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
讀過《史記》的人都知道阿尤是個很特別的男人。
這個男人之特別,不在他的姓名不大好念(音為làoǎi),是特別在他完全憑自己非同尋常的性器官和超強的性能力博得了秦始皇老媽的歡心,結(jié)果把“嫪毐”這兩個字的涵義都弄得很特別了。魚水相歡,人間至樂。秦老媽真是有情有義,一抬手,就讓這個假宦官成了一方“諸侯”(盡管戰(zhàn)國時期這種爵位已與兩周時期大不相同,主要是享用封地內(nèi)的賦稅而已):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令毐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大小,皆決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為毐國[1]。
這件事兒始發(fā)的時間,是在秦王政八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段紀事告訴我們,秦老媽也就是秦王政的太后封賞給嫪毐以長信侯的爵位,封地先是選在了山陽這個地方。唐朝人張守節(jié)寫《史記正義》,引述魏王泰的《括地志》注釋此地說:“山陽故城,在懷州修武縣西北,大行山東南?!盵2]其具體地點,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這幅示意圖:
嫪毐初封地山陽位置示意圖
“大行山東南”這塊地方,大的區(qū)域,稱作“河內(nèi)”,與河東、河南兩地并稱“三河”,是一塊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好地方,也是確保關(guān)中秦都安全的一處重要戰(zhàn)略要地,大概是由于秦老媽稍后又嫌山陽的地域范圍太小,而要是把河內(nèi)地區(qū)都封給嫪毐又太過惹眼,所以才不得不另覓佳處,挪移封地,以給自己的情人換一塊更大的地盤,這就是所謂“河西太原郡”。
在中華書局新點校本《史記》中,我們看見,點校者是把“河西太原郡”標作一個地名,具體情形如下:
中華書局新點校本《史記》
趕得真巧,“河西”二字之下加入了一個注碼,當然這是承自《史記》古本,南朝劉宋裴骃的《史記集解》,就在這兩個字的下邊附有一條注語,乃謂之曰:“徐廣曰‘河’一作‘汾’?!币簿褪钦f,比裴骃行年還早一些的徐廣,看到過一個把“河西”寫作“汾西”的寫本。
鳳凰出版社影印宋刊單附《集解》本《史記》
現(xiàn)在我們面臨的問題,首先是怎樣理解“河西太原郡”或“汾西太原郡”的語義,即是不是可以把這幾個字從中頓開,讀作“河西、太原郡”或“汾西、太原郡”?這不并是我憑空臆想出來的問題,研究戰(zhàn)國史的著名專家楊寬,在所撰《戰(zhàn)國史》中就曾經(jīng)把《史記》這一記載,讀作“河西、太原郡”,釋云“嫪毐取得兩大郡的封地,是戰(zhàn)國時最大的封君”[3]。
然而,在秦王政時期真的設(shè)置過河西郡么?除了這條記載本身之外,我們在史籍當中絲毫看不到相應的跡象可以證實這一點。楊寬先生以為,與秦毗鄰的魏國,在黃河西岸曾經(jīng)設(shè)立過一個河西郡。假如這一看法可信,那么,在秦王政時期,確實很有可能沿承這一魏國舊制,設(shè)置“河西”一郡。
首先,這涉及秦國當時授予封君居邑的原則。顧頡剛先生嘗總結(jié)秦君處理此事之方式云:
戰(zhàn)國時秦所封國多在閫外,如封衛(wèi)鞅商于,公子市宛,公子悝鄧,魏冉穰,范雎應,魏冉復益封陶,皆是也。此合于古者封國于畿外之意。若其涇陽、高陵之封,則為畿內(nèi)采地,非封疆之守也。[4]
按照這“戰(zhàn)國時秦所封國多在閫外”的通例,嫪毐的封地在關(guān)中以外的黃河東岸、也就是太原郡所在的地方,顯然更為合理。因為所謂“河西”之地屬于關(guān)中,
具體地來看,楊寬謂魏國設(shè)有河西郡,依據(jù)的史料是《史記》之《匈奴列傳》和《吳起列傳》。其中《吳起列傳》的情況比較簡單,其原文如下:
(魏)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5]
又:
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6]
這豈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寫得都是“西河”么?所謂“西河守”也就是西河郡守,或稱之為西河太守,其所管轄的行政區(qū)域只能是西河郡,而不會是河西郡,不知楊寬先生怎么能這樣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最為令人不解的是,楊寬先生自己竟然也是把《史記·吳起列傳》上述記載解讀為“吳起曾為西河守”。請大家看清楚,他說的是“西河守”而不是“河西守”,可吳起這個“西河守”怎么掌管的竟是“河西郡”?豈不怪哉!豈不怪哉!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同一本書中,他自己也講過魏有“西河、上郡”這樣的話[7],整得這個郡究竟是叫“河西”還是叫“西河”,一片撲朔迷離,讓人根本找不到西。
《史記·匈奴列傳》的情況,比《吳起列傳》要顯得稍微復雜一些。首先,我們看到有下面這樣一些文字:
自是之后百有余年,晉悼公使魏絳和戎翟,戎翟朝晉。后百有余年,趙襄子踰句注而破幷代以臨胡貉,其后既與韓魏共滅智伯,分晉地而有之,則趙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與戎界邊。[8]
這里,“河西”與“上郡”并列,因而單純依據(jù)這一記載,魏國確實就存在設(shè)有“西河郡”的可能,清人梁玉繩在研究秦郡問題時就明確講述說:“據(jù)《匈奴傳》,魏置河西。”[9]
可是,前述《史記·吳起列傳》所說吳起“為西河守,以拒秦、韓”的情況已經(jīng)向我們表明,吳起指掌的這個“西河郡”必定在黃河西岸并毗鄰秦國,因而魏國在這個“西河郡”之外再在黃河西岸另設(shè)一個“河西郡”的可能顯然是很小很小的。再說《漢書·匈奴傳》載述同一史事,文字卻是“魏有西河、上郡以與戎界邊”[10]。
眾所周知,班固撰著《漢書》,于西漢前期史事,多承用《太史公書》舊文,《匈奴傳》相關(guān)記載,同樣如此。這意味著班固所見《史記》古本,尚是寫作“西河”而不是“西河”。
進一步分析《史記·匈奴列傳》的文本,我們可以看到,緊接著上引內(nèi)容之下,《史記·匈奴列傳》尚有這樣的記載:
其后義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蠶食。至于惠王,遂拔義渠二十五城?;萃鯎粑?,魏盡入西河及上郡于秦。[11]
其“盡入西河及上郡于秦”之說,足以徹底證實魏國在黃河西岸設(shè)置的這個郡是叫“西河”而絕不是“河西”,而傳世文本《史記·匈奴列傳》中那個“河西”理應依據(jù)《漢書·匈奴傳》訂正為“西河”。
這樣一來,既然在戰(zhàn)國以迄秦朝的文獻記載中,我們從未看到過“河西郡”或“汾西郡”的名稱,那么,若是還有其他更為順暢的解讀,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河西”或“汾西”作為郡名的可能。
接下來再看是寫作“河西太原郡”比較合理,還是寫作“汾西太原郡”更為合理?在排除了“河西”作為郡名的可能性之后,那么,不管是寫作“河西”,還是書為“汾西”,這個詞在這里只能是“太原郡”限定符語。以此認識為基礎(chǔ),我們也就能夠比較容易地判斷,究竟是“河西”合理,還是“汾西”合理。
太原郡的核心地點,就是現(xiàn)在的山西太原。上過小學的人大致都會知道,太原以及整個山西省都在山陜間黃河河谷以東,沒有什么“河西”可言。歷史文獻記載比較清楚的秦漢太原郡,其全境同樣都是在黃河東岸。這一點,大家看看前面出示過的那幅《嫪毐初封地山陽位置示意圖》就會一清二楚。這樣看來,所謂“河西太原郡”的說法,就嚴重悖逆實際地理狀況,自然很難成立。
“河西太原郡”的說法窒礙不通,那么,徐廣所見別本《史記》的“汾西太原郡”一說是不是能夠說得通呢?
若是參照前面出示的那幅《嫪毐初封地山陽位置示意圖》上所體現(xiàn)的秦郡的情況,我們看到,趙正吞并六國之后,秦太原郡的轄境是兼跨汾水兩岸,據(jù)此逆推,秦王政八年時的太原郡,轄境多半應同樣如此。
檢《史記·秦本紀》載秦取太原以及設(shè)置太原郡的經(jīng)過,乃是:
(莊襄王)二年,使蒙驁攻趙,定太原。三年,蒙驁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四年,王龁攻上黨。初置太原郡。[12]
這里提到的榆次、新城、狼孟諸地,都在汾水東岸[13],榆次和狼孟還都是秦漢太原郡的屬縣[14]。顯而易見,這正是“初置太原郡”的前提。這位莊襄王乃是秦始皇的老爹,故秦王政八年時的太原郡,理應兼有汾水東西兩岸地域。
這樣,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說“以河西太原郡更為毐國”,應當是講把秦太原郡的汾水西岸地區(qū)分給嫪毐,作為封地,而傳世版本《史記》的“河西”理應正作“汾西”。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嫪毐的封地,不僅不像楊寬先生講得那么大,以至大到了“最大”,而且其僅僅割取太原郡汾水西岸這半邊地的情況,實乃相當耐人尋味。從讓出河內(nèi)重地的山陽,到重封給他這半邊之郡,著著都顯示出在所謂“事無大小,皆決于毐”的外觀印象之下,秦老媽對嫪毐的寵信和倚重,實際上還受到很大很強的制約——她再愛戀嫪毐,盡管都想過要把秦國的王位傳給嫪毐和他私生的兒子[15],但她還是不能為所欲為。同樣都是秦老媽的情人,對比一下呂不韋被“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的情況[16],可以更為清楚地看出,嫪毐的經(jīng)歷和社會地位都不被時人看重,他也沒有呂不韋那么強的政治實力。
研究歷史,只有這樣細細地品味,才能體會出它的味道。
2021年9月13日記
注釋:
[1]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3。
[2]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唐張守節(jié)《正義》,頁294。
[3] 楊寬《戰(zhàn)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頁243—244;頁552。
[4] 顧頡剛《顧頡剛讀書筆記》(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1990)第五卷下《法華讀書記》(十五)“秦封國多在閫外”條,頁3486。
[5]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頁2637。
[6]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頁2637。
[7] 楊寬《戰(zhàn)國史》,頁211。
[8] 《史記》卷一一〇《匈奴列傳》,頁3490。
[9]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卷四,頁163。
[10]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九四上《匈奴傳》上,頁3747。
[11] 《史記》卷一一〇《匈奴列傳》,頁3490。
[12] 《史記》卷五《秦本紀》,頁275。
[13] 《史記》卷五《秦本紀》唐張守節(jié)《正義》引《括地志》,頁276。
[14] 《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頁1551—1552。
[15] 《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頁3048—3049。
[16] 《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頁3046—3047。
責任編輯:臧繼賢
1.《【2021年穿越秦朝小說】專題辛德勇讀《史記》|嫪毐的封地在哪里?》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2021年穿越秦朝小說】專題辛德勇讀《史記》|嫪毐的封地在哪里?》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6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