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有常勢,取舍無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遠憂疑。——唐·韓愈”
《水滸傳》是我國的一本經典著作,書中塑造了梁山108位“英雄好漢”,他們性格迥異,每個人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經歷。書中的故事線是這些好漢對壓迫的反抗,書中也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然而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卻非常悲慘。
面對實力強大的梁山108將,朝廷不能與之硬碰硬,于是只能提出招安。招安這件事情在當時是有不少人反對的,但是梁山“老大”宋江是極力主張接受招安的,最終梁山還是接受了招安。然而沒想到招安之后的生活并不能“安”,反而讓梁山好漢們個個下場悲慘。
宋江接受招安的決定也被普遍認為是讓梁山下場悲慘的重要原因,好像這一切都是宋江的“錯”。事實上,在水滸傳的故事中,真正害慘梁山108位好漢的人不是宋江,而是另一位道貌岸然的好漢——吳用。
一、宋江一心招安有錯嗎?
很多人認為梁山覆滅是宋江的錯誤,因為他一心招安,但是朝廷又并不是真心接納他們,于是派他們去和方臘義軍對抗,最終兩敗俱傷。因此很多人認為是宋江的招安給梁山招來了禍端。而如果宋江沒有這么傾向于向朝廷投誠,而是像李逵說得那樣“奪了鳥位”,那么梁山也許不會滅亡。
但是平心而論,宋江一心想要招安真的有錯嗎?其實宋江想要招安并沒有錯,而且他也并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為了自己能夠有個名正言順的官位,就不顧兄弟死活,拿兄弟們的性命為自己博前程。宋江并不是這樣的人,他為人仁義這一點書中表現的不能再明顯了,這樣的人不可能用兄弟換前程。
再者說,宋江如果真的只是為了權力,那根本沒有必要向朝廷投誠,去給朝廷鞍前馬后。像李逵說得那樣“奪了鳥位”不香嗎?還有什么權力能大過那個位置。那么宋江為什么一定要致力于讓朝廷招安呢?
宋江雖然被迫落草為寇,但是他心中奉行的始終是正統(tǒng)的封建社會觀念。他要的不只是身居高位的權力,而是一個堂堂正正名正言順的身份。在他的觀念里,落草為寇是要遺臭萬年的,即便梁山做得再大,也只是世人眼里的“匪窩”。他一心想要招安為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兄弟們,他想讓兄弟們也都能落下一個“好名聲”。
所以宋江想要招安這件事本身是沒有錯的,雖然有很多兄弟不愿意接受招安,但這只是因為大家觀念不同,這并不是讓梁山滅亡的根本原因。所以并不是因為宋江的錯,才害慘了梁山108位好漢。其實真正改變梁山命運的是另一位“道貌岸然”的好漢,吳用。
二、“不擇手段”的智多星
為什么要說吳用道貌岸然呢,是因為他為了達成目的非常不擇手段。而之所以說他改變了梁山好漢的命運,則要從他使計將盧俊義逼上梁山說起。盧俊義有錢又有聲望,而且武藝高強,所以宋江很想將他招到梁山,于是派了吳用和李逵前去完成使命。
吳用為了將盧俊義“逼”上梁山,使計讓其寫下了一首“反詩”。盧俊義果然因此招致了災禍,在逃亡的路上被抓上了梁山。然而盧俊義沒有因此就輕易決定落草為寇,被軟禁在梁山2個多月,并且在此期間,吳用和宋江誘導別人認為盧俊義已經落草為寇。
盧俊義還是沒有屈服,終于被放下了山。然而他的妻子和管家暗通款曲,勾結在一起背叛了他,并向朝廷誣陷了他。盧俊義因此被抓進了監(jiān)獄,在嚴刑拷打之下“屈打成招”。在錢財疏通之下,盧俊義從死刑改為了刺配,然而流放路上燕青為救盧俊義射殺了兩位衙役,盧俊義又因“殺害公差”之罪被判了死刑。
三、三打大名府
盧俊義被判死刑的消息被梁山好漢石秀和楊雄知道了,楊雄回梁山報信,石秀在打聽到盧俊義即將被執(zhí)行死刑之后就單槍匹馬去劫法場,雙拳難敵四手,石秀劫法場自然失敗了,而且因此自己也被抓了。楊雄這邊將消息帶回梁山之后,梁山眾好漢就開始著手準備營救盧俊義和石秀。
為了營救盧俊義和石秀,梁山好漢先后三次攻打大名府。前兩次行動都失敗了,不過第二次攻打的時候收服了索超,也算是有所收獲。然而在這期間,宋江得了疽瘡,病情比較嚴重,必須馬上前去醫(yī)治,也無法參與后續(xù)的行動。因此第三次攻打大名府就全權交給了吳用負責。
也正是這第三次攻打大名府的事件,暗中改變了梁山的命運,只是此時此刻,并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這件事。三打大名府的時間定在正月十五,上元佳節(jié)城中本應該燈火璀璨,然而在吳用的指揮之下,按計劃火燒了翠云樓,梁山好漢的營救活動立刻將整個大名府變成了一片火海。
而梁山好漢們仿佛也忘了自己的目的是救人,已經完全沉浸在了殺戮之中,甚至在還沒有弄清楚來人身份之前,對方就已經成了“好漢們”的刀下亡魂。當時的場面非常血腥,甚至連專門負責行刑的劊子手蔡福都已經看不下去了,他跟吳用協(xié)商,希望能夠放過無辜的百姓。然而這個時候早就已經死傷無數,橫尸遍野。其中無辜的百姓不在少數。
這次的營救行動“非常成功”,盧俊義在此之后歸順了梁山,這次行動梁山好漢們還搶到了無數財寶,可以說是“滿載而歸”。然而并沒有人在意,這場營救早就已經變成了血腥的殺戮。之后朝廷對這次傷亡進行了統(tǒng)計,僅僅死亡的人數就超過5000。而這次明明是吳用負責了全程的行動,最后的“鍋”卻需要宋江來背。
結語:
三打大名府的那場血腥屠殺,梁山好漢們可能并不以為意,沒有將此“小事”放在心上。然而這種事情朝廷不可能不在意,有了這樣的“罪惡行為”,朝廷自然不可能對梁山真心相待,也因此梁山之后的招安過程并不順利。
梁山最后的招安是通過李師師牽線的,還是宋江千辛萬苦才找到的“門路”。然而其實在三打大名府之前,蔡京已經在準備招安梁山了,沒想到節(jié)外生枝,有了三打大名府那番“罪行”,招安的事只好不了了之。
參考文獻:《水滸傳》、《水滸全傳》
1.《豪飛說歷史 害慘梁山好漢的罪魁禍首不是宋江,而是是虛偽的他,藏得很深》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豪飛說歷史 害慘梁山好漢的罪魁禍首不是宋江,而是是虛偽的他,藏得很深》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185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