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chuàng),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fā)分享。
之前回家的時候路過樓下的花園,看到一個小孩在和媽媽撒嬌買玩具。但是她媽媽跟他說了幾句話后,孩子就低頭乖乖的跟著媽媽回家了。我媽大概說:“買了這個玩具,下周就不能去游樂園了,但是不買這個玩具,下周還是可以去游樂園的。”
旁邊另一位家長稱贊說:“你的孩子真聽話。如果換成我的,肯定得水花四濺,還得跟我爭著買?!毕嘈藕芏嗉议L在孩子吵著要玩具的時候,會耽誤孩子的滿足感。但如果家長隨意訓練孩子延遲滿足感,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影響。
01“延遲滿足”實驗已經被推翻,父母永遠不應該入坑
“延遲滿足”的概念最早是通過棉花糖實驗引入中國的。一般實驗情況如下:
研究人員在幼兒園招募了一些幼兒園的孩子,讓這些孩子呆在一個房間里,一個個進行實驗。然后有人把一個棉花糖放在孩子面前,告訴孩子他有事要出去。如果孩子回來之前不吃棉花糖,回來就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但是如果回來發(fā)現棉花糖沒了,就不會再獎勵他一個棉花糖了。
實驗結果表明,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棉花糖,但也有其他孩子抵制住誘惑,回來后得到了兩個棉花糖。經過這次棉花糖實驗,研究人員發(fā)現,這些拒絕吃棉花糖的孩子在他們的職業(yè)生涯中往往更成功。
所以很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也有意識的訓練孩子延遲滿足。比如孩子餓的時候,父母要晚一點給孩子食物,以訓練孩子延遲的滿足感;一個3歲的孩子想玩她面前的玩具,但是她媽媽為了訓練孩子的拖延,故意把玩具拿在手里,拖延了幾分鐘才給孩子。
雖然父母是好意,但我不同意父母的行為。
02“延遲滿足”對孩子來說太可怕了!父母不應該再踩這些坑了
1.孩子們很容易失去安全感
棉花糖實驗結束后,孩子的測試年齡在4~6歲左右,最小的孩子3歲半。但如果在4歲之前被迫接受延遲滿足,前額葉皮層就沒有完全發(fā)育,很容易導致孩子對父母的安全感喪失。
孩子的安全感其實一直來源于父母的愛。當父母推遲與孩子見面時,他們對孩子的需求沒有反應。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失去對我們的依賴和信任。當這種行為成為習慣后,孩子對外界的安全感也會降低。
2.孩子們很容易缺乏自信
在孩子身上做延遲滿足實驗時,孩子其實是在焦慮自己需要什么。但是這個時候父母不愿意滿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孩子只會發(fā)現很難壓抑自己的內在本性,繼續(xù)掙扎等待或者崩潰哭泣,這其實是對母親的一種軟弱。
但如果母親還是不給孩子,他需要的孩子可能會失去自信。孩子長大了,面對同樣的事情,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自我能力,因為拖延滿足感會給孩子一種挫敗感。孩子在沒有欲望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后,還是會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不當,導致得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3.“延遲滿足”只能滿足成年人的控制欲
父母對子女實施延遲滿足時,必須分清誰是最初的滿足對象。很多情況下,父母對孩子實施的延遲滿足實驗,只是滿足了成年人的控制欲。
真正的延遲滿足實驗是孩子的“自我延遲滿足”,而不是“強迫延遲滿足”。當一個孩子真的可以通過自控“等一段時間”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時,他就真的可以獲得自控能力了。
03“延遲滿足”被推翻,但不能“無條件滿足”
雖然父母和孩子進行的“延遲滿足”實驗被推翻。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無條件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無條件滿足讓孩子很容易養(yǎng)成依賴的習慣,讓他們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得到自己需要的商品。當他們進入社會后,他們面臨的“獨立”將變得更加困難。
要實現正面教育,“有限滿足”是最合理的育兒方式
人生有限。人生有限,環(huán)境有限,條件有限,所以對于很多需求,無論是孩子的,還是自己的,都只能“有限滿足”。
比如孩子想吃零食,父母不能完全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但也不能說孩子,因為吃了零食之后,還是想要父母但是想要無限的滿足。即使沒有經濟上的限制,孩子也會因為腸胃不適應而承受能力有限。
04如何達到“有限的滿足”
1.三個方面
所謂三個尊重,就是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環(huán)境。其實,“尊重”比“體諒”更好。
比如孩子想吃零食,家長首先要考慮孩子的身體狀況,也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還要尊重環(huán)境因素。當然,也要尊重自己。如果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或者能力有限,就要如實告訴孩子,不能強制滿足孩子所有的愿望。
2.學會信任孩子
學會信任孩子,也就是說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自控能力。比如在孩子生日或者某些節(jié)假日,我覺得可以多買一些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和零食。但是告訴孩子吃這些零食和玩這些玩具的條件,告訴他們父母會信任你,這樣他們就可以在不強迫自己的情況下延遲滿足。
只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相信孩子對成年人的承諾,孩子就會逐漸培養(yǎng)出強大的自控能力。
3.制定規(guī)則
不如和孩子制定相應的家規(guī)并遵守,承諾彼此信任。
比如買零食和玩具的時候,家長要定時間和孩子商量什么時候吃哪些零食,每次吃多少,玩玩具的時間。如果孩子信守承諾,下次買零食時,父母會先給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
當然,如果孩子做不到這一點,家長也不能說不吃零食,但他們希望孩子認識到這個“不守信用”的錯誤。讓孩子通過合理的方式實現自我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的實驗雖然可以鍛煉孩子的自制力,但是拒絕孩子的物質和需求,扼殺了孩子的快樂和天性。所以,家長不應該被曲解為拖延滿足,從而破壞孩子的成長,傷害孩子的童年。
我是一名99歲的母親育兒老師,也是一名4歲嬰兒的母親。在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可以問我。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助你解決撫養(yǎng)孩子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更好的成長!
請關注我們,了解更多為人父母的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多贊美或分享給更多人!
1.《延遲滿足實驗 “延遲滿足”實驗被推翻,這個教育大“坑”,家長要及時避開》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延遲滿足實驗 “延遲滿足”實驗被推翻,這個教育大“坑”,家長要及時避開》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yule/1616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