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美國66號公路由盛轉衰,其沿途市鎮(zhèn)也隨之黯然失色。圖為66號公路旁被廢棄的加油站。 人民視覺
世界首條光伏高速公路于2017年12月在山東省濟南市建成通車。圖為通車儀式現(xiàn)場。 人民視覺
意大利首都羅馬附近的阿皮亞古道遺跡。 人民視覺
德國高速公路是否收費的爭論,在持續(xù)數(shù)年后終于取得進展。圖為德國高速公路上的收費提示。 人民視覺
道路作為國家連通八方的“動脈”,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發(fā)展需要成規(guī)模、有體系的公路網絡與之相適應。從歷史上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國家發(fā)展中具有獨特的先導性、基礎性、戰(zhàn)略性和服務性功能,發(fā)達的道路體系也因此被視作強國富民的重要標志
中國
高速路上的“中國績效”
路熙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自古就有建立全國性公路網絡的傳統(tǒng)。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陽為中心通向全國各地的“馳道”,建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網絡。其中沿子午嶺修筑的秦直道,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第一條“高速公路”。
秦馳道配有統(tǒng)一寬度的車軌,這種先進的“標準化”要求和方法適應了當時長途運輸?shù)男枰?,具有巨大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此后,中國古代道路運輸網絡的覆蓋范圍、技術等級等各項指標都始終領先于全世界。
中國現(xiàn)代高速公路發(fā)展比西方發(fā)達國家晚了近半個世紀,但這也造就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中國奇跡”。
改革開放初期,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公路客貨運輸量急劇增加,公路交通長期滯后所產生的后果充分暴露出來,特別是主要干線公路交通擁擠、行車緩慢、事故頻繁。為尋求緩解我國公路交通瓶頸制約的有效途徑,公路交通部門開始深入研究發(fā)達國家解決交通問題的經驗,并對我國主要干線公路的交通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1988年,《貸款修建高等級公路大型公路橋梁、隧道收取車輛通行費規(guī)定》發(fā)布,在此后30年中,該《規(guī)定》的執(zhí)行解決了政府資金不足而高速公路需求大的矛盾,對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意義重大。同年10月31日,中國大陸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經過多年努力,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69.6萬公里,覆蓋全國99.99%的鄉(xiāng)鎮(zhèn)和99.94%的建制村,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萬公里,躍居世界首位。公路客貨運輸量及周轉量均居世界首位,高速公路承擔了全社會超過1/3的客運量和1/4的貨運量。
高速公路的快速發(fā)展,大大縮短了重要城市之間的距離,加快了區(qū)域間人員、商品、技術、信息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產運輸成本,在更大空間上實現(xiàn)了資源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場,對提高企業(yè)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都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說,高速公路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時空觀念和生活方式。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關部門和各地區(qū)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從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高度,進一步深化對建設農村公路重要意義的認識,聚焦突出問題,完善政策機制,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提供更好保障。這一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的指示為中國下一步道路建設作了進一步的指引。從高速公路績效到農村公路績效,中國在交通領域的這一創(chuàng)舉,又一次贏得了來自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高度評價。
近年來,國外不少學者、政治家以“中國模式”等命題探尋中國成功的根源,而高速公路的建設也成為“中國奇跡”的又一重要體現(xiàn)。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進實踐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躍上現(xiàn)代化建設的時代快車,中國已經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F(xiàn)在以及可見的未來,我們都能夠看到道路帶給這個國家的發(fā)展和對世界做出的貢獻。
美國
66號公路的興衰
本報駐美國記者吳樂珺
美國的高速公路系統(tǒng)由州際高速公路、美國國道、州內高速公路及郡內公路四部分組成。例如,備受自駕游愛好者追捧的加州一號公路,屬于州內高速公路。這條公路從北至南連接舊金山與洛杉磯,全長超過1000公里,沿美國西海岸蜿蜒前行,一面是碧波萬頃的太平洋海岸,一面是陡峭高聳的懸崖山脈,景致獨特優(yōu)美。而被譽為“母親之路”的66號公路則是美國國道。這條興建于1927年的公路全長約3939公里,是貫穿東西的交通大動脈,不僅見證了美國中西部發(fā)展,也被認為象征著自由與進取的精神。美國小說家約翰·斯坦貝克在小說《憤怒的葡萄》中寫道:“66號公路是母親之路,是飛翔之路”,反映了美國人民對66號公路的特殊情感。而論及在交通方面的作用,州際高速公路則地位突出。
州際高速公路全稱為“艾森豪威爾國家州際及國防公路系統(tǒng)”。1944年,羅斯福總統(tǒng)授權建設名為“州際高速公路的國家系統(tǒng)”的農村和城市高速公路網絡,卻遲遲得不到資金支持。直到1956年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簽署了《聯(lián)邦援助公路法案》,明確州際公路建設費用由聯(lián)邦政府支付90%,州政府出資10%,其中聯(lián)邦資金由“聯(lián)邦公路信托基金”提供而不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州際公路項目才開始實施建設。
據(jù)稱艾森豪威爾對于二戰(zhàn)期間德國快捷的高速公路印象深刻,希望美國也能有類似公路,讓戰(zhàn)時軍隊移動和物資運送能更迅速,民眾出行也更便捷,因此他在戰(zhàn)后大力推動州際公路建設,并采用四車道、標準的垂直和水平間隙以方便軍用車輛通行。州際公路的興起打造了更為快捷的交通網絡,卻使66號公路由盛轉衰,其沿途市鎮(zhèn)也隨之黯然失色。原本每日有成千上萬車輛穿行的66號公路,甚至一度從美國的公路地圖上“消失”,后來在民眾呼吁下,66號公路才再次出現(xiàn)在公路地圖上,但更多的則是承擔象征和旅游功能。
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美約有400萬英里的公共道路,其中,76%的公路是兩車道的鄉(xiāng)村公路,其余是城市和農村的多車道公路。州際公路約為4.6萬英里,僅占美國全國道路總里程的1.2%,卻占美國每年車輛行駛里程的24%和卡車行駛車輛里程的41%,可見其對商業(yè)運輸?shù)闹匾?。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歷史學教授馬克·羅斯認為,建造州際高速公路對美國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縱橫交織、四通八達的水泥紐帶加速了千百萬美國人從市中心向郊區(qū)的遷移。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已經變成一個“郊區(qū)化國家”。此外,州際高速公路使卡車運輸在競爭中戰(zhàn)勝了全國鐵路貨運。研究美國基礎設施多年的作家丹·麥克尼克爾在《造就美國的公路》一書中寫道,州際高速公路是美國經濟強勁有力的引擎。
可由于修筑年代久遠,曾讓美國人引以為傲的公路系統(tǒng)如今卻經常因為資金窘迫而得不到及時修繕。根據(jù)美國道路和交通運輸建設者協(xié)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美國約5.6萬座橋梁有“結構缺陷”,每4座橋中就有超過1座橋梁使用超過50年以上,超過2/3的道路急需維修或翻新。在總長2400多公里的華盛頓公路網中,約有95%的道路路況欠佳。而放眼全國,約65%的主要道路亟待維護或重修。據(jù)聯(lián)邦公路管理局統(tǒng)計,維修公路和橋梁要花費的金額高達8360億美元。
特朗普總統(tǒng)提出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表示聯(lián)邦政府將在10年內撥出2000億美元,帶動至少8000億美元的州、市地方政府資金及私營部門資本,用于投資全美的基礎設施項目。但如此龐大的建設方案,后續(xù)資金從何而來仍是未解難題,加之在地域和行業(yè)結構上,聯(lián)邦和地方、國會和白宮仍會有較大博弈空間,外界對特朗普未來能否順利推進雄心勃勃的基建投資計劃持懷疑態(tài)度。
意大利
條條大路通羅馬
本報記者韓秉宸
古羅馬的筑路史悠久漫長。早在公元前500年,古羅馬人就已開始道路建設。隨著古羅馬共和國和古羅馬帝國版圖的不斷擴張,古羅馬的道路也向四面不斷延伸。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以首都羅馬為中心向外輻射,覆蓋了東至伊拉克巴格達,西抵摩洛哥,南通埃及孟菲斯,北達不列顛群島的帝國全境。
到古羅馬帝國最鼎盛的圖拉真皇帝統(tǒng)治時期,已建成30條大型軍事公路,加上將110余行省連接起來的370余條大道,帝國境內道路總里程超過40萬公里,其中超過8萬公里為石質硬面公路。據(jù)說,當時不論身在古羅馬帝國的任何地方,人們只要沿著路一直走下去就能抵達首都羅馬。這也正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諺語的出處。
古羅馬在工程學領域取得的成就,即便放在今天來看也毫不落伍,可以被視為現(xiàn)代高速公路的雛形。道路通常為雙向兩車道或四車道設計,兩側都設有寬度約3米的人行道。修路時通常要先下挖1至1.5米,用不同質地的石頭、黏土等按照不同配比夯實筑成3層硬化地基,其中最上層必須使用人工砸碎的石子,再用切割整齊的大石塊覆蓋其上形成路面。
這樣的設計既能達到保持路面平坦的效果,也能保證路面積水迅速向兩邊流入排水溝,防止道路路面和地基內部被積水侵蝕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在古羅馬道路的建設中完全不需要使用水泥,雖然他們已經掌握了當時最先進的水泥制造技術。此外,由于較早掌握了拱形結構的妙用,古羅馬道路建設中常利用建設大型拱橋的方式,來克服山地、河流和湖泊等地理因素構成的障礙。
發(fā)達的道路網絡不僅繁榮了古羅馬帝國的交通、通信和商業(yè)往來,也為后世子孫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遺產。即便2000多年后的今天,部分古羅馬道路仍在意大利、埃及和敘利亞等國“發(fā)揮余熱”,而意大利境內的道路建設更因此受益匪淺?,F(xiàn)今意大利的多數(shù)道路都是沿著羅馬古道的路線,甚至直接填埋其上修筑而成。眾多著名歷史古道也因此重煥青春。
以公元前4世紀修筑的阿皮亞古道為例,這條連接古羅馬城和當時半島東南最重要港口布林迪西的古道,因為周邊古跡眾多而被棄用加以保護。1784年興修的新阿皮亞路,基本沿襲了古道路線,繼續(xù)將羅馬和布林迪西聯(lián)系在一起。古今兩條阿皮亞大道平行相望,相映成趣。
作為古羅馬人的后裔,意大利人也曾在道路建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924年9月21日,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在意大利建成通車。這條現(xiàn)在被稱作A8的高速公路東起米蘭西至瓦雷澤,全長約40公里。雖然雙向單車道的設計現(xiàn)在看來已有些過時,但要知道,當時意大利境內的機動車總量不足8.5萬輛。自建成之日起,各國工程師和學者紛至沓來,學習相關先進經驗,最終讓高速公路鋪向世界。因此,A8高速公路也被稱作“高速公路之母”。
在道路歷史上曾經輝煌的意大利人,也創(chuàng)下了另外一個不怎么光彩的“奇跡”——半個世紀都修不好的A3高速公路。這條溝通那不勒斯和卡拉布里亞的高速公路在上世紀60年代開工后,因為政治腐敗和黑手黨猖獗等原因,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建設都未能完工,甚至讓來自歐盟的數(shù)百億援助貸款都“打了水漂”。這條未竟的公路不僅成了意大利經濟長期衰敗的象征,也成為歐洲北部國家某些人士質疑歐元區(qū)助長南歐國家懶惰和腐敗的“鐵證”之一。
德國
高速公路不限速的難題
本報駐德國記者馮雪珺
“高速公路是希特勒的發(fā)明”是一條已經被證實的謠言,只是納粹用于迷惑選民的宣傳手段。事實上,全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為意大利于1924年完工的A8高速公路,德國第一條高速公路為1932年由時任科隆市長康拉德·阿登納建造的德國555號聯(lián)邦高速公路。雖然高速公路并不是德國人的發(fā)明,但并不影響他們將高速公路的效用發(fā)揮到極致——德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不限速高速公路路段的國家。
在德國,有62%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盡管德國政府在這些不限速路段的建議時速為130公里,但在空曠路段,行車速度達到時速180公里是常態(tài),左側超車道更不時有時速超過200公里的車輛呼嘯而過。德國全境的高速公路總長1.3萬公里,擁有繼中國、美國和西班牙之后第四大高速公路系統(tǒng)。同時,德國高速公路的使用率驚人,盡管高速公路僅占包括聯(lián)邦國道在內所有遠程公路的6%,卻承擔著德國公路運輸總量的近1/3。
雖然不限速,高速公路卻是德國所有道路種類中最安全的。每年致命的交通事故中,只有6%發(fā)生于高速公路。除了司機們嚴格遵守交通法規(guī)外,德國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與道路嚴格的設計要求不無關系。為使路面經得住高速車輛的輪胎沖擊,德國高速公路的路面厚度基本上保持在55到85厘米之間,有些路段甚至達到可以起降大型客機的標準。不限速路段的坡度被嚴格要求控制在4%以內,并且對曲度、最小半徑等也有嚴格規(guī)定,既能最大限度保證司機視野不受路面起伏干擾,也更為省油。不過考慮到德國起伏的地形,要想滿足4%以內的坡度并不容易——從德國北部的波羅的海延伸到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德國高速公路的建造者必須“移山填?!?。
高速公路上不設收費站,看不到道路管理人員,也不??吹骄嚦鰶],但不代表沒有管理。由偵測器、攝影機、電子路標、通信點等組成的電子系統(tǒng)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地監(jiān)控路面狀況。有些偵測器通過硬件連接,有些則是太陽能無線偵測器。它們傳回溫度、天氣、車流量和行車意外等各項信息,記錄著高速公路上的“一舉一動”。
然而,不限速的高速公路異?!盁X”,每公里平均造價2680萬歐元左右,年維修費用高達46萬歐元。此前,德國高速公路一直堅持不收過路費,相應的財政支出一直靠燃油稅收補貼。因此,德國也成為世界上燃油稅最高的國家之一,高達260%。自2006年起,德國政府開始對12噸以上貨車征收費用。盡管如此,每年大量的維護費用仍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德國聯(lián)邦財政部甚至一度考慮讓部分高速公路私有化,以減輕財政負擔。
2017年3月,因為常年呼吁征收小客車“過路費”飽受壓力的德國聯(lián)邦交通和數(shù)字基礎設施部部長多布林特,終于迎來德國聯(lián)邦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小客車高速費最晚將于2019年開始征收,每年將為德國財政創(chuàng)收5億歐元。這項法案名義上向所有車輛征收,但是對本國車輛將通過減免行車稅的方式進行補貼,所以實際上僅針對外國車輛。此舉招致歐盟其他國家反對,鄰國奧地利甚至把德國告上了歐委會。
制圖:蔡華偉郭祥
《 人民日報 》1.《阿皮亞古道 強國“動脈”高速路(記者觀察)》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阿皮亞古道 強國“動脈”高速路(記者觀察)》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unshi/17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