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理論基礎:中藥海
在黃綺的道路上,為了全民的利益,歡迎讀者。
今天這篇文章說,和大家聊聊口腔潰瘍的單藥治療。
說起來,這個方法有些神奇,體現了中醫(yī)的獨特魅力。
吳茱萸50克,拌入醋,敷于腳底涌泉穴,每日一次。
對于這種方法,我們選取了2014年的《中華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但它的起源其實早在《本草綱目》中就出現了。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說:“咽喉、口腔、舌痛者,以吳茱萸醋貼足”。
同樣,1990年《上海針灸雜志》發(fā)表吳茱萸粉3克,用陳醋勾兌,揉成小球,敷于兩側涌泉穴。貼膠帶固定24小時,然后睡前取下,隔天早上取下。治療110例,治愈103例,無效3例。
現在,告訴我真相。
雖然這種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有很多因素。這個訂閱號介紹了很多虛寒引起的口瘡。但總的來說,大多數人還是上火所致。因此,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常伴有口臭、急躁、易怒、大便干燥、尿黃、患處紅腫疼痛、舌苔薄黃等癥狀。特別是他的性格很急躁,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容易發(fā)作。
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得減火。減少火災的方法有很多。上面說的吳茱萸外敷,其實就是引火之道。
顧名思義,所謂下火,是指將上火的內熱向下抽至頭口。怎么介紹?方法之一是調肝解郁,順氣。眾所周知,過量的氣體就是火。大多數人愛上火是因為心情不好,生氣,焦慮。這是肝臟長期停滯,由于火的停滯而導致炎癥。為此,我們需要調節(jié)肝臟。把肝氣轉開,火根就沒了。
所以這個吳茱萸是個入肝經調肝氣的盲藥。味苦,味淡,毒性小,如肝經、胃經。許多肝臟疾病,如肝氣郁結引起的梅花氣,肝脾不和引起的腹脹、嘔吐、惡心、吞酸等,都可以用它來治療。還有一個,就是舌頭酸痛。我們用吳茱萸疏肝降氣瀉火,實現療效。
但是有一個問題。吳茱萸本來就溫,會火上澆油嗎?這就是吳茱萸摻醋的原因。為什么要用醋?因為醋是收斂的。能收斂吳茱萸的熱性,但保留了其解郁的下行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去性別化”。這樣,吳茱萸敷在腳底,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施展才華,幫我們降火。
因此,這種吳茱萸可視為治療口腔潰瘍的可靠方法。我們介紹一下原理和方法,供你參考。
1.《引火下行最快鍛煉方法 一味藥,引火下行,收住口腔潰瘍!到底啥原理?》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引火下行最快鍛煉方法 一味藥,引火下行,收住口腔潰瘍!到底啥原理?》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nei/144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