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教育為什么?怎么做教育?是教育的三個根本問題。
繼承、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是開放國際教育后2020年時代的“三軸”。
辦好外國學校、世界學校,再辦有中國靈魂、有中國標準、有中國實踐的國際學校,是時代的潮流,是國家的期待,是人民的心聲。
未來來了,我們潛心問:如何做好滋養(yǎng)中國靈魂的國際教育?
理解中國靈魂的廣義內(nèi)涵
當談到國際學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標時,總會有一系列網(wǎng)絡名人的話涌入我們的眼睛:
中國人的靈魂,國際視野,中國人的情懷,國際視野,根植中國,綻放世界,中國人的心,世界的眼睛,中國人的遺產(chǎn),國際領袖,中國人的根,世界的情懷,更多的中國,更多的世界,等等,大量的等等。
基本上是“兩者都有”的句式...還有……”,強調(diào)中國的靈魂、中國的情懷、中國的根、中國的傳承,似乎已經(jīng)成為國際學校的共識。如果你問中國人的靈魂是什么,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些,但仔細按下去就不清楚了,甚至會吞掉。
要說中國人的靈魂,追根溯源,儒家的東西是主體,其次是老莊,包括古代傳說、易經(jīng)陰陽、五行思想、墨家法家、禪宗、團圓和諧等。這些東西藏在中國人的骨子里,世代流傳。由此,一種穩(wěn)定而持久的宇宙觀、人性觀、歷史觀、政治觀、教育觀、變革觀、自強觀、入世觀逐漸形成。
中國人的靈魂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了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觀。比如和平時期,你要做好危險的準備,可以遇到每一個生命;強者要謙恭謹慎,保持低調(diào),不可奢侈魯莽,弱者還是要自強不息,銳意進取,不可安于現(xiàn)狀,自暴自棄。在和諧與和諧上,往往與反抗觀念相結合,崇尚和而不同,同流而不污,同化不同種族。也就是說,說的是里面人的平和,說的是外面人員的配合。
當然,一個民族的靈魂不全是正面的。我們應該努力拋棄消極,學習和發(fā)展積極的一面。
中國人的靈魂是什么?
它是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積淀和傳承中形成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比如中國人的忠孝觀念、忠國愛民觀念、自強不息、講道德的中國人品格、濟世濟世的中國人倫理道德、自強不息、自然法的中國人高度、寧為玉帛、安為玉帛的中國人氣節(jié)、求同存異的中國人氣質(zhì)、豁達平和的中國人天下理想、肝膽相照、仁義勇武的中國人品格。中國的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格局,中國的家國同構的情懷,中國的變革明道、創(chuàng)新意識,中國的天人合一、中和適度的境界,都包含在內(nèi)。
它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情感親密度,積淀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人生追求,為中華文明的永無止境發(fā)展壯大提供核心價值和豐富營養(yǎng)。它的韻味就像廣西的酒,需要我們看古今,細細品味。
總結起來就是:國先于家,祖先于己,義先于利,團結高于分裂,集體高于個人,和諧高于沖突。
滋養(yǎng)中國靈魂的教育理念
只有將中國靈魂的深刻內(nèi)涵滲透到國際教育的目標和教學理念中,才能找到明確的辦學方向和育人路徑。
進入天潤國際教育集團后,我提出了“天道自然,萬物無聲”的教育理念和“滋養(yǎng)自由成長的現(xiàn)代中國人”的教育目標。
天道自然,潤物細無聲,就是尊重人的成長規(guī)律,遵循孩子成長的本性,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把識字變成零碎,把學生潤物細無聲變成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