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之亂”出現(xiàn)在西漢經(jīng)濟時代,“七國之亂”劉邦有很大關系。
要說漢高祖劉邦和漢景帝劉啟相隔數(shù)十年,怎么會和劉邦有關系呢?這要從異性王開始說起,楚漢相爭時期,劉邦分封異姓諸侯王,封異性王的原因很簡單,就為了讓大家知道。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一個繩子上的螞蚱,要聯(lián)手對抗項羽。漢朝建立后,諸王在各自封地手握重兵,節(jié)制疆土,劉邦倍感壓力,加上項羽早已失敗,異性王的也失去了作用。疑心很重的劉邦逐漸消滅了異性王,諸王大多落得了一個“兔死狗烹”的下場
可諸王消滅后,劉邦又感疆土太大,管理起來不方便,遂又開始分封同姓王,即劉邦的子孫前往各地就藩,共計九人,史稱“同姓九王”,至此漢朝藩王制度形成
“七國之亂”前諸王就曾發(fā)生過動亂,劉邦去世后,呂氏家族登上漢朝舞臺,呂后違背“非劉姓不王”的規(guī)定,封數(shù)個呂姓王。眾王很是不服,我劉姓天下,憑啥你呂姓來掌管,于是發(fā)生多次伐呂事件,直到呂氏被消滅,代王劉恒即位后諸王動亂才得以平息
隨著時間推移,藩王罔替,朝廷在位皇帝與各藩王之間的血緣關系也不斷疏遠,加上漢文帝劉恒不是嫡長子。所以中途再次發(fā)生矛盾,如淮南王劉長反抗朝廷,雖然被壓制,但當朝君主與藩王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多,似乎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漢文帝劉恒為了扭轉局勢不得不采取措施,再封自己皇子為王,自己兄弟梁王掌控諸國最大的梁國,把大國分為小國等,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諸侯國對朝廷的壓力
好景不長,文帝的太子劉啟即后來的漢景帝惹事了,在一次與吳王太子劉賢下棋過程中,因身為臣下劉賢沒有給太子劉啟面子,致使劉啟拿棋盤失手將其誤殺。這件事有些嚴重,本來就不安分的吳王對此極其憤怒,好端端的兒子就這么不明不白地沒了,放到誰的身上也不能淡定。于是開始暗地里與朝廷較勁,后因朝廷得知吳王無故不來朝覲,扣留代理朝覲的使者,以示朝廷權威,才使吳王暫時消停
到了漢景帝劉啟時期,鑒于藩王不斷強大,已嚴重影響朝政穩(wěn)定,景帝采納晁錯提議,著手“削藩”。劉啟以各種理由處理藩王,比如膠西王劉昂賣官鬻爵,楚王劉戊太后服喪期間不守著規(guī)矩等原因,封地被不斷削減
其他諸王見此,知道自己早晚一天被收拾,于是以吳國楚國為首的七國聯(lián)合起來,以“清君側”名義反抗朝廷?!扒寰齻取敝傅氖顷隋e向皇帝進獻削藩建議,擾亂國家,此次聯(lián)合反抗就是為了消除晁錯。起初諸國來勢洶洶,袁盎建議漢景帝將計就計,對抗朝廷是為了“清君側”,那就誅殺晁錯,最后晁錯就這樣做了犧牲品,但諸王進攻沒有絲毫止步。這時漢景帝才意識到,這不是“清君側”而是另有所圖,于是開始拿出實力和諸國“對決”
平定七國之亂過程相較簡單,吳楚聯(lián)軍進攻至漢景帝弟弟梁國屬地,遭到梁王抵抗,周亞夫也率軍側擊,導致聯(lián)軍大敗。吳國大敗后,逃至東越,東越王因朝廷的許諾,而殺死了吳王,楚王劉戊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其他諸王也因失去了主心骨,而陣腳大亂,除了濟北王劉志因被迫反叛,并沒有出兵,未被裁決外,其他諸王不是自殺就是被誅殺
“七國之亂”僅僅三個月便被朝廷平定,相比唐朝長達七年的“安史之亂”簡直太迅速了(盤點歷史上發(fā)生過的幾次大規(guī)模藩王作亂之唐朝“安史之亂” ),也開創(chuàng)了史上削藩的極大成功。在諸王被平定后,藩王制度并未去除,而是依然采用皇子就藩,大國分割小國的政策,取消了任命官吏和征收賦稅的權力,而是由朝廷統(tǒng)一派人管理。這樣的政策既有利于漢朝統(tǒng)治,也使得國內(nèi)趨于穩(wěn)定
漢高祖封異姓王,兔死狗烹多半亡。
從此藩王自皇室,同姓九王才現(xiàn)世。
諸國血緣逐漸遠,皇帝開始無法管。
晁錯來獻削藩計,景帝著手收藩地。
怎想諸王聯(lián)合起,反抗朝廷奪玉璽。
奈何朝廷實力大,從此七國歷史化。
1.《113年漢朝藩王勢力消失,干貨看這篇!盤點歷史上發(fā)生過幾次大規(guī)模的藩王作亂之西漢“七國之亂”》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113年漢朝藩王勢力消失,干貨看這篇!盤點歷史上發(fā)生過幾次大規(guī)模的藩王作亂之西漢“七國之亂”》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8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