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鐵山古都永州團軍事防御體系中的城防古都。
趙獨文/度
鐵山古都是從自貢永縣貫穿自留亭全境的石板山路,是古代到成都的大道。
如果從成都出發(fā),便是從仁壽進入榮縣西部鐵山山脈,鐵山古道從竹園舖開始,西進榮縣來牟鎮(zhèn)(古稱納姆鋪),向東進入榮州境,沿鐵山山脈東行,從東川溝的崇山峻嶺穿過,進榮州城后南下到橋頭鋪再到榮邊鄉(xiāng),進入仲權(雙石鋪),到漆樹鄉(xiāng)進入宜賓,走向大西南邊陲的五尺道。歷史上,鐵山道與成都西線沿青衣江、東線沿沱江南下的水道一起,成為成都向西南進發(fā)的三大通道之一。是三國時期諸葛亮進軍西南的陸路兵道,是隋唐以前多民族發(fā)生戰(zhàn)爭的重要道路,是南絲綢之路的分道,是自秦漢以來的鹽鐵馬道,同時,也是蜀南進成都的官道。在這條古道上,充滿了傳奇。除歷朝歷代留下的大量遺跡、摩崖石刻外,在辛亥革命中,榮縣民軍也是沿這路進攻成都,留下龍鳴劍、王天杰等辛亥革命英雄的故事。
而鐵山古道的民俗受上、下南道的影響,產生了天燈會,民俗花燈、獅燈、龍燈等重要的民俗活動,鐵山道上的榮縣佛光節(jié)(古榮州萬盞天燈照普賢會節(jié))與鐵廠石筍鋪、下南道榮州雙石鋪、李子鋪、龍?zhí)秷觥⒇暰?、仲權?zhèn)等地的天燈節(jié)一起,構成為了自貢燈會的起源之一。
鐵山古道鐵廠鋪段冶鐵遺址
歷史源流:從青陽國到榮國
追本溯源,鐵山古道可謂積滿了厚厚的歷史積淀,筆者曾多次深入鐵山古道,走訪歷史遺跡,考證歷史淵源,查閱歷史資料,力求把古道的真實變遷呈現(xiàn)給后來者。
榮縣在周時被周天子賜封立國,稱榮國。歷代的《榮縣志》都有記載:“古榮是禹貢梁州之域,梁當夏殷之間為夷國,周榮公佐武王有天下,名在十臣列。相傳公盛德,此其封國?!奔螒c本《榮縣志》更記得周全:“周,榮公封國在今縣地?!睒s公輔佐周武王伐紂,武王得天下后,將 “周室四輔”周、邵、畢、榮中的“榮公”封國于榮,史稱“榮國”。就是說榮是在周時期被天子正式封建國家,而且比當時的大大小小候國要大一些,屬于中等國家,是“周室四輔”中的一員高官封地?!皹s國”的開始(約前1100-前770),至今有記載的歷史已經有3000年以上。爾后,榮公后裔榮夷公入周朝為卿士,死后歸故鄉(xiāng),他的墓還在今天的望佳鄉(xiāng)。
民國《榮縣志》記錄鐵山(鐵廠鋪)造兵器及諸葛亮出鐵山
其實,榮縣歷史有記載傳說與相關遺址的,還有5000多年以上在炎黃時期就開始的部落——青陽國。在那個混沌時期,有旭水榮山的滋養(yǎng),有山與水的交融,這里建立了一個獨立的魚米之鄉(xiāng)部落——青陽部落?!洞蟠鞫Y·帝系》記:“青陽降居泜水?!?歷史書記載的泜水是指沱江流域。據(jù)司馬遷《史記》記載:黃帝娶西陵之女嫘祖,生二子,幼子玄囂,后封國青陽,青陽即今榮縣,榮縣城南二里許,尚有青陽洞。
趙熙編纂的民國《榮縣志》記載:“凡江水泜水所經,(江水指岷江,泜水指沱江)無以青陽傳者,是榮為古青陽封國審矣?!s久為青陽封國,常壉稱德在少昊,又稱被文王之化,秦幽同詠故有夏聲,于榮也準之時地而皆近?!边@是關于部落性質的“青陽國”的記述。
嘉慶記榮在周封國
民國《榮縣志》說:“榮古有青陽洞,以少昊國在其北。少昊據(jù)國?!瓨s梨山碑云,古為玄囂崖,玄囂既青陽,碑與史合,故唐以來附榮之境,世有青陽族居?!鼻嚓枃柯涫窃缙诘男螒B(tài),是榮縣開始有獨立形態(tài)的發(fā)端,今天青陽洞還在旭水河邊。在這樣一個古代高度發(fā)達的地方王國,它的交通與周邊有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在漢以后,榮縣有鹽、鐵、陶等重要物資運輸與外面的交往,就是依靠榮國的鐵山古道。
考證鐵山古道,首先看當時的行政變遷:榮國經歷了周以后,進入秦朝統(tǒng)一的中國大王朝,因為秦朝采用的是郡縣制,即秦惠王使司馬錯伐蜀(前316),滅蜀后,在蜀地置郡縣,榮國境屬蜀郡,并入南安縣。到漢朝以后,行政仍沿襲秦制,榮縣全境仍屬于南安管轄。民國《榮縣志》主編趙熙專門在沿革篇里注明南安的意思就是“西南安定耳?!睘榱宋髂习捕ǎ詽h武帝建元六年開始,榮縣(南安縣)屬于犍為郡。
嘉慶記厲王時代榮夷公封國
平息叛亂:從犍為進攻西南
榮縣西部鐵山山脈地理位置特別,山高嶺削,西高東低,是地處蜀郡到西南夷的通道必須之路,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乾隆黃大本主編的《榮縣志·事記十五》記:“列光五年(漢武帝紀元光五年)發(fā)巴蜀治南夷道,遵義府從之?!边@是關于成都勾通至云貴西南地區(qū)夷道的最早在榮縣志的記載。也就是在漢武帝開始開通這一條古道以來,榮縣鐵山古道就是蜀郡到西南的陸路官道的雛形中段。
漢《華陽志》記:“以蒙為中朗將,見夜郎候多同,厚賜。諭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此置郡明文也。”就是四川派蒙將軍作為去貴州(夜郎國)的使者,對貴州夜郎地區(qū)進行交流并且收為蜀吏的歷史記錄。在民國《榮縣志·記事第十五》中,主編趙熙寫道:“華陽志元光五年、郡移治南廣(今宜賓西),蓋置吏即置郡也,觀元溯中稍,令犍為自保,就可知郡西止僰道一縣,故以南安屬之,榮與僰道壤接?!壁w熙是非常嚴謹?shù)拇髮W者,他對僰道至榮縣鐵山古道與蜀道之間的聯(lián)系,作了如此的精準記錄,是今天研究這一條古道的重要依據(jù)。
鐵山古道上的遠古青陽洞遺址
一條重要的古道,往往也是戰(zhàn)爭行軍的重要通道?!稘h書·西南夷傳<昭帝始元元年益州夷反,為犇命往擊之>》記載:“元年,益州廉頭姑繪民反,殺長吏。牂牁(今天貴州黃平縣舊州鎮(zhèn))談指同并二十四邑、凡三萬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發(fā)蜀郡犍為為犇,命萬余人擊牂牁,大破之?!?/p>
這一記載在《漢書·武帝紀》也有相同的記錄。就是犍為郡授將為犇鎮(zhèn)壓西南的少數(shù)民族,從犍為出發(fā)到貴州,走鐵山道是最近的路。相關這一古道的用兵記錄也出現(xiàn)在《三國志·劉焉傳常記》中:”涼州逆賊馬相趙氏等,于緜竹自號黃巾,殺縣令李升,便前破雒縣,攻益州,到蜀郡犍為郡,相自稱天子,眾與萬數(shù)。州從事賈龍素領兵百人,在犍為東界攝劍吏民,得千余人,攻相等。數(shù)日破走,州界清凈?!鞍串敃r的記載,犍為郡是在榮縣的西部,從犍為進攻西南,只有走鐵山道。
鐵山古道榮縣鐵廠鎮(zhèn)漢代的冶鐵生產遺址
進軍西南:諸葛亮取道鐵山路
在漢至三國時期,這一條道路是蜀進軍西南的陸路通道。關于在這條道上的記述很多是關于戰(zhàn)爭的。民國《榮縣志·紀事十五》記載:“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諸葛亮別將由鐵山路趨成都。”對這一事件的記述還有民國《榮縣志·記事第補》中的:“桓溫率水軍伐勢,次青衣江,從山陽出江南,今井研、仁壽地。周書鐵山路,有桓溫舊銘。蓋陸軍由江州上,別取道鐵山,與溫合江南,勢將咎堅從江北到犍為,與溫異道”。這是記述了三國時期,水軍從青衣江下西南、陸軍從鐵山取道西南的事情,并且留下有“桓溫舊銘”。而后多種《榮縣志》里都記載了:諸葛亮在鐵山道建兵工廠造兵器的,與今天發(fā)現(xiàn)榮縣鐵廠鎮(zhèn)的漢代冶鐵爐是一脈相承。筆者在云南與四川交界的馬湖中心島上,見到了“諸葛亮南征行軍路線圖”碑,刻了三路大軍路線,其中的中軍路線就是鐵山道。
榮縣牛角山地區(qū)東漢運鹽古道
在隋朝時期,鐵山古道記述了軍事上的很多次大的爭奪戰(zhàn),主要是軍隊鎮(zhèn)壓鐵山獠的戰(zhàn)爭。鐵山山脈西接樂山市犍為縣、井研縣;南連宜賓市宜賓縣;北靠眉山市仁壽縣、內江市威遠縣,幅員面積多達上百平方公里,覆蓋榮縣大部分地區(qū)。鐵山古道其中主要通道,猶是在榮縣西部大山斷崖處很多路段。這里的生長土著就是鐵山獠人,雜居夷人、僰人、南蠻等少數(shù)民族。隋朝前的歷史時期,他們不停地反抗,又不停地被殺戮,是一部血腥的少數(shù)民族之間戰(zhàn)爭史,主要是漢、獠、夷、僰人爭斗的記錄,為了關押多民族的叛亂份子,以致將這一帶改設置為大牢縣?!端鍟ばl(wèi)玄傳》記:“仁壽初,山獠作亂,出玄為資州刺史,以鎮(zhèn)撫之,玄即到官(資官縣,今井研一帶),時獠攻圍大牢鎮(zhèn),玄單騎造其營,謂群獠曰,我是刺史,衛(wèi)天子詔,安養(yǎng)汝等,勿驚懼也,諸賊莫敢動。于是說以厲害,渠帥感悅,解兵而去,前后歸附余萬口?!毙l(wèi)玄與諸葛亮相同,是與詔安來安撫這些反抗的民族,鐵山獠及參加反抗的所有民族之間,以后再沒有見到大的戰(zhàn)爭的記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1.《【2 周朝卿士原有種】蜀地史跡·自貢古道遺跡(1)|鐵山古道:追尋三千年的舊影(上)》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2 周朝卿士原有種】蜀地史跡·自貢古道遺跡(1)|鐵山古道:追尋三千年的舊影(上)》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5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