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放“蟲子”為“類似昆蟲的小動物”。將“昆蟲”解釋為“節(jié)肢動物概述”后,我將稍微說明一下身體結(jié)構(gòu)。
《說文解字》解釋“蟲”為“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這樣的解釋未免過于寬泛。其實,蟲除了指昆蟲和類似昆蟲的動物,其他所指還有很多,比如老虎就有“大蟲”之稱。晉代干寶作《搜神記》,其中講道:“扶南王范尋養(yǎng)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蟲?!痹瓉聿豢铣匀说睦匣⒅荒芤浴跋x”名之,何其善弱。少時讀《水滸傳》,記得有“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個時辰結(jié)伙成隊過岡,請勿自誤”以及武松行至景陽岡酒力發(fā)作,乃臥大青石上,“只聽得亂樹背后撲地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的描寫,才知道大蟲是虎的別名。
馬亦可稱“蟲”?!痘茨献印ば迍?wù)訓(xùn)》說:“馬,聾蟲也,而可以通氣志,猶時教而成,又況人乎?”嘗讀《容齋隨筆》第四筆第六卷,有《草駒聾蟲》一篇。洪邁釋這一詞條,引用了《淮南子》中的注解:馬,五尺以下為駒,因在草地上放牧,所以叫草駒。又說,馬是有形體的,它不能接受教化,它之所以可以供人駕御,是馴化的結(jié)果。馬,又叫聾蟲。馬通人性,可以理解人的意向,但仍然有待人的馴化,只有經(jīng)過馴化,才能供人使用。洪邁先生贊嘆說,將馬稱為“聾蟲”,這叫法多么新奇呀!
蛇更可稱“蟲”,是為“長蟲”。歇后語“長蟲吃棒槌——直脖子了”“長蟲吃蛤蟆——囫圇吞”,說的就是蛇?!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記有“猨翼之山多蝮蟲”,這“蝮蟲”又叫“虺”,是上古傳說中的一種毒蛇,據(jù)說雄性的虺有九個頭,極為兇惡。
更為有趣的是,人也是蟲。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并把蟲分為五類: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洞蟠鞫Y記·易本命》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圣人為之長。”孫希旦解《禮記·月令》也說:“凡物之無羽、毛、鱗、介,若鼃(蛙)、螾(蚓)之屬,皆倮蟲也。而人則倮蟲之最靈者。”倮蟲就是裸蟲,是說人身上無羽、毛、甲、鱗,但仍與蟲豸同屬。人的身上,其實是有毛的,只是不像禽獸身上的毛那么密集罷了,因而我們剛剛出生,母親總會謙虛而歡喜地對人說,我家養(yǎng)了一個小毛蟲。
來源: 語文報高二版
1.《【老虎蟲】字里乾坤|識蟲》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老虎蟲】字里乾坤|識蟲》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jìn)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282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