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資深的茶人,必定繞不過去的便是普洱茶這一道坎。(注意:這里所說的是愛好茶品的茶友,不是只喝某一類或者某一款茶的朋友)
提起普洱茶,絕大多數(shù)朋友便開始頭疼,對于它的選購和鑒別,便成為了茶余飯后的談資,打開各大網(wǎng)站和APP,只要搜索“普洱茶”三個字,跳出來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教人如何鑒別普洱茶之類的話語,品種類別之多,足夠以假亂真,端著半盆水還洋洋灑灑的往外漏墨者數(shù)不勝數(shù)。
一套套公式理論、東拼西湊的東西,成就了無數(shù)“大師“,細究下去,連自己都不清楚所說為何物,顧左右而言他,就是提不到真正的點上面,到最后,弄急眼了,一句”適口為珍“便將大部分人打發(fā)了,喜歡就好,誰也不得罪,要不怎么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呢,說他們是漢文化語言方面的”專家“都不為過。
情感抒發(fā)就到此吧,咱們也進入今天的正題:普洱茶品鑒,到底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首先,鑒別普洱茶之前,咱們還是動動手,查閱一下資料文獻,云南省標準計量局針對普洱茶一詞的最新注釋是這樣的: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標志產(chǎn)品,以符合普洱茶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藝生產(chǎn),具有獨特品質(zhì)特征的茶葉。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大類型。
在上述定義范圍之內(nèi),咱們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針對普洱茶的品鑒進行品頭論足。
普洱新茶的品鑒較為簡單,從茶底樣式、品鑒口感、倉儲條件方面進行綜合品鑒,主要作用還是為日后轉(zhuǎn)化發(fā)酵打下基礎,因為普洱新茶,寒性極重,常喝普洱新茶對身體傷害十分巨大,再加上普洱茶的特性,需要經(jīng)過多年的存放之后,寒氣稍稍褪去,變得較為平和的時候,才能夠作為飲品來喝,所以不建議大家過多的去嘗試與購買普洱新茶。
普洱茶品鑒更多的還是集中在老茶層面上,說到這里,何為老茶?老茶年份應該在哪一個時間階段之內(nèi)?便又成為了茶客們爭論的焦點,其實老茶的概念和時間階段是特別模糊的,這樣的模糊概念,才導致諸多聲音的不同以及誰也說服不了誰,這里談談我對老茶的看法和定義:
普洱茶在最終成型制作出來之后,會有一定時間的陳化,這個時間有長有短,公認普洱生茶從制作到能喝大致需要5至6年,普洱熟茶因為多了一道渥堆發(fā)酵程序,時間縮短在3至5年之間。(注意:這里只是從制作出來到能喝的時間)
在新茶和老茶之間,人們根據(jù)它的時間階段,又提出了一個中期茶的概念:這個時間段大致在2004年至2010年左右,期間的茶品均可稱為中期茶,所以不言而喻,老茶的時間段便已經(jīng)清晰明了:04年之前的茶均可稱為老茶,但是又因為生茶與熟茶發(fā)酵程度不同,熟茶20年左右,生茶25年左右的茶,才會具備出老茶大部分純正的味道。
這一部分茶品的鑒別,則不是信手拈來的了,期間涉及到當時四大茶廠的歷史走向,每一類老茶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外包裝和字體改變樣式,如果一餅老茶的包裝紙沒有被拆封過,那么,印刷字體便成為一種識別方式:五種雨勾顯年份、茶點形狀也不同、大小口中分先后、蓋印中茶黃綠橙。
舉例:其中的雨勾便是指包裝紙上左上角那個“雲(yún)”字上方部分,雨勾轉(zhuǎn)折處棱角明顯一些,根據(jù)資料顯示,7532-雪印青餅、早期8582青餅(1985年左右)是這樣的勾;
雨勾只連到第一點的,根據(jù)資料顯示,臺灣這樣形式的包裝紙最多,1988年與1992年的商檢8582青餅都使用過這種字體,但并不排除延用到90年代中期,通常搭配著(平出)內(nèi)飛。
除開包裝紙,老茶的鑒別還需要搭配著內(nèi)票、內(nèi)飛、餅身、拼配、倉儲、湯色、品飲、葉底來綜合考量,因為字數(shù)限制,這里便不一一舉例說明,一款老茶應該從以上所有條件進行品鑒,而不是單拎某一項或者某幾項出來,便可以判斷出老茶是否為真亦或為假,這樣的“大師”,身邊的追隨者仍舊不少,誤人子弟,教人入歧途,其居心何在?明眼人一眼便看穿,走穴撈金沒錯,但茶客不會永遠被蒙在鼓里,他們清醒的那一刻,便是“大師”們無處遁形可逃的時候。
提醒一句,遇到心儀的普洱茶:理性判斷,適合購買。
1.《勐海茶廠7532雪印真假怎么認》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勐海茶廠7532雪印真假怎么認》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ji/322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