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趙女士來到藥店,想買一種治療腹瀉和消化不良的中成藥。當她看到柜臺上的腸炎寧片和腸胃炎寧片時,她很擔心。哪個好?
雖然兩者只有一個字的區(qū)別,但在治療側(cè)重點上各有優(yōu)勢。我們來看看他們和小彤的區(qū)別。
0 1
成分差異
腸炎寧片的組成:地錦草、白花蛇舌草、樟樹根、香薷、楓香葉。輔料為蔗糖、羧甲基淀粉鈉、二氧化硅、硬脂酸、乙醇和胃溶薄膜包衣預混劑。
臨床上常用的治療腹瀉的腸胃炎寧、腸胃炎寧、腸炎寧名稱相近,但效果是否相同?如果不是,兩者有什么區(qū)別?
胃腸寧
1.主要成分
布葉、辣蓼、番石榴葉、鹿蹄草、十大功勞。
2.正方形解
布渣葉清熱消積,利水黃化,化痰;
辣蓼解毒、祛濕、化瘀、止血;
番石榴葉濕健脾,清熱解毒,主要是腹瀉、腹痛、食積、腹脹;
火炭母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用于濕熱瀉痢等。
十大功勞清熱燥濕解毒。
3、功能適應癥
清熱燥濕,健胃止瀉??捎糜诟篂a和小兒消化不良。
4.聯(lián)合用藥的例子
胃腸寧+香砂養(yǎng)胃丸+多潘立酮片
效用分析:胃腸寧清熱利濕,健胃止瀉;香砂養(yǎng)胃丸具有良好的抗消化性潰瘍、鎮(zhèn)痛和促進腸道運動的作用。多潘立酮片用于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惡心。三者結(jié)合可有效促進胃腸動力,緩解消化不良引起的上腹部不適。
5.預防
用藥期間飲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寒冷、油膩的食物;服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滋補中藥;有慢性結(jié)腸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等慢性病病史者,患腹瀉后應去醫(yī)院就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嚴重慢性病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脾胃虛弱者禁用;孕婦和糖尿病患者禁用。
長威寧
1.主要成分
黨參、白術(shù)、黃芪、赤石脂、干姜(炭)、木香、砂仁、補骨脂、葛根、防風、白芍、延胡索、當歸、兒茶、罌粟殼、甘草(炒)。
2.正方形解
用赤石脂、干姜、砂仁、葛根、兒茶、罌粟殼止瀉。
赤石脂、補骨脂、兒茶,止血;
黨參、黃芪、當歸,三藥補血;
黃芪、砂仁、防風、白芍。延胡索、罌粟殼、甘草。當歸具有鎮(zhèn)痛作用。
在多種中藥的配合下,可以快速止瀉,緩慢調(diào)節(jié),同時治療腸胃。
3、功能適應癥
健脾補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用于脾腎陽虛久瀉,大便不規(guī)則,五班腹瀉,有粘液,腹脹疼痛,腹痛腹脹,飲食不良。
4.聯(lián)合用藥的例子
腸胃寧+健脾理氣丸
效用分析:腸胃寧健脾補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理氣健脾丸主要用于治療食物損傷。兩者結(jié)合適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療和調(diào)理。
5.預防
服藥期間,禁食酸、寒、刺激性食物;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濕熱泄瀉不適用。
腸炎寧
1.主要成分
地錦草、白花蛇舌草、樟樹根、香薷、楓葉。
2.正方形解
地錦草清熱解毒、利尿退黃、活血止血;
黑木耳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腫、活血舒筋的作用,還含有七葉皂苷,具有修復腸粘膜、止瀉等藥理作用,可雙向調(diào)節(jié)腸道;
樟樹根能祛風除濕,行氣活血,能治吐瀉、心痛等;
香薷發(fā)汗、解表、利尿、利尿、消腫;
楓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解毒止血。
3、功能適應癥
清熱利濕,行氣。可用于急慢性胃腸炎、腹瀉、細菌性痢疾和小兒消化不良。
4.聯(lián)合用藥的例子
腸炎寧+口服補液鹽
效用分析:腸炎寧清熱利濕,行氣;口服補液鹽含有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或檸檬酸鈉)和葡萄糖,既能補充水、鈉、鉀,又能治療急性腹瀉。兩者結(jié)合可有效治療腹瀉,調(diào)節(jié)胃腸道。
5.預防
服藥期間飲食要清淡,忌吸煙、飲酒和辛辣、寒冷、油膩的食物;服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滋補中藥;禁止孕婦;兒童、老人和體弱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慢性結(jié)腸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膿血便等慢性疾病患者慎用。
綜上所述,胃腸寧、腸胃寧、腸炎寧雖然名稱相近,是治療腹瀉的常用藥物,但在實際應用中有所不同:
●胃腸寧清熱燥濕,健胃止瀉,主要用于濕熱引起的腹瀉;
●腸胃寧健脾補腎,溫中止痛,止瀉,主要用于脾胃陽虛引起的腹瀉;
●腸炎寧主要用于大腸濕熱蘊結(jié)所致的腹瀉。
辨證治療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shù)增加,大便稀薄,或水樣,或消化不良的食物,或粘液。
1.惡心的食物:腹瀉,糞便酸敗,消化不良,腹脹疼痛,腐臭吞酸,舌苔油膩,脈滑。
治療:消化停滯。
主方:加味保和湯。
處方:山楂、神曲、蘿卜各10克,陳皮5克,半夏、茯苓、連翹、枳實各10克。
2.風寒:大便稀稀稀,有腸鳴腹痛,或伴有發(fā)熱,四肢冰冷,無汗,舌苔薄白,脈浮。
治療:祛風散寒,芳香化濕。
主方:藿香正氣散。
處方:藿香、紫蘇、茯苓、厚樸10g,陳皮、木香5g,神曲10g,煨姜2g。
3、濕熱:腹瀉大便顏色黃褐而臭,或有少許粘液,肛門灼熱,小便短黃,或發(fā)熱、口渴、舌苔黃膩、脈滑
治療:清熱利濕。
主方:葛根芩連湯。
處方:煨葛根、黃芩炭各10g、川連2g、車前草15g、六乙散15g。
4.脾胃虛弱:大便稀稀,水谷,反復發(fā)作,食后腹瀉,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弱。
治療:健脾益氣。
主方:七味白術(shù)散。
處方:黨參、白術(shù)、茯苓各10g,甘草、木香各5g,神曲、山藥、葛根、扁豆各10g。
5.脾腎陽虛:慢性腹瀉,甚至脫肛,畏寒,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脈細。
治療:溫腎健脾。
主方:附子理中湯合申思丸。
處方:附子(先煎)5g,黨參、白術(shù)、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各10g,生姜煨2g。
上述各種治療不當或嚴重疾病可能導致陰陽或陰陽的辯證損傷。
陰傷:皮膚干燥,眼凹前囟門,神疲乏力,水黃尿少,舌紅無液,脈少。蓮美湯用于清熱斂陰。
陽傷:細如水,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冷汗涔涔,舌質(zhì)淡,脈沉細。溫補陽用附子理中湯加古龍、牡蠣、紅參。
陰陽俱傷: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哭而無淚,嗜睡甚至昏迷,抽搐,舌質(zhì)鮮紅。上述兩種方法可聯(lián)合用于治療陰陽兩虛。
腸胃寧片由黨參、黃芪、補骨脂、赤石脂、砂仁、白芍、元胡、當歸、生姜、罌粟殼、白術(shù)、木香、葛根、防風、兒茶、炙甘草組成。
0 2
功效差異
1.腸炎寧片
適應癥:具有清熱利濕、行氣的功效。主要用于小兒因胃腸道濕熱蘊結(jié)所致的腹瀉、消化不良。
藥性分析:地錦草、楓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止瀉、退黃的功效,為臣藥。白花蛇舌草是一種具有清熱燥濕、止瀉功能的君藥。樟樹根祛風止痛,香薷祛濕和中。各藥合用,有清熱利濕,行氣的功效。
2.腸胃寧片
主治:健脾補腎、溫中止痛、斂腸止瀉。主要用于脾腎陽虛引起的腹瀉,癥狀有大便不規(guī)則、五更泄瀉、粘液便、腹脹腹痛、胃不適、小腹脹滿等
藥性分析:黨參、黃芪有補氣的作用;當歸、白芍有補血作用;白術(shù)、木香、砂仁滋養(yǎng)脾胃。延胡索、生姜、防風止痛、祛風除濕。赤石脂和罌粟殼有澀腸。葛根和兒茶清熱生津。炙甘草混合各種藥物。諸藥合用,達到健脾止瀉、溫中止痛的功效。
聯(lián)合用藥的例子
方案一:腸炎寧片+乳酸菌片+對乙酰氨基酚片
方案二:腸炎寧+口服補液鹽
方案三:腸胃寧片+復方黃連素片+諾氟沙星膠囊
0 3
兩者的異同
1.類似
腸胃寧片、腸炎寧片具有健脾和胃、祛濕止瀉、保護腸道等作用。都是A類非處方藥,在在職藥師指導下購買服用。
兩者對治療常見腹瀉疾病均有效,還能抑制中暑引起的腹瀉,減少體內(nèi)水分流失,有效殺滅胃腸道細菌。
2.差異
腸胃寧片和腸炎寧片雖然療效相似,但從中醫(yī)辨證論治的角度來看,腹瀉需要分類治療和對癥治療,兩者在治療疾病上仍有一定差異。
腸胃寧片主要治療脾腎陽虛引起的腹瀉。
腸炎寧片具有清熱燥濕、行氣導滯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大腸、胃腸道濕熱蘊結(jié)所致的腹瀉,小兒急慢性胃腸炎癥如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粘液便、發(fā)熱、大便不暢等。
0 4
銷售提醒
1.腸炎寧片
1)飲食應清淡,避免吸煙、飲酒和辛辣、寒冷、油膩的食物。
2)不宜同時服用滋補中藥。
3)有慢性結(jié)腸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膿血等慢性疾病病史者,患腹瀉時應到醫(yī)院就診。
4)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嚴重慢性病的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5)服藥3天,癥狀沒有緩解,應該去醫(yī)院。
6)兒童、老人和體弱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2.腸胃寧片
1)快酸、冷、刺激性食物
2)兒童慎用,哺乳期婦女和年老體弱者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3)服藥3天,癥狀沒有緩解,應該去醫(yī)院。
4)本品含罌粟殼,不宜長期使用,孕婦禁用。
綜上所述,雖然兩種藥物在字面上相似,但腹瀉的類型很多,適應癥狀也不一樣,需要進行咨詢,有針對性的推薦。顧客應清楚地閱讀說明書或咨詢藥劑師,以避免使用錯誤的藥物。
喜歡的話就設“星座”!
每天增長知識
步驟:輸入文章標題→右上角→設置為星形
1.《腸胃寧片治什么病 一文詳解:腸胃寧片和腸炎寧平的區(qū)別及聯(lián)合用藥!》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腸胃寧片治什么病 一文詳解:腸胃寧片和腸炎寧平的區(qū)別及聯(lián)合用藥!》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caijing/100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