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里某個有錢親戚買了廣州本田,那時候“廣本”對我來說幾乎是中高檔轎車的代名詞。后來才知道廣州本田不是車。它的名字是Accord。

20世紀80年代,雅閣成為北美最暢銷的四門轎車之一,此后雅閣不斷更換,占據(jù)同等級車型銷量前幾名。(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Northern Exposure(美國電視劇)、orthern)今天,我們熟知的這位老朋友已經(jīng)41年過去了,推出了十大車型,今天我們一起談論了雅閣的發(fā)展史。

本田雅閣誕生背景

本田雅閣的誕生還要感謝上世紀70年代震驚世界的石油危機。在此之前,本田最重要的北美市場上,各種V6、V8的馬力肌肉車疾馳而過,加油似乎不需要人們擔心。(威廉莎士比亞,Northern Exposure,)這種情況自1972年以來完全改變了。頻繁的限量加油政策和經(jīng)常在加油站前面排隊的長長的隊伍似乎在告訴劉浩們經(jīng)濟舒適的汽車時代即將到來。

對刮風的美式肌肉車來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包括北美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開始對經(jīng)濟舒適的代步車視而不見。很快,平日里趾高氣揚的肌肉男一下子失去了市場。

在此之前,本田從以摩托車為主的產(chǎn)品結構轉向了汽車。1300是對本田寄予厚望的車型。但是當時,由于各種不成熟的創(chuàng)新和各種蹩腳的設計,本田1300在日本本土和北美市場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在石油危機的大環(huán)境下,本田不想白白浪費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很快推出了另一款車型333333333

客觀來說,本田145修正了之前在1300上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可惜這輛車沒有遇上時機,Civic這種經(jīng)濟型行李箱轎車出現(xiàn)在本田的產(chǎn)品序列上。(威廉莎士比亞、維多利亞、Northern Exposure、Northern Exposure(美國電視)、Northern Exposure)本田Civic上市后,受到了日本國內和北美市場的關注,銷量也在逐月上漲,這不僅對競爭對手構成了巨大挑戰(zhàn),對本田145的打擊也是致命的。之后本田開始主攻Civic模式,像1300、145這樣的“失敗”作品幾乎被遺忘。這時本田汽車已經(jīng)致力于開發(fā)經(jīng)濟、實用、舒適的車型。Civic的成功經(jīng)驗使本田汽車公司內部很快想到開發(fā)更寬敞、更舒適的經(jīng)濟車。

在石油危機爆發(fā)之前,創(chuàng)始人本田宗一郎是美式肌肉車的忠實粉絲,他本人也是龐蒂亞克火星鳥的所有者,因此本田汽車試圖開發(fā)后輪驅動、V6發(fā)動機、福特野馬等雙門硬頂跑車,但在那個石油資源不足、各種排放法規(guī)實施的時代,本田宗一郎的愿望很快。(威廉莎士比亞、Northern Exposure(美國電視劇)、石油資源短缺、各種排放法、排放法、排放法等)

本田最終把它命名為“Accord”,“Accord”直譯為統(tǒng)一一致的、本田這樣命名的原件。

因是想表達自己對人與車、與整個社會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

1976-1981年 第一代本田Accord

1976年5月7日,第一代本田Accord正式上市,當時的Accord完全從本田Civic車型上衍生而來,就連車身形式也是與當年Civic相同的三門掀背車。第一批出產(chǎn)的三門掀背版本田Accord有著與Civic高度相似的外觀,車頭造型方正,突出的前杠與四個大小相同的圓形大燈流露出了濃濃的日范兒,與那個年代許多日系車相同,本田Accord的后視鏡同樣放置在了翼子板上。與它的長相相比,第一代本田Accord那充滿個性的掀背造型無疑更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是從本田Civic演變而來的,因此第一批出產(chǎn)的Accord車身尺寸“小的可憐”,4115mm的車長、2380mm的軸距、1噸左右的體重放在今天也只能算是個小型車的身量,與如今車身長度接近5米、軸距2米8的Accord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內飾設計方面,Accord給人的感覺同樣是樸實無華,雖說并沒有什么提升豪華感、科技感的設計,但Accord的中控臺設計卻極富層次感,中控臺被明顯的分割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的多個凹槽巧妙的留出了儲物空間,中間層向外突出,造型平直規(guī)整,此后中控臺迅速向下傾斜,音響等控制按鍵則有序的分布在中控臺正中間。有意思的是,第一代本田Accord的方向盤樣式竟與和龐蒂亞克火鳥同平臺的第二代雪佛蘭Camaro幾乎一致。

雖然本田在短時間內無法讓Accord與Civic有本質上的區(qū)別,但提升Accord的配置卻是一件相對容易完成的事兒,在這臺本田Accord車型上,除了常規(guī)的織布座椅、雨刷器、各種儀表等基礎設施外,可調AM/FM的收音機也成為了Accord的出廠配置。

1976年出產(chǎn)的本田Accord三門掀背版推出了包括1600 Coupe、Accord CVCC EX/LX/GL/SL在內的多種版本,它們均使用了一臺1.6L直列四缸發(fā)動機,其中代號為1600 Coupe的基礎版本最大功率69馬力,最大扭矩115N·m,而代號為EX、LX的版本最大功率則提升至80馬力,最大扭矩提升至121N·m。與這臺發(fā)動機相匹配的為2速自動、4速及5速手動變速箱。第一代本田Accord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架。

不僅如此,為了充分保證本田賴以生存的燃油經(jīng)濟性,從第一批出產(chǎn)的Accord車型開始便全系搭載了本田引以為傲的CVCC技術,這也使得第一批推出的幾款Accord車型的百公里油耗均保持在6L左右,如此節(jié)能、實用的Accord無疑正好迎合了石油危機時期人們的需求。


什么是CVCC技術

CVCC技術,是Compound Vortex Controlled Combustion(復合渦流調整燃燒方式)的縮寫。它的特點便是在不降低動力輸出水平的前提下,保證發(fā)動機的燃油經(jīng)濟性及節(jié)能環(huán)保性能。

由于Accord市場反響非常強烈,本田逐漸發(fā)現(xiàn)三門掀背版車型已經(jīng)不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很快,本田汽車公司便開始研發(fā)4門版的三廂車,1977年10月14日,四門轎車版Accord正式進入市場,作為本田推向全球市場的主打四門車型,第一代四門Accrod采用了與掀背車型完全相同的前臉設計,只是由于四門轎車的車身形式,在尺寸上有所增加,達到了4450mm×1620mm×1360mm。

四門車型不僅內飾設計與三門掀背版如出一轍,推出的車型種類同樣非常豐富,除去常規(guī)版本的Accord CVCC 4d EX,還有EX-L/GF/SL等多種版本可供選擇,它們搭載的依然是一臺排量為1.6L的直列四缸發(fā)動機,只不過最大功率已經(jīng)提升至82馬力,最大扭矩121N·m。此外,這款車在某些市場上還曾被換裝1.8L發(fā)動機進行銷售。

1978年,本田繼續(xù)推出了第一代Accord三門掀背版改款車型,這款名為LX的新車擁有比此前車型更高的配置,手動空調、數(shù)字時鐘以及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無疑更能讓它吸引當時的消費者。不過此時掀背版Accord已經(jīng)不再是消費者的第一選擇,他們喜歡的是更寬大、更實用的四門版車型。

對于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本田自然心知肚明,幾乎與此同時,四門版的Accord同樣推出了配置更高的新車型,新款Accord在外觀上與老款車型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前格柵、保險杠與尾燈樣式進行了改動,并取消了此前在進氣格柵上清晰可見的“CVCC”標識?! ?/p>

除了配置較此前車型有所提升,新款四門Accord還提供了1.6L及1.8L兩款發(fā)動機可供選擇,最大功率分別為80馬力與85馬力。與之搭配的自動變速箱也從此前的2速提升為3速,手動變速箱則依然有4速及5速可供選擇。動力小幅升級,那套CVCC系統(tǒng)依然是本田Accord車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1981年,本田再次對Accord車型進行了改進,它們不僅將所有車型后視鏡統(tǒng)一成了黑色塑料材質,還將儀表盤顯示方式從此前的字母、燈光顯示變?yōu)楦又庇^形象的符號指示燈。不僅如此,本田還推出了一款擁有豪華配置的特別版車型,這款名為SE的車型擁有真皮內飾、鋁合金輪轂、電動車窗以及卡帶式錄音機等多項此前不曾出現(xiàn)的舒適配置。

這款頂級配置的SE車型推出后,第一代本田Accord也成功的完成了自己打入世界市場的任務,短短5年時間內,本田共計生產(chǎn)銷售了185972臺Accord。本田Accord完成了從無到有,從依靠Civic車型進行改進,到推出各種版本車型的蛻變,當時的本田Accord業(yè)已成為馬自達626、豐田Corona以及日產(chǎn)Stanza搶奪日本本土市場的最大障礙,在外人看來,本田Accord在日本國內就像是當時大眾Passat B1在歐洲汽車市場的地位。

1981–1985年 第二代本田Accord

在日本市場確立自己不可動搖的地位后,本田迅速將Accord全面推向了北美市場。與此同時,旨在繼續(xù)向實用風格靠攏的第二代Accord也在緊鑼密鼓的研發(fā)生產(chǎn)中。1981年9月22日,第二代本田Accord進入日本與歐洲市場,而在美國市場,它被當做1982款車型進行銷售。

在產(chǎn)品進軍全球市場的同時,本田汽車公司已經(jīng)想到了在海外開設工廠,直接供應海外市場,而它的第一個目標地點便是美國。就在第二代本田Accord在日本投產(chǎn)之際,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瑪麗斯維爾的本田工廠也同時竣工,并立即投入了生產(chǎn)。從這代車型開始,本田Accord連續(xù)15年占據(jù)著日系品牌北美市場銷量第一的寶座。

這代本田Accord在外觀方面較第一代有了明顯的“進化”,雖說前臉設計風格基本與上一代車型相同,但由于將四圓燈改為了方形設計,整車看上去更加方正,日范兒也更加濃郁。此外,雖然第二代Accord 4410mm×1650mm×1375mm的車身尺寸與上代相仿,但由于軸距加長了70mm,再加上更加扁平的設計風格,使得這代Accord看上去更加修長。除去日漸成為銷量主力的四門車型,第二代本田Accord同樣推出了三門掀背版。

第二代本田Accord采用了與上代車型類似的內飾設計風格,依然層次分明的中控臺將不同功能的控制按鍵區(qū)分開來,四輻式方向盤較上代更加粗壯,由于舒適、安全配置的提升,中控臺按鍵布局較上代車型稍有不同,如果不仔細觀察,你一定會認為這代Accord的內飾設計師是在“糊弄事兒”。

很顯然,這代Accord的設計師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配置的提升上,除去可選擇顏色的絨布/真皮座椅、手動空調、電動車窗等常規(guī)配置,第二代Accord部分車型上還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套車載導航系統(tǒng),本田稱之為Electro Gyrocator,三門掀背版車型上還配備了數(shù)字時鐘等實用配置。

日系品牌車往往會在一款車型基礎上推出眾多版本,Accord無疑很好的繼承了這個傳統(tǒng),第二代Accord共有包括EX、EF、EX-R、EL等車型在內的十余個版本可供選擇。它們根據(jù)版本不同會搭載1.6L與1.8L兩款發(fā)動機,其中1.6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90馬力,最大扭矩133N·m,百公里油耗在7.5L左右。1.8L版本車型的最大功率提升至97馬力,最大扭矩140N·m,它的百公里油耗在8.4L上下。

此外,由于80年代初期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實施了嚴格的照明要求,明確規(guī)定在美國境內上路行駛的車輛前大燈必須采取密封措施,以防車燈起霧,并且保證車燈在被石子等硬物損壞后能夠快速拆卸更換。具體到本田Accord上,出口到美國的Accord被要求在車尾兩側加裝兩個邊燈,出口到歐洲的Accord則在車輛后保險杠上又額外加裝了后霧燈。

為了進一步拓寬Accord的銷售渠道,并與同時期同級別車型本田Vigor區(qū)分開來,本田汽車公司還專門開辟了本田Clio(克萊奧)與本田Verno(維爾諾)兩個銷售渠道,其中本田Clio專門銷售Accord, 改款前三門掀背版Accord售價為7399美元,四門轎車版售價為8245美元,而LX版本車型的售價為8499美元,毫無疑問,Accord在銷量上給予了本田汽車公司豐厚的回報,截止到1983年初,本田僅在美國工廠生產(chǎn)的第二代Accord便已經(jīng)達到了35萬臺。

逐漸在世界市場站穩(wěn)腳跟的本田在1983年推出了改款的第二代Accord,這款車整體造型與此前車型差別不大,只是前杠更加向下傾斜,在美國東部工廠生產(chǎn)的美版車型還對尾燈樣式及組合形式進行了微調,以適應北美及歐洲市場的要求。

豐富的配置依然堪稱這款本田Accord的亮點,絲絨地毯、可自動替換的卡帶錄音機、空調、數(shù)字時鐘、巡航控制系統(tǒng)、方向盤助力系統(tǒng)、電動遙控門鎖等等均已成為了這款Accord的標準配置,對于一款誕生于80年代前中期的車型來說,如此豐富的配置足以讓人們對其好感倍增。

其實改款第二代Accord真正的意義還遠不止如此,1984年5月24日,日本第一批由計算機控制的多點燃油噴射發(fā)動機正式下線,本田稱之為PGM-FI,這臺多點電噴發(fā)動機的第一批受用者就是第二代改款本田Accord。如此一來,本就版本眾多的第二代本田Accord又擁有了電噴版車型,改款的本田Accord共有1.6L、1.8L化油器版本及1.8L電噴版本可供選擇,其中1.6L化油器車型又分為88馬力與94馬力兩個版本,1.8L化油器版本最大功率提升至110馬力,而動力最強勁的1.8L電噴車型最大輸出功率更是達到了130馬力。與此同時,本田將此前的3速自動變速箱升級為4速,5速手動變速箱則得以保留。

1985年,也就是第二代Accord生產(chǎn)銷售的最后一年,本田推出了一款專供日本市場的特別版車型,它配備了13英寸合金輪轂、特別定制的豪華音響以及一臺代號為ES3的非CVCC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同樣采用電子多點燃油噴射技術,最大功率110馬力,這也是Accord車型第一次使用不包含CVCC技術的發(fā)動機。

1985-1989年 第三代本田Accord

1985年6月4日,第三代Accord在日本本土市場率先上市,此后不久便進入了歐洲及北美市場。經(jīng)過兩代10年的發(fā)展演變,第三代本田Accord終于變得寬大、豪華,開始正式向中型車市場進軍。

相較于前兩代本田Accord,這代車型在外觀上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第三代本田Accord車身更加扁平,原本就不算寬大的車頭瞬間變得非常單薄,原本方形的前大燈變成了隱藏在車頭內的翻燈,前格柵更是被壓縮的只剩下一根鍍鉻裝飾條。猛的一看,這樣一臺有著扁平前臉、修長車身的本田Accord酷似一條正在游動的鲇魚。不過當時這樣的設計卻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這代本田Accord的車身尺寸也較此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三門掀背版車身尺寸與此前的四門轎車版相仿,達到了4440mm×1694mm×1336mm,四門轎車版本車身尺寸為4564mm×1712mm×1356mm,在那個不知“L”為何物的年代,這樣的車身尺寸足以與一眾中級車相抗衡。

此外,這代本田Accord與它的姊妹車型Vigor在外觀上非常相似,且從這代車型開始,這兩臺外觀相似的車型同時在本田Verno與本田Clio兩個分銷渠道銷售,本田汽車公司為了區(qū)分二者,專門為在本田Verno渠道銷售的Accord進行了改動,而在本田Clio銷售的Accord采用的則是最新的設計理念。至于這代Accord出口到海外的車型,則并沒有采用隱藏式大燈的設計。

說到內飾,恐怕第三代Accord又要讓大家失望了,總體來說,這代Accord內飾與上兩代車型之間的變化同樣不明顯,中控臺平直、規(guī)整的硬線條依然是主旋律,由于層次感很強的設計方式,副駕駛席前方留有很大一塊儲物空間。中控區(qū)域雖然較此前多了不少物理按鍵,但簡潔明快的風格并沒有改變,車內各項控制功能一目了然。

這代本田Accord同樣擁有眾多版本可供選擇,而這些版本除了以動力作為區(qū)分,配置同樣是區(qū)分它們的重要指標。不過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無論哪個版本的Accord均可選裝諸如電加熱后視鏡、數(shù)字儀表組、天窗、定速巡航以及恒溫空調等配置,而一些出口到北歐城市的車型還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驙顩r為車輛提供了前排座椅加熱以及大燈清洗等非常實用的功能。

與此前兩代車型有所不同,第三代本田Accord根據(jù)投放市場的不同為車輛裝配了不同型號的發(fā)動機,投放日本本土的Accord搭載的是代號為A18A、B18A以及B20A的1.8L與2.0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12馬力、102馬力以及163馬力。出口到歐洲的車型搭載的是A16A1、A20A2、A20A4、B20A2以及B20A8發(fā)動機,其中排量為1.6L的A16A1發(fā)動機最大功率89馬力,其他幾款2.0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則分別為100馬力、122馬力、145馬力與135馬力。北美版Accord則只有2.0L這一個排量可供選擇,最大功率分別為100馬力與122馬力,與歐版部分車型一致。

不僅發(fā)動機種類繁多,第三代Accord還擁有眾多車型版本,綜合日本、歐洲以及北美市場,本田Accord共有四門轎車、三門掀背車、3門獵裝版以及1987年引入市場的兩門Coupe車型。其中三門掀背車無法進入歐洲市場,三門獵裝版則禁止出口到美國及加拿大市場。最有意思的是后期出現(xiàn)的兩門Coupe車型,它僅在本田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瑪麗斯維爾的工廠生產(chǎn),以反向出口的形式來到日本,它在美國則被稱為US-Coupe CA6。

值得一提的是,這代Accord還是第一臺使用前后雙叉臂懸架的民用版本田轎車,它不僅比此前的麥弗遜懸架成本更高,也能更好的保證車輛行駛的穩(wěn)定性與操控性。另外,這代Accord不僅全部采用了四輪碟剎,高配車型甚至還配備了雙活塞剎車卡鉗。

講到這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一臺有意思的車——第三代本田Accord獵裝版。這款車幾乎與第三代Accord四門轎車與三門掀背版同時推出,它的“真名”叫做Accord AeroDeck,在歐洲,人們更愿意稱之為Shooting Brake(獵裝版)。與三門掀背版車相比,獵裝版的最大不同便是延續(xù)到車尾的平滑造型,本田將這種設計同樣運用到了當時的Civic、City以及第一代Kei car身上。

眾所周知,所謂獵裝車相較四門轎車最大的優(yōu)勢便在于它那個性感的“屁股”,不同于常規(guī)旅行車與MPV車型相對呆板的造型,獵裝車車尾往往有著銷魂的曲線,所以熱衷于購買這種車型的人,也必定是樂于享受生活樂趣的。不過伴隨這飄逸造型而來的,是實際使用中的種種不方便,并不實用的后備廂空間、別扭的后尾門開啟方式讓不少本來對它感興趣的人避而遠之。

由于種種原因,這款名為Accord AeroDeck的獵裝車在上市不久后便被迫夭折,1987年,本田在北美市場引入了兩門版Accord Coupe車型,這款車一進入市場便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追求時尚的美國年輕人對它愛不釋手,Coupe車型也因此迅速占據(jù)了北美市場。很快,這股雙門Coupe的風潮便吹到了本來對獵裝車頗具好感的日本與歐洲市場,并成功搶了AeroDeck的風頭,80年代末期,曾經(jīng)掀起一股“shootingbrake”浪潮的本田Accord獵裝車由于銷量急劇下滑,遺憾的退出了市場,此后AeroDeck這個名字被用在了五門版本田Civic旅行車身上,并同樣出口到了英國等歐洲國家。

1989-1993年 第四代本田Accord

轉眼間,歷史的車輪已經(jīng)轉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本田也已經(jīng)開始著手進行第四代Accord的開發(fā)工作,在此之前,三代Accord在全球市場的穩(wěn)定表現(xiàn)似乎已經(jīng)證明了這是一款兼具經(jīng)濟性、實用性以及舒適性的暢銷車,如果不出現(xiàn)大問題,第四代Accord無疑也會給本田汽車公司帶來不錯的收益。

然而就在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這代Accord將會是一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產(chǎn)品時,本田汽車公司內部卻嚴肅的提出了“90年代轎車應如何設計”的命題,并要求Accord的設計團隊從零開始,認真思考汽車的本質與功能,設計出真正以人為本的轎車。在今天看來,本田的思考無疑是成功的,但在當時來說,這樣的行為是對自身設計團隊的極大考驗,同樣,這也表現(xiàn)了本田對自身實力的絕對自信。

1989年,基于全新“CB”底盤打造而來的第四代本田Accord正式上市,經(jīng)過重新設計的新車型較第三代變化頗多。首先,由于底盤及平臺的變化,這代Accord的車身尺寸較此前明顯增加,1990年出產(chǎn)的第一批四門車型便達到了4694mm×1725mm×1369mm,軸距也相應的增加至2720mm。(后期推出的改款車型在車身尺寸方面有所變化)

其次,這代本田Accord的外觀設計同樣有所突破,在第三代車型上出現(xiàn)的隱藏式大燈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寬度較窄的長方形大燈,前臉整個風格較第三代車型更加飽滿,原本棱角分明的車身線條也變得圓滑起來。除此之外,專門為第四代Accord設計的低腰線及弧形后窗也堪稱亮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三門掀背車在市場上所占份額越來越少,因此從這代車型開始,本田徹底放棄了三門掀背Accord的生產(chǎn)銷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本田Accord還是在美國生產(chǎn)的第一批在大燈中融入透鏡,以替代傳統(tǒng)漫射光源的車型,與大多數(shù)廠商不同,本田直接選擇過渡到多反射光源形式,并始終堅持用玻璃透鏡代替塑料材質。

與此同時,本田汽車公司內部的產(chǎn)品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原先Accord的姐妹車型Honda Vigor從這一代開始變成了搭載直列五缸發(fā)動機的性能車,為了彌補Vigor的空缺,本田另外推出了一款Honda Ascot作為姐妹車型。

外形逐漸圓潤起來的第四代Accord在內飾設計方面同樣能夠讓人們看出它的改變,除去線條依然平直的中控面板,這代Accord內飾風格明顯圓潤了很多,由于車內功能的不斷增加,中控區(qū)域的按鍵及旋鈕同樣越來越多,本田對中控區(qū)域也重新進行了劃分,內飾整體風格依然是有條不紊、井井有條的日范兒。

配置方面,第四代Accord同樣沒有令人失望,除去常規(guī)車型,1990-1991年推出的EX版本配備了15英寸鋁合金輪轂、天窗、防傾桿以及擁有4揚聲器的大功率立體聲音響,部分車型還配備了ABS剎車防抱死系統(tǒng)。不僅如此,部分本田經(jīng)銷商還向消費者提供包括CD播放器、立體聲均衡器、霧燈、尾翼、側裙、行李架甚至是天窗遮陽板等配件。

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再次頒布了有關汽車安全方面的法規(guī),因此1990-1991年在北美市場出售的本田Accord在前排座椅上配備了電動安全帶,這個半自動裝置擁有兩部分組件:一個集成式機械化安全帶與一個需要人工操作的安全帶。

同樣發(fā)生改變的還有這代本田Accord的“心臟”,這代北美版Accord增加了一款全新設計的2.2L全鋁電子燃油噴射發(fā)動機,搭載這款發(fā)動機的車型最大功率147馬力,最大扭矩198N·m,平均油耗被控制在10L左右。除此之外,這代Accord同時還擁有1.8L及2.0L發(fā)動機可供選擇。在美國,本田Accord的版本名稱同樣發(fā)生了變化,LX-i與SE-i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LX、EX這樣相對簡潔的名稱,與此同時,個別版本車型也開始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進行銷售。

1991年,本田推出了第四代Accord旅行版,這款車僅在本田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工廠中進行生產(chǎn),隨后出口到日本及歐洲,在大部分歐洲市場上,它依然被人們稱為Accord AeroDeck。有意思的是,所有從美國出口到其他國家的旅行版車型均在C柱上增加了一個雄鷹徽章,以表示這臺車產(chǎn)自美國俄亥俄州的本田工廠。

除了這個明顯的雄鷹標識,美版Accord旅行版與其他國家的旅行版車型還有不少差別,例如日規(guī)與歐規(guī)版本車型上并沒有配備自動空調、電動座椅等配置,專供北美及日本市場的EX車型還換裝了更大尺寸的剎車片,并將駕駛席側氣囊作為標準配置,最為關鍵的是,這款EX車型搭載的正式那臺全新的2.2L全鋁發(fā)動機。

同樣是在1991年,本田推出了這代Accord的改款車型,改款車型依然延續(xù)了此前版本的外觀設計風格,并在前格柵與大燈等細節(jié)方面做出了改變。新款Accord擁有更加扁平的大燈及前格柵造型,車身尺寸進一步加大,達到了4724mm×1704mm×1389mm。這樣一來,改款的第四代Accord看上去更寬大豪華,也更能吸引當時的消費者。

外觀小改的同時車內配置也在悄悄的發(fā)生著改變,1992-1993年推出的本田Accord取消了此前的電動安全帶,僅保留常規(guī)的三點式安全帶,駕駛席安全氣囊、ABS剎車防抱死系統(tǒng)以及四輪盤式剎車成為了全系標配。此外,部分改款車型的排氣系統(tǒng)也經(jīng)過了改進,不僅減少了排氣噪音,車輛在高轉速時的進氣效率也有所提升。

改款的第四代Accord起初沒有推出搭載旗艦配置的SE車型,卻把裝備在SE車型上的F22A6發(fā)動機移植到了改款的EX車型上,這臺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43馬力,最大扭矩193N·m,其他車型則分別搭載了不同版本的2.0L發(fā)動機。與它們相匹配的分別為4速自動或5速手動變速箱。

1992年,本田推出了Accord十周年紀念版車型,這個“十周年”是為了紀念本田在美國已經(jīng)走過了10個年頭。這款特別版車型基于Accord LX打造,并擁有諸如4輪盤式剎車、全新樣式的六輻15寸鋁合金輪轂、側面與車身同色的腰線以及特別設計的下唇等許多LX版本不可選裝的裝備。

與此同時,來自外界的壓力不斷向本田發(fā)出挑戰(zhàn),本來已經(jīng)不打算推出SE版本的本田于1993年讓這款旗艦車型再次回歸。作為Accord產(chǎn)品序列中的旗艦車型,“王者歸來”的本田Accord SE擁有這個系列車型中最頂級的配置,前排雙安全氣囊、4揚聲器Bose音響以及內飾隨處可見的真皮材質都是其他版本車型無法企及的。

連續(xù)推出特別版、紀念版車型后,本田Accord在中級車市場上保持了超高的曝光率,為了滿足不同市場、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從本田公司內部到世界各地本田經(jīng)銷商都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瘋狂的滿足著用戶需求。在加拿大及北歐市場,本田為Accord標配了座椅加熱及后視鏡加熱,而為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不少本田經(jīng)銷商還提供安裝車身套件、前后擾流板的服務。

如此豐富的產(chǎn)品線,加之愈發(fā)成熟的分銷渠道,第四代本田Accord真正意義上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然而縱觀90年代全球汽車市場,群雄并起的局面凸顯,此前一直名列前茅的Accord將要面對的無疑是更加動蕩的汽車市場以及愈發(fā)慘烈的競爭。

第四代本田Accord在國內

  其實第三代Accord就有部分車型曾以小貿(mào)形式進入國內,只不過由于數(shù)量太少并沒有引起國內消費者的注意。從第四代車型開始,我國以正規(guī)渠道引入了一批本田Accord,只不過在銷售渠道方面對其有所限制,非正規(guī)渠道則有美規(guī)及歐規(guī)兩種版本。如今,想在國內二手車市場上找到第四代Accord已經(jīng)不太容易,一些老爺車收藏者則對它鐘愛有加。

1993-1997年 第五代本田Accord

先別急,在講述第五代本田Accord歷史前,先讓我們回頭看看這近乎慘烈的90年代世界汽車市場,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jīng)濟破滅,而在此之前西方發(fā)達國家比日本更早的進入了經(jīng)濟衰退期,工廠停工、工人失業(yè),曾經(jīng)一座座鋼鐵帝國眼看就要土崩瓦解,同樣身處逆境的世界汽車制造業(yè)則面臨著需求不足的現(xiàn)實,換句話說,90年代的汽車制造業(yè)面臨著洗牌重組的嚴峻局勢。

也許真的是早有準備,從第五代Accord開始,本田開始將這個系列車型拆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分別投放歐洲市場與北美/日本市場。此外,為了更好的融入各國市場,本田在歐洲與英國羅孚汽車公司合作,通過技術互通開發(fā)出了第五代歐版Accord與羅孚600,在日本本土,本田還曾與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合作,互換產(chǎn)品進行換標銷售,在五十鈴的產(chǎn)品序列中,第五代本田Accord被稱為Aska。

為了區(qū)分美規(guī)與歐規(guī)車型,我們將在文章中對它們進行分別介紹。首先要介紹的是投放日本本土、北美及菲律賓等市場的第五代本田Accord。1990年12月18日,本田便確定了第五代Accord的最終設計方案,并于1992年4月投產(chǎn)。

1993年9月9日,投放日本/北美市場的第五代Accord上市。新一代車型基于全新的CD底盤打造,車身尺寸在上一代車型基礎上繼續(xù)加大,達到了4674mm×1781mm×1400mm。前臉依然延續(xù)了此前扁平、簡潔的設計風格,條狀大燈似乎已經(jīng)成為那個時代本田Accord的標志。而它與上代車型在外觀設計方面的差異主要集中在車尾,第五代美版Accord尾燈由此前的長條狀變?yōu)椴灰?guī)則三角形,整體造型更加簡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適應北美市場的需求,這款五代Accord車身寬度大幅增加,車身長度卻有小幅縮水,這樣的車身尺寸雖然剛好滿足北美市場的要求,在日本市場卻超過了“稅率優(yōu)惠”政策所規(guī)定的車身尺寸。為了幫助本田Accord把握住市場,第五代Accord只在本田Clio這一個分銷渠道進行銷售。

供應美國與日本市場的車型在內飾設計上也不相同。供應日本本土市場的車型采用右舵設計,圓潤、光滑的曲線勾勒出了中控區(qū)域的造型,同樣圓潤的方向盤則顯得愈發(fā)厚重。不僅如此,日規(guī)車型中控區(qū)域還融入了木條材質,整體質感與豪華感較此前有了飛躍。美規(guī)車中控臺設計風格與劃分方式與日規(guī)車基本一致,只是在按鍵、旋鈕的分布上稍有差別。

在日本國內銷售的第五代本田Accord共有搭載4種發(fā)動機的多款車型可供選擇,它們的車型代號分別為EF、EX、2.0EX、2.0EXL、2.2VTE、2.2VTS以及2.2SiR。這些版本車型分別搭載1.8L、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帶有VTEC技術的2.2L發(fā)動機以及帶有VTEC技術的雙頂置凸輪軸2.2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其中最基礎的1.8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25馬力,最大扭矩165N·m。

而在美國市場上,五代Accord擁有DX、LX與EX三個版本,加拿大則取消了DX版本,并且增加了一款名為EX-R的新車,在Accord身上服役多年的五速手動變速箱與四速自動變速箱同樣出現(xiàn)在這代車型上,只不過此時本田已經(jīng)悄悄開始對這臺四速自動變速箱的換擋邏輯及齒比進行了改造。值得一提的是這臺經(jīng)過“美國化”改造的Accord EX,為了貼合美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它搭載了一臺單頂置凸輪軸2.2L直列四缸發(fā)動機,縱觀整個Accord車系,只有美國版本的EX車型搭載的是這臺獨一無二的發(fā)動機。

第五代本田Accord采用了前雙叉臂、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憑借外觀、內飾恰到好處的升級以及那一如既往的實用、舒適,第五代Accord在1994年獲得了Motor Trend Import Car的稱號。隨后不久,本田推出了第五代Accord旅行版,這也是本田向北美市場投。

1993-1997年 五代Accord 2

除此之外,本田還針對日本本土市場推出了三款高性能車,包括四門轎車、雙門Coupe以及96-97年推出的旅行版。與普通車型一樣,這些被稱為SiR的高性能版本同樣只在本田Clio經(jīng)銷商進行銷售。除了外觀,本田Accord SiR與普通版本最大的不同便是它們的“心臟”了,高性能版Accord用一臺日規(guī)版本的H22A雙頂置凸輪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替代了EX車型上的F22B1單頂置凸輪軸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93馬力,最大扭矩206N·m。

據(jù)了解,本田推出這幾款性能取向的車型其實是想進一步完善Accord系列車型的產(chǎn)品結構,這樣一來,本田Accord就擁有了與當時搭載直列五缸發(fā)動機的Vigor相抗衡的產(chǎn)品,并且為了將高性能版本與普通版相區(qū)分,部分經(jīng)銷商還將Accord SiR重新命名為Rafaga進行銷售。

1994年,本田針對美國市場推出了搭載2.7L V6發(fā)動機的Accord LX與EX車型,這些動力系統(tǒng)經(jīng)過強化的硬貨被稱為EX-V6與LX-V6,它們所搭載的這臺六缸發(fā)動機來自于第一代謳歌Legend。為了將這臺發(fā)動機塞進Accord車身,本田汽車公司在CD平臺基礎上對車輛發(fā)動機布局進行了重新設計,發(fā)動機艙變得更加寬厚,前格柵造型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此外,雙邊雙出排氣、15寸特殊樣式的鋁合金輪轂也同樣能夠顯示它與眾不同的身份。

1995年,改款第五代Accord上市,它的前臉造型與此前相比差別不大,僅在前格柵與保險杠樣式上做出了細微調整,它與此前版本最大的不同在于車尾造型,改款的Accord車尾線條更加圓潤流暢,向外凸出的保險杠不僅在碰撞時能夠吸收部分能量,也讓尾部造型更加協(xié)調。另外,改款Accord的尾燈尺寸也較此前有所增加,與后備廂融為一體。

為了通過聯(lián)邦政府對于汽車安全方面的新規(guī)定,改款的五代Accord全部使用了帶有第二代車載自動診斷系統(tǒng)(OBD2)的發(fā)動機,也正是在改款車型上市后,本田汽車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Nobuhiko Kawamoto提出了使用一個基礎平臺打造第六代Accord,并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投放市場的不同開發(fā)多個版本車型的想法,從那時開始,第六代Accord也進入了緊張的設計研發(fā)環(huán)節(jié)。

在第六代Accord的研發(fā)生產(chǎn)被提上日程的同時,本田于1996年再次發(fā)布了一款特別版五代Accord,并且本田特別強調它并非SE版本。這個所謂的特別版實際上是基于Accord LX車型升級改造而來,共有Heather Mist金屬、圣馬力諾紅以及黑珍珠這三個聽起來非常個性的顏色可選,并且配備了無鑰匙進入、單碟CD、天窗以及專屬造型的鋁合金輪轂等個性裝備,成為了五代Accord中配置最高的車型。

歐版第五代Accord

嚴格意義上說,投放歐洲市場的第五代Accord與在“CD”平臺上生產(chǎn)的日規(guī)/美規(guī)Accord并沒有直接關系,事實上,它是本田Accord姐妹車型Ascot Innova的換標車,它依然基于第四代Accord的CB平臺打造,英國汽車品牌羅孚的加入則讓它從內到外少了些日范兒,多了點兒英倫氣息。

這份兒所謂的英倫氣息從外觀上便能看出一二,圓潤的曲線勾勒出了一臺完全不一樣的五代Accord,與兩側大燈分開的前格柵略有加寬,弧形的車頭及車位造型同樣給它增添了幾分儒雅的氣質。由于平臺并未改變,這代歐版Accord的尾燈依然延續(xù)了條帶狀設計風格,這也保證了它與整車圓潤的風格完全一致。

歐洲直到1996年才推出了五代Accord的改款車型,改款的Accord基于同時期的本田Ascot Innova改造而來,除了對前杠、大燈及尾燈造型做出了修改,這款車還將雙安全氣囊作為了全系標配。不過盡管如此,與同時期馳騁在北美/日本市場上的五代Accord相比,歐版Accord的造型略顯老氣,很像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產(chǎn)物。而在不同車型的選擇上,本田并沒有在歐洲市場生產(chǎn)雙門Coupe及estata(AeroDeck)版本,只是少量進口了一批美版車型進行銷售。

Accord參與賽事簡介:

  1996-1997年JTCC日本房車大獎賽上,第五代本田Accord賽車出現(xiàn)在賽場上。它的外觀經(jīng)過了全面處理,圓形前擾流板、碩大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及賽道取向的輪轂、剎車、排氣套件讓這臺本來溫文爾雅的五代Accord瞬間面目全非,變得戰(zhàn)斗范兒十足。

  另外據(jù)了解,為了將排量控制在2.0L,本田無限賽車隊的技師們還將這臺代號為H22A的2.2L發(fā)動機進氣端進行了改造,最終這臺賽車的最大輸出功率可達310馬力,本田無限車隊也在1996-1997賽季贏得了JTCC車隊總冠軍。此外,本田無限車隊還在歐洲BTCC房車大獎賽上使用第五代Accord參賽。

第五代Accord在中國:

  1994年,第五代本田Accord以進口方式來到國內,為了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這代進入國內的Accord車型還增加了一款搭載2.2L發(fā)動機并配備真皮座椅的專供車型。由于從第六代車型開始,廣州本田開始對Accord進行國產(chǎn),因此第五代Accord也就成為了國內數(shù)量最多的進口雅閣轎車。

1997-2002年 第六代本田Accord

如果說第五代Accord是本田按區(qū)域劃分不同版本車型的開始,那么第六代Accord則正式讓這個方針政策走入正軌。本田將第六代Accord的市場大致劃分為日本、北美及歐洲三個,并獨立開發(fā)針對不同市場的不同版本車型。并且從這代開始,本田在北美市場停止了旅行版的生產(chǎn)銷售,在本土市場則取消了兩門Coupe車型。

既然是追根溯源,那么就讓我們從這代Accord的日規(guī)版開始說起,1997年9月4日,第六代日規(guī)Accord誕生,由于車身寬度的變化,這代Accord在日本市場重新回到了“稅率優(yōu)惠”政策的范圍內,伴隨第六代Accord而來的姐妹車型則再次發(fā)生了變化,本田Tomeo替代了此前的Ascot與Rafaga,同時在Verno、Primo兩個渠道進行銷售,而Accord則始終與Clio相互“綁定”,只在這一個渠道銷售。除此之外,這代本田Accord也是五十鈴Aska的最后一代換標車。

外觀方面,人們一眼就能看出第六代Accord相較前幾代車型的進化,明顯變得寬厚的車頭讓它的前臉有了更多的發(fā)揮空間,以往狹窄的條帶狀大燈逐漸向長方形靠攏,黑色前格柵與大燈相互分離,更寬的前杠讓整臺車看起來多了份從容與淡定,如果讓我形象的描述它的話,我覺得它就像是企業(yè)里意氣風發(fā)的中層干部,雖然沒有一副絕對沉穩(wěn)的長相,卻讓人感覺不輕狂,挺有內涵。

從第五代Accord開始,以往線條凌厲的中控臺造型便已經(jīng)逐漸向圓潤的居家風格轉變,這代Accord更是將這種中庸、居家的風格發(fā)揚光大,三塊儀表盤和中控面板被弧形線條歸攏到一起,依照線條傾斜角度變形的空調出風口保證了整體風格的和諧統(tǒng)一,讓人有種舒服、隨意的感覺。除此之外,皮革材質的中控臺也讓整車內飾質感有所提升。

日規(guī)的第六代Accord共有1.8L、2.0L以及2.2L三個不同排量的車型可供選擇,在基礎的1.8L與2.0L車型上,第六代Accord還推出了諸如Accord SiR、SiR-T甚至Accord Torneo/Euro R等眾多性能取向的特殊車型。其中代號為F20B的2.0L發(fā)動機又分為單頂置凸輪軸與雙頂置凸輪軸兩種,最大功率分別為150馬力、180馬力與200馬力。

2000-2002年期間,本田還曾推出了一款名為Euro R的性能版本,與以往在普通版本上修修改改、稍作升級的版本不同,它將更多精力放在了性能的提升上。拉風的Recaro運動座椅、皮革包裹的運動方向盤、LSD螺旋限滑差速器、運動懸架、運動排氣以及遍布全車的空力套件,這些家伙的出現(xiàn)明明白白的告訴人們,這可不是你們印象中的那個好好先生。

動力方面,這臺Accord搭載了一臺代號為H22A的直列四缸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221N·m。當時本田Clio與Verno兩個渠道同時銷售的這款偏重性能的小眾車,在Verno銷售的它被稱為Torneo。2002年,本田將這款車更名為Euro-Rx,并同時進行了小幅升級。

本田對各大市場均投放了相應的性能版本,其中還有一款被稱為Type R的高性能車型。這臺車搭載的是那臺經(jīng)典的H22A7紅頭2.2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221N·m,與北美的性能版Accord相類似,它同樣擁有一整套專業(yè)的性能裝備。

1.《【本田145cc】暢銷的古典汽車本田雅閣發(fā)展史(第一部分)》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本田145cc】暢銷的古典汽車本田雅閣發(fā)展史(第一部分)》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auto/254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