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媽媽們來說,養(yǎng)育孩子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zhàn)。因為叫孩子做一件事太難了。
要么他充耳不聞,無動于衷,要么明確地拒絕你,仿佛他的字典里從來就沒有“配合”這兩個字。
不過最近,小樣媽看了一個心理學(xué)實驗,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原來這么多年來,我們都錯怪孩子了。他們不是不聽話,而是因為大人的表達方式有誤,導(dǎo)致他們沒聽懂,或者誤解了我們的意思。
01 孩子是否“聽話”,取決于你的提示方式
匹茲堡大學(xué)的研究人員曾經(jīng)設(shè)計了一個實驗。讓一個成年人假裝很冷,在離他不遠處有一個孩子和一張?zhí)鹤印Q芯咳藛T想測試的是在什么樣的提示下,孩子才會把毯子拿給成年人,完成幫助他人的任務(wù)。
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驗中用到的8種提示方式。它們的清晰程度由弱到強,越來越容易被理解。
1、做動作:哆嗦、抱著胳膊上下摩挲、嘴里發(fā)出顫抖的聲音。
2、表達感受:嘴里說著“我好冷”。
3、說出含糊的需求:“要是有件東西就能暖和點了?!?/p>
4、說出具體的物品名稱:“有一張?zhí)鹤泳秃昧??!?/p>
5、用動作表示請求:看看孩子,看看毯子,再看看孩子。
6、用更清晰的動作表示請求:伸手指著毯子。
7、用含糊的語言表示請求:“你能幫幫我嗎?”
8、用清晰的語言表示請求:“你能把毯子遞給我嗎?”
你能猜到18個月的孩子需要提示到第幾步,才能明白對方的要求嗎?
答案是第6步,用手指著毯子。
而對30個月的孩子來說,提示到第2步就可以了。但前提是那張?zhí)鹤硬皇撬?,否則,需要提示到第4步,他才會把毯子拿給對方。
02 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我們不會說話
看完這個實驗,我立刻就想到了2015年,一歲半的嗯哼跟著爸爸媽媽參加綜藝時發(fā)生的一件趣事。
當時一家人準備出門,霍思燕要給嗯哼換衣服。
可能因為她沒有提前說明,拿起衣服就往嗯哼的頭上套,打擾了正在玩汽車的嗯哼,嗯哼立刻就尖叫起來,不管媽媽怎么說,他都堅決不肯換衣服。
這時杜江聽到聲音走過來,他只說了一句話,就讓嗯哼愉快地把衣服換了。
杜江當時說的原話是,“爸爸跟你商量個事兒,咱們把衣服穿上,爸爸開車帶你出去玩?!?/p>
就這么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卻像施了魔法般輕松地搞定了嗯哼。嗯哼甚至還開心地舉起手,說了一句“耶”,讓一旁的霍思燕看傻了眼。
為什么嗯哼在面對媽媽和爸爸時,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原因就是兩人給出的指令明確程度不同。
杜江非常清晰地向嗯哼提出要求——把衣服穿上,還告訴他這件事完成后會有一個好的結(jié)果——開車出去玩。嗯哼聽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做完有什么好處,自然就愿意配合爸爸。
反觀霍思燕的做法,她只是叫了一聲嗯哼的名字,就直接把衣服往孩子的頭上套,并沒有給出清晰的說明。嗯哼不明白媽媽的意圖,對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充滿了困惑和不安,所以才會尖叫起來。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像霍思燕那樣,想當然地以為孩子應(yīng)該能讀懂我們的意圖。這其實大大高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結(jié)果就造成了很多矛盾和誤解。
比如,我們希望孩子分享時會說,“把這個給弟弟玩,把這個給妹妹吃?!?/p>
對孩子來說,他不明白分享的概念,只知道玩具、零食要被搶走了,他當然不愿意啦。
如果能說得更具體、更清楚一些,“和弟弟一起玩這個玩具吧/借弟弟玩一會兒,然后他會還給你,你再玩?!边@樣,孩子的抵觸情緒就會少很多。
03 聰明家長這樣說話,孩子超配合
下面,小樣媽給大家舉幾個具體的例子,教你聰明地和孩子說話。
? 調(diào)整語序,把威脅變成獎勵
你是不是經(jīng)常會用這樣的句式和孩子說話?
“如果你不把飯吃完,就不準看電視!”
這樣的表達方式充滿敵意,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戰(zhàn)斗欲。不妨試著把話反過來說,改成:
“快點吃完飯,你就可以看電視啦?!?/p>
改變語序后,雖然我們的立場并沒有變,都是堅持讓孩子“先吃飯,后看電視”,但是威脅的感覺沒有了,口氣變得友好而溫和。
孩子一聽馬上就能做喜歡的事了,吃飯的速度也會加快,皆大歡喜。
? 改變主語,把命令變成邀請
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時,我們總會不自覺地使用命令的口吻。
“你快點把玩具收好!”
“你怎么還不去洗澡?”
“別玩了,趕緊上床睡覺!”
對于自我意識正在萌發(fā),凡事喜歡自己做主的孩子來說,被命令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
建議爸爸媽媽把主語從“你”改成“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完成你希望他做的事。
不管是幫著他一起做,還是單純地陪在旁邊看著他做,孩子都會感覺到你不是敵人,而是親密的朋友。這樣他對你的抵觸情緒就會大大減少。
你也可以結(jié)合前一種方法,把“快點收拾好玩具”改為“我們一起把玩具收好,然后下樓玩一會兒?!眱煞N方法疊加使用,效果會更好。
? 從強調(diào)孩子做什么,變?yōu)閺娬{(diào)結(jié)果怎么樣
這樣說可能不容易理解,小樣媽來舉個例子說明。
比如我們希望孩子把玩具收拾好,通常的做法是告訴他該收拾玩具了。孩子聽到自己要做一件事,可能對他來說還是既困難,又麻煩的事,就容易產(chǎn)生逃避的心理。
如果我們換一種表達方式,告訴孩子我們希望看到的結(jié)果:“玩具到時間回家了,它們想回到盒子里去?!?/p>
不僅孩子能更清楚地知道事情完成后的狀態(tài),執(zhí)行的難度會降低,由于我們不再強調(diào)要他做什么,孩子配合的意愿也會提升。
類似的,想讓孩子洗澡時可以說,“香噴噴的沐浴露在等你哦,它想把你也變得香噴噴、滑溜溜的?!?/p>
想讓孩子睡覺時可以說,“你的小熊困啦,它想抱著你睡覺呢。”
對孩子來說,萬物皆有生命,所以他的玩具、衣服、日常用品都可以變成你的“催娃大使”,讓孩子更配合你。
最后總結(jié)一下,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比我們認知的要低一些,所以在對他提要求的時候,要說得簡單、清楚,假如能配合動作來做說明,那就更好了。
同時,誰都不喜歡被命令、被威脅,選擇友好、輕松的方式傳達我們的要求,在孩子能力不足時陪著他一起去做,孩子的感受會更好,配合度也會更高。
我是小樣媽,復(fù)旦學(xué)霸媽媽,腦功能培訓(xùn)師,喜歡分享有趣、實用的育兒竅門、早教方法。歡迎關(guān)注我,和我一起輕松帶娃。
1.《【一歲是個月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孩子太難管了,說什么都不聽!”換種方式提要求,效果大不同》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一歲是個月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孩子太難管了,說什么都不聽!”換種方式提要求,效果大不同》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211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