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住在長江岸邊,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物質(zhì)比較匱乏,但吃“長江三線”并不是什么奢侈的事。
每年,隨著“陽春三月鋼絲”的召喚,河豚、帶魚、鯖魚跳到桌子上。這三種味道都很新鮮,但前者有毒,后兩種多刺,價格也高。因此,常使人望而生畏,含恨而止。相反,“長江第四線”——鯖魚、樸菜醬、價格親民,其實是最值得一試的鋼絲。
事實上,上海人口的“老鼠”、四川人口的“講壇”、湖北人口的“肥魚”、貴州人口的“濕魚”都是同類魚——!我們四川人又把它叫做糞肥,是樂山的閩江生產(chǎn)的第一個味道。這條河流過去叫平江河,李白詩云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子進入平昌河水流?!本褪沁@里。
這里水深岸陡,水中洞穴密布,水質(zhì)清冷,江波四散,綠油油的天空山橫亙在江上,形成江流很深的地區(qū),江丹生活在水中的石洞中。釣這種深海魚大部分都是無用的。當?shù)貪O民可以用竹子編織的胡子或冰冷的鉤子抓住幾條尾巴。(莎士比亞)。
我哥本來在長途航空做船員,常年武漢跑步,他們釣魚很簡單,1
00米長的麻線,只要不怕斷就行,每隔20~30厘米綁1顆串鉤,串鉤的子線長15~20厘米,上掛豆腐干或蚯蚓、肥肉、骨頭、雞鴨腸,夜間船要停泊前拖放在水中,晚間停船后該喝酒喝酒、該打牌打牌,到次日凌晨天麻麻亮時,開始起床收線,每次收回不少河鮮,最少5~10斤,最多一次50~60斤!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江團了。這些年江團蹤跡難尋,是釣魚人的最愛。為一求尊容,累積投入了墜子幾十斤,線好幾卷,遠投桿都損失了兩根,終于得見芳容。那天用的是“定位釣”。因為水底雜物較多,將鉛墜改用螺母,用棉線拴結(jié)。將竿甩出至水中,順流至釣點,墜沉底后將線繃緊,待于魚咬鉤,如無反應,提竿再甩。
十來分鐘,桿突然抖了幾下、一個大彎,有魚!我提竿收線,水太急,收不動。感覺不出有魚的存在,以為是渣渣。又見竿頭猛然點了2下,然后泄力閥開始走線,按緊泄力,慢慢收線,我收的很謹慎,還有10來米!突然甕了一下,有魚,輕輕的,看到了一個江團!回家稱了一下不多不少剛好2斤。
這細嫩的江團魚,真是口福的享受,東坡有詩贊:"芽姜紫醋灸銀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純鱸。"江團的味美由此就可見一斑,無論何種烹飪方法,都能讓你充分感受,怎一個"鮮"了得。但凡吃過的人無不感嘆這原汁原味的江團魚竟是如此地美妙!
1.《【江團】被稱為“長江第四線”的鯖魚是四川人口中的講壇》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江團】被稱為“長江第四線”的鯖魚是四川人口中的講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tiyu/293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