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花旋轉結束
商戰(zhàn)是一場戰(zhàn)略戰(zhàn)役。
日軍投入進攻的陸軍兵力有10個多師團,另有海軍第3艦隊和航空兵團近30萬人,據日方公布傷亡4萬多人。中國方面參戰(zhàn)陸軍有6個集團軍70個師,另有部分海軍和空軍,共約70萬人,傷亡16萬人,廣大官兵,斗志昂揚,前赴后繼,表現(xiàn)出高度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堅守上海三個月,對日本戰(zhàn)爭狂人三月亡華的夢想是當頭一棒。
2.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謚武毅。山東蓬萊人,但有一說是山東濟寧人,另一說是安徽定遠人。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嘉靖、萬歷年間,戚繼光率戚家軍于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戰(zhàn),終于掃平倭寇之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成為明朝的抗倭將領;戚繼光率軍鎮(zhèn)守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fā)展。憑借戰(zhàn)功,累遷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萬歷十年(1582年),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后,戚繼光調往廣東。萬歷十三年(1585年),戚繼光被誣陷奪職,被迫回到登州老家。戚繼光晚年貧病交迫,醫(yī)藥不備,于萬歷十五年(1588年)死于登州,謚號武毅。
戚繼光著有十八卷本《紀效新書》等兵書,還有各種奏疏傳世。戚繼光還是一位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發(fā)明了各種火攻武器,極大提升了明軍戰(zhàn)斗力。改造城防,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3.孫中山
孫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曾化名為中山樵,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chuàng)立了《五權憲法》。死后被尊為“中國民國國父”。[1]
孫中山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孫中山早年接受過西方教育,受到資產階級思想的熏陶。其原在香港行醫(yī),目睹國危后開始棄醫(yī)救國。孫中山曾寄希望于李鴻章能夠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無果后決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1894年,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創(chuàng)立興中會,1905年改組為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后為促進共和而主動讓位于袁世凱。為維護革命成果,孫中山發(fā)動了二次革命、護法戰(zhàn)爭。在受到軍閥背叛后,孫中山轉向聯(lián)俄、聯(lián)共的道路,并提出了新三民主義,組建了黃埔軍校。[9]
1925年,孫中山因癌癥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
4.劉少奇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寧鄉(xiāng)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劉少奇同志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奮斗了一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為黨和人民建立了豐功偉績,受到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
5.白求恩
白求恩,全名亨利·諾爾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 ,男,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zhàn)士,著名胸外科醫(yī)師。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zhèn),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產黨,1938年來到中國參與抗日革命。他在中國工作的一年半時間里為中國抗日革命嘔心瀝血,毛澤東稱其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1939年因病逝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1.《關于11月明朝我想說歷史上的今天11月12日》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關于11月明朝我想說歷史上的今天11月12日》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3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