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少妇福利无码视频_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国产A级片

當前位置:首頁 > 話題廣場 > 歷史專區(qū) > 民國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法德軍火競爭,都想拿中國市場,德國人勝在何處?

作者:馮天利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前,無論是將軍的嫡系正規(guī)軍部隊、我們的工農武裝部隊,還是各地方派軍閥部隊,其裝備的武器普遍型號混雜,性能落后,保養(yǎng)狀態(tài)堪憂,部隊戰(zhàn)斗力受到嚴重制約。

當時全國并沒有出現(xiàn)性能可靠,易于大規(guī)模批量裝備的統(tǒng)一制式武器,各地不是沿用清末民初的老舊裝備充數(shù),就是直接通過購買或援助渠道獲得國外槍械,“萬國造”成了這一時期中國軍隊裝備最好的一個注腳。

對于“制式武器”這一概念,當時中國軍工從業(yè)者其實并不陌生。在清末編練新軍時,清廷的練兵處就曾制訂過一份名為《陸軍槍炮等項程式》的章程,是中國近代關于制式裝備最早的官方文件。但民國建立以來,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讓中國的軍工建設逐步失序,各省兵工企業(yè)各自為政,軍品采購體系也是一團亂麻,這才導致了軍隊裝備萬國造的局面。

這種情況一直到北伐時期都嚴重困擾著一線部隊和后勤部門,北伐開始時,北伐軍主要裝備粵系軍閥控制的兩廣兵工廠所生產的八八式步槍(即漢陽造),質量低劣,且性能不佳。同時還有蘇聯(lián)援助的莫辛-納甘步槍,從日本購買的三十年式步槍等等,加上一路繳獲了不少直奉軍閥裝備的四式步槍和遼十三式步槍,部隊裝備的武器型號更加混亂。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國民黨在軍事建設上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就是統(tǒng)一規(guī)范各地兵工廠的生產與購買標準。在各地兵工企業(yè)逐步收歸統(tǒng)管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制式武器進程終于步入正軌。

進入上海市區(qū)的北伐軍,士兵們肩扛著落后的漢陽造

奉系軍閥生產的遼十三式步槍

清末開始生產的元年式步槍

1928年12月,南京當局頒布了《軍政部兵工署條例》,正式成立兵工署來主導軍隊武器研發(fā)和生產,其下設的設計科掌管軍用槍炮彈藥制式統(tǒng)一的工作。設計科的首任掌門人是在美國學習冶金的軍工專家李待琛。這位留美博士憑借其深厚的冶金與工業(yè)管理理論功底,開始對國產制式武器進行系統(tǒng)的探究。

李待琛認為,鑒于國內兵工產業(yè)極為落后的狀態(tài),目前各地生產的國產槍械已經不堪使用,且各兵工廠自主研發(fā)能力薄弱,需要從國外先進新式武器中選擇一批適合國內使用的,通過引進和仿制逐步實現(xiàn)國產化。李待琛在1929年撰寫的《規(guī)定制式兵器芻議》一書中羅列了一批擬購置國外輕武器清單,其中除了制式步槍選用德國造的標準式步槍(MauserStandardmodell,即毛瑟24式栓動步槍),其余的輕重機槍,迫擊炮等皆選用法國生產的武器,足見李本人對法式裝備的推崇。其中輕機槍選用法國哈乞開斯M1922式,重機槍選用在一戰(zhàn)時大放異彩的哈乞開斯M1916式。得知中方軍火采購意愿的法國哈乞開斯公司立刻積極響應,而兵工署設計科實現(xiàn)全軍法械化的意圖更是令法方興奮不已,哈乞開斯公司數(shù)度遣專員赴華訪問考察,并開出了非常優(yōu)惠的價碼。

【抗戰(zhàn)前期,兩名國軍士兵使用法制哈乞開斯M1922輕機槍做防空演練,盡管全軍法械化的想法最終破滅,但還是有大批法械裝備被引進到了中國】

淞滬戰(zhàn)役前,裝備哈乞開斯M1916重機槍的國軍士兵

就在南京方面快要被法式裝備吸引時,法國的宿敵德國人卻突然插足進來。兩相比較,法方只是軍工企業(yè)在與中方接觸,德國提出了與中國開展全方位軍事合作的意愿和計劃,包括軍事工業(yè)援助,直接派遣高級軍官來華做顧問等等。加上自清末以來,國人對德國產品近乎迷信的態(tài)度,法械裝備很快被德國踢出局,法械成為中國制式裝備的努力就此破滅。

南斯拉夫生產的毛瑟24式步槍

1930年,中國與德國的軍事合作全面展開后,德國開始對中國的制式裝備規(guī)范施加全方位的影響。盡管作為一戰(zhàn)戰(zhàn)敗國,德國受《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不允許其對外出口武器裝備,但經濟困窘的德國人豈能放棄獲利頗豐的軍火貿易?在武器禁運時,德國就成為中國各地軍閥主要輕武器來源國之一,此次中德開展合作,更為德國武器進入中國打開了方便之門,與源源不斷的軍火一同而來的,還有大批“下崗再就業(yè)”的德國退伍軍官。

其中,喬治-魏采爾(Georg Wetzell)于1930年來華擔任對華軍事總顧問,并帶來一個30人的軍工企業(yè)代表,被后世視為整個中德合作的奠基人。此人在考察了部分中國軍工企業(yè)后,對中國國產武器質量之低劣表示震驚,旋即極力推銷德國國防軍的制式裝備。在華期間,魏采爾為首的德方代表們與中方就制式武器的敲定進行了多輪會議,最早確定的是制式步槍的選定,毛瑟M-1924式順利入選,這個也是中德雙方分歧最小的方案。但到了輕重機槍方案選定時,雙方的爭論愈加激烈。兵工署在李待琛的影響下非常傾向于法國哈乞開斯的產品,而德方則不遺余力地推銷MG08式水冷重機槍和瑞士蘇羅通MG-30輕機槍,特別是重機槍的選擇,還涉及到選擇氣冷還是水冷模式的問題,兵工署堅持認為氣冷性能更佳,而魏采爾則從實戰(zhàn)經驗,生產要求和技術門檻直言水冷的MG-08的優(yōu)勢。而到了討論手槍選定時,兵工署堅持選用美制柯爾特-11手槍的態(tài)度終于讓魏采爾無法忍受,甚至數(shù)度退席。

主張引進法國裝備的李待?。ㄓ遥┡c極力推銷德國裝備的魏采爾(左)

平心而論,在制式武器選定會議期間,以魏采爾為首的德方代表出于對中國軍工水平的蔑視,表現(xiàn)出的傲慢態(tài)度和奸商嘴臉,確實令人難以接受,但中方在選定制式武器時也存在著一些過于理想化和忽視實際的做法,德方固然傲慢,但專業(yè)軍官們提供的貼近實戰(zhàn)和生產的經驗和觀點卻也不應被忽視。

國軍士兵參加中正式步槍使用培訓

淞滬會戰(zhàn)時,手舉毛瑟C96手槍擺拍的國軍士兵

最終,在蔣氏為首的高層人士的調解下,兵工署終于選擇妥協(xié)。除步槍外,從手槍,輕重機槍,到迫擊炮和山炮,全盤采用德式裝備,畢竟法式裝備雖然吸引人,可畢竟德國是會提供一整套生產模式和作戰(zhàn)理念,從促進先進武器國產化的視角看,選擇德國裝備也是當局的必然之選。

接下來,就是引進仿制并國產化的階段了。1933年有留德背景的俞大維出任兵工署署長,上任伊始,余就提拔重用了一批同樣有德國背景的專家擔任要職,推崇法械的李待琛則被調離崗位,至此兵工署本身也全面向德械靠攏。恰在此時,希特勒成功就任德國總理,并從此走上擴軍備戰(zhàn)之路。開支大幅增加的德國急需進口稀缺的原材料,希特勒與蔣氏越走越近,雙方一拍即合之下,德國兵工企業(yè)和軍火商成批涌向中國,原本對此異常欣慰的魏采爾卻因為自身能力和性格的問題,逐漸被中德雙方所厭惡,不得不提前解職回國,對華軍事總顧問一職由有德國國防軍之父之稱德馮-塞克特(Hans von Seeckt)接任。

作為老派官僚和軍事貴族德塞克特,深諳官場上的合作溝通之道,他本人與蔣氏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系,還為已經換上德國色彩的兵工署出謀劃策,讓軍火外購之權從此集中于兵工署上,在他的推動下,整個中德合作期間,德國向中國輸送了價值接近4億馬克的軍火。最難能可貴的是,塞克特本人看到了中國軍工生產的潛力,認為中德的軍事合作不應把中國的軍備國產化努力徹底拋棄。為此,兵工署開始頻繁和德國軍方和兵工企業(yè)接洽,要求獲得相關制式裝備的工作圖樣與檢驗樣板圖,以實現(xiàn)武器的國產化。

1935年的鞏縣兵工廠大樓前,工廠領導和技術人員與即將回國的美籍專家斯普林合影留念

1935年時的金陵兵工廠

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根據生產資料仿制完成的首批毛瑟M-1924步槍成功出廠,測試顯示顯示,這批國造毛瑟的質量和性能與德國原產十分接近,興奮的俞大維親自向蔣氏建議,將新仿制的步槍以蔣介石的大名“中正”命名,對下屬阿諛奉承向來缺乏抵抗力的蔣欣然同意,在近現(xiàn)代中國占有重要地位的制式步槍,中正式步槍就此誕生。

與此同時,重機槍的仿制工作也獲得重大進展,參照德國贈送的生產圖紙,金陵兵工廠在同年成功仿制了MG-08水冷重機槍,并被命名為二十四年式重機槍(1935年為民國二十四年)。而輕機槍的仿制工作卻是一波三折,起初兵工署計劃引進瑞士的MG-30,但因為其性能與中方要求不符,隨后選擇了已經被引進多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產ZB-26輕機槍,相比于步槍和重機槍,輕機槍對生產工藝的要求更高,仿制進度被嚴重拖延,原定于1935年開始投產的國產化機槍,直到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也沒有實現(xiàn),期間加上捷方拒絕提供生產圖紙,逼著兵工署技術人員進行逆向仿制,直到軍工企業(yè)全部轉移到西南后方時才勉強實現(xiàn)了ZB-26的國產化。

國產民二四式重機槍拆解運輸示范

七七事變時,使用ZB-26阻擊日軍的二十九路軍士兵

【佩戴防毒面具,使用中正式步槍和毛瑟C96手槍進行訓練的教導總隊官兵,這樣齊全德裝備在當時的中國各支部隊中實屬罕見】

與輕機槍國產化命運相似的還有82毫米迫擊炮和75山炮的仿制工作,在抗戰(zhàn)局勢迅速惡化,國內大批軍工生產企業(yè)落入敵手的大背景下,正常的仿制工作根本無法保障。到淞滬會戰(zhàn)時,蔣軍嫡系主力部隊除了成批裝備了國產化的中正式和民二四式機槍外,其他制式武器基本還是直接從國外進口而來。而到了1938年,隨著德日意三國軸心的逐步形成,中德合作戛然而止,留給中國的是還遠未形成規(guī)模的生產線和學習到一半的先進理念。縱觀南京時期的武器國產化進程,雖然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不容忽視,但其買辦性質依然明顯(比如蔣本人就曾在魏采爾的影響下一度停止了新武器的仿制工作),這樣在進口與仿制之間搖擺不定的態(tài)度,加上惡化的外部環(huán)境,最終使得這一努力只收到了曇花一現(xiàn)的效果。

【深耕戰(zhàn)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1.《【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法德軍火競爭,都想拿中國市場,德國人勝在何處?》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法德軍火競爭,都想拿中國市場,德國人勝在何處?》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29712.html

上一篇

30年代民國的衣服專題之趨洋與求新,保守與融合:聊一聊民國初期衣著服飾的特征與流變

下一篇

2020年是民國多少年專題之譯典 |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日晚八時聞爆竹聲知日敵乞降狂喜書感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山東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山東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相關介紹,1935年(民國24年),日本人控制的四川煤礦北大井發(fā)生嚴重的投手事故,534名礦工淹死,另有1名中日司機。   1938年(民國27年) 日軍包圍金鄉(xiāng)城,將修筑工事的2000余名民工大部屠殺,并殺死...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專題之法德軍火競爭,都想拿中國市場,德國人勝在何處?

  •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專題之法德軍火競爭,都想拿中國市場,德國人勝在何處?
  •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專題之法德軍火競爭,都想拿中國市場,德國人勝在何處?
  •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專題之法德軍火競爭,都想拿中國市場,德國人勝在何處?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干貨看這篇!山東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干貨看這篇!山東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相關介紹,1935年(民國24年),日本人控制的四川煤礦北大井發(fā)生嚴重的投手事故,534名礦工淹死,另有1名中日司機。   1938年(民國27年) 日軍包圍金鄉(xiāng)城,將修筑工事的2000余名民工大部屠殺,并殺死...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關于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我想說多難之秋 盤點民國時期中國百姓經歷了多少災荒

關于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我想說多難之秋 盤點民國時期中國百姓經歷了多少災荒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相關介紹,民國時期中國人經歷的災害幾乎每年都沒有。據1912 ~ 1937年統(tǒng)計,大災害超過77次,水災24次,干旱14次,地震10次,蝗蟲9次,風災6次,瘟疫6次,冰雹4次,饑荒蘋果2次,霜凍雪災。 北洋政府...

關于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我想說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 關于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我想說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 關于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我想說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 關于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我想說一日一書 ‖《銀元時代生活史》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專題之多難之秋 盤點民國時期中國百姓經歷了多少災荒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專題之多難之秋 盤點民國時期中國百姓經歷了多少災荒

1935 年是民國多少年相關介紹,民國時期中國人經歷的災害幾乎每年都沒有。據1912 ~ 1937年統(tǒng)計,大災害超過77次,水災24次,干旱14次,地震10次,蝗蟲9次,風災6次,瘟疫6次,冰雹4次,饑荒蘋果2次,霜凍雪災。 北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