥對油條和湯圓的介紹,我決定下次在吃油條和湯圓之前要思考一下這背后的故事,不然豈不是對美食有所辜負。

關于肉食,蘇軾:我選擇我自己代言的東坡肉

油條和湯圓只能作為早餐和甜點,而是全是素食,對于我這種無肉不歡的人來說是萬萬不行的。

因而我這個穿越回宋朝的士子,自然要向小二哥詢問幾道可以用來解饞的肉食。

小二哥抵不住我這個吃貨的詢問,向我推薦了東坡肉。

東坡肉聽這名字,再結合宋朝的歷史,很難不讓人想到蘇軾這位文人。

圖|蘇軾

元豐二年,因為“ 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的蘇軾,不會想到他會發(fā)明一道足以與他的詩詞相媲美的美食。

團練副使這一沒有多少工作要做的副職,蘇軾在閑暇之余除了吟詩作對,自然也就把目光轉到美食上面來了。

在黃州這個地方豬肉價格極其便宜,不僅連富貴者不吃,連窮人對它不屑一顧。

蘇軾這個正直的詩人第一次因為食物而憤怒了,他發(fā)誓要做出一道以豬肉為主的美食,以讓世人改變對這種食材的偏見。

說做就做,蘇軾對于美食的追求可一點都不含糊。

圖|宋代黃州,今湖北黃岡

蘇軾親自動手將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塊狀,在其中加入酒和醬油進行腌制,裝進陶器中,再一點點水,然后就就開始慢火細燉了。

當然一道美食的產(chǎn)生還要極其注重火候,蘇軾可是在一旁仔細盯著呢,大有在朝堂之上和人討論政見那股認真勁。

蘇軾不愧是大文豪,在做菜的同時也沒忘了作詩,于是乎一首另類的豬肉詩就誕生了。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食用豬肉詩》

因為蘇軾自號“東坡居士”,所以這道美食也被蘇軾稱作東坡肉,頗有點怡然自得的趣味。

圖|東坡肉

東坡肉一經(jīng)推出便在黃州流行開來,當?shù)氐娜舜饲巴耆珱]有想過一塊如此普通的豬肉可以在酒和火的作用中,升華為一道如此美味的佳肴。

在黃州的歲月里,蘇軾一碗東坡肉,一壺美酒,不去想那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人生活出了另一番風采。

從這個角度來看,蘇軾可是一個現(xiàn)代人更強的“吃貨”,人家可以創(chuàng)作出一道美食,還可以為美食寫詩,遠比現(xiàn)在品嘗美食發(fā)個朋友圈要厲害很多。

關于美食,宋朝人:火鍋和豆芽更配哦

聽著美食故事意猶未盡的我,又纏著小二哥繼續(xù)給我講美食故事。

這次小二哥要介紹的是大名鼎鼎的火鍋。

原來火鍋是起源于宋朝啊,這個還是第一次聽說。

如果說蘇軾是北宋的第一大吃貨,那么林洪就是南宋的第一大吃貨。

林洪何許人也?

原來林洪是北宋隱士林和靖的七世孫,是不是說完之后還是不知道林洪是誰?

當然這并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林洪是一位有著極致追求的美食家即可。

林洪這人對美食鐘愛到什么程度?

甚至還為他的美食寫了一本名叫《山家清供》的書,書中記錄了各種野菜、蕈菌、水果等食材的吃法,這可比蘇軾高明許多。

圖|火鍋

“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侯湯響一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及隨宜各以汁供?!?/p>

這是林洪吃肉片的方法,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這不是妥妥的火鍋吃法嗎,而且還是最原汁原味的那種。

用筷子夾著薄的透明的肉片,在熱氣沸騰的湯水中來回擺幾下,再蘸上可口的醬汁,入口一咬,整個人瞬間都活了過來。

豆芽這一火鍋的最佳搭配者,也是林洪這個南宋最大的“吃貨”發(fā)明的。

圖|豆芽

“以水浸黑豆, 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鋪沙植豆,用板壓。及長,則復以桶,曉則 曬之……越三日出之,洗”

這是林洪關于制作豆芽的記載,當然也是在他那本集吃貨于大成的《山家清供》中。

在林洪的菜譜中,不管是黃豆、綠豆、豌豆還是赤豆,只要在他的手中都能發(fā)成豆芽,并且還會成為一道道可口的佳肴。

意猶未盡的我繼續(xù)纏著小二哥講美食故事給我聽,小二哥一句“要招呼其他客人”便把我打發(fā)了,果然古人與現(xiàn)代人拒絕人的理由都是一樣的。

結語

美國漢學家安德森在他的《中國食物》中描述說:“中國偉大的烹調法也產(chǎn)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調法已被充分確證。”看來宋朝不僅經(jīng)濟文化繁榮,在美食方面也別具一格。

圖|清明上河圖

作者:我方團隊空境勿語

參考文獻:《山家清供》

《中饋錄》

《本心齋食譜》

1.《【75道宋朝美食】夢回大宋:我,一個普通士子眼中的宋朝美食》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75道宋朝美食】夢回大宋:我,一個普通士子眼中的宋朝美食》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5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