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歡寫一部表情包:真香。
這個詞源于湖南衛(wèi)視節(jié)目《變形計》的某主人公王景澤。
他說餓死一秒也不吃這家的食物,下一秒還津津有味地吃著炒飯,說:“真香?!?
表情燃燒,《變形計》節(jié)目也在各種爭議中頑強地走了13年。
飽受詬病折磨的人除了節(jié)目本身故意煽動孩子的反抗、為了節(jié)目效果人為制造矛盾外,被“改造”的孩子們、以后的人生機會也令人惋惜。
第五季主人公李浩新,改造前是一個讓父母傷心、讓老師頭疼的孩子。
家里基本都是公子哥,什么都讓媽媽來。
經(jīng)過7天的改造改造,李浩信孝順懂事,努力關心別人,積極為農(nóng)村孩子們做飯。
但是他真的按照劇本成為了優(yōu)秀的人嗎?
幾年后,李浩信發(fā)現(xiàn),他以逃學、酗酒、打架、公益的名義向粉絲出售香煙和火器等。
甚至向各位粉絲借錢不還。
e/pgc-image/8560cfb7c53e4079ad704fea64c0a87e?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9" width="640" height="444"/>經(jīng)過“變形改造”的易虎臣,并沒有按照預設的方向那樣,成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優(yōu)等生。
實際上,很多孩子離開節(jié)目后都被打回原形。
在節(jié)目里痛哭流涕表示再也不去夜店的廖洪毅,回家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泡在夜店,他說:“農(nóng)村生活太他媽苦了”。
《變形計》只是一場吃苦秀,指望靠一次山村之旅就能改變一個孩子,可以說是“很傻很天真”。
經(jīng)歷過艱苦的生活,和淳樸的山里娃學習、吃飯、做農(nóng)活,我相信,本性善良的孩子會對窮孩子的生活有所觸動。
但是7天或者半個多月的“改造”,只能暫時改變孩子的心態(tài)。
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些“問題兒童”的家庭里,父母很少花時間和耐心教育孩子,親子之間甚至沒有一次推心置腹的對話。
所以,當他們回到原生家庭,若父母還是按照以往的方式教育孩子,這短暫的觸動也將消失。
孩子出了問題,最該被“改造”的,應該是父母。
中國家長最大的幻覺,可能就是:自己十多年教育不好的孩子,送到某個機構或者某個節(jié)目里“變形”十天半個月,就能完成脫胎換骨的改造。
他們大都有這樣一個認知:
叛逆不聽話,肯定是對他太好了,吃點苦就好了。暴戾驕奢,肯定是沒受過挫折,吃點苦就好了。懶惰不愛學習,肯定是生活太安逸了,吃點苦就好了。
這些自己在育兒過程中遇到挫折的父母,全都不約而同將失敗的責任歸咎于孩子。
可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就是那個往空白畫紙上,抹上第一筆黑色的人。
十七季某期主人公張晟駿的父母,教育原則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不聽話,恨不得換一個。張晟駿的母親更是直言,寧可喂貓也不想管孩子。
有矛盾時,這位母親并沒想過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只想著孩子閉嘴,想著靠打罵來迫使孩子屈服。
“聽話”是教育中最可怕的詞,因為它直接否定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意愿,剝奪了他們自由表達的權利。
一味強調(diào)聽話,會讓孩子變得要么過于懦弱,要么特別叛逆。
另一位主人公李錦鑒的父母,之前一直把孩子扔在老家,自己在北京工作。
整整11年的缺席,讓李錦鑒的父母錯過了孩子人格塑造的最佳時間。他們不懂如何與孩子溝通,更不懂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
一旦出現(xiàn)困難,便只會用錢來解決問題。
送走孩子后,李錦鑒的父親如釋重負,對他來說,頑劣的兒子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只要甩掉,就能讓自己輕松。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時,他們遠在北京;
孩子孤獨乖僻地長大了,他們卻要求孩子必須溫順懂事。
心理學家表示: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決定了親子交往的質(zhì)量,對于孩子身心發(fā)展影響深遠。
李錦鑒的父母并沒有意識到,無論是用錢來擺平兒子的不滿,還是動手來搞定兒子的反抗,都是缺乏溝通耐心的證明。
這樣的教育,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急躁、暴戾、不講道理。
所以他們只會用錢來安撫“失控”的孩子,并寄希望于節(jié)目組,等著一個變形后的奇跡。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曾對790個不同年齡和階層的孩子跟蹤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當父母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教育時,孩子的學習成績、心理素質(zhì)等各方面都會得到飛速增長。
有父母的支持和指導,孩子能迅速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他們能自由地探索未知、敢于突破,不怕失敗。
相反,沒耐心顧及孩子學習和心理培養(yǎng)的父母,親子矛盾會更容易產(chǎn)生。
逃避自己教育挫折的父母,最終只會吃到教育失敗的苦果。
最近,一位49歲的學霸阿姨出名了。
上海交通大學宿管阿姨的原夢園,和兒子一起“開掛”,雙雙考上研究生。
原夢園在兒子三年級時,注意到兒子學習時情緒很焦慮,于是她改變了陪讀的狀態(tài),拿起書坐在兒子旁邊看書。
“我愛學習,也想讓兒子有學習的氛圍。”
兒子的夢想是考上復旦大學研究生,于是她自學考上了復旦,成為兒子的學姐。
教育如春雨,潤物細無聲。
為了給兒子做個榜樣,她每天早晨上班前會學習3小時,堅持背單詞,連續(xù)700多天,一天都未曾懈怠。
最終,原夢園被廣西大學錄取,而在母親的影響和激勵下,兒子也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
尹建莉曾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優(yōu)秀的父母才是最好的榜樣,孩子追趕父母的同時,會不斷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覺改正自己,感同身受的教育比滔滔不絕的大道理更有效。
教育專家指出,要提高孩子的素質(zhì),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質(zhì),即“前素質(zhì)教育”。
這種前素質(zhì)教育的成敗,決定著整個教育的成敗。
很多孩子的人生中最好的一課,都是父母親自上的。
一位父親發(fā)現(xiàn)路上的井蓋塌陷了,報完警后他站在水中井蓋旁,引導過往的車輛避讓。
路邊等著父親的孩子,學會了什么是責任。
雨天,一位母親把左手放在自己孩子的頭上,為他擋雨;而她的右手,為一位拾荒者撐傘。
默默看著的孩子,學會了什么是善良。
主持人董卿的父親愛讀《古文觀止》《二十四史》等書籍,母親則偏愛西方文學。
兩人在家時,讀書是他們最愛的休閑活動。
在父母的影響下,董卿很小就開始認字,誦讀古詩詞。
主持《詩詞大會》時,她各種詩詞信手拈來,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驚嘆。
董卿說:“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我應該努力去把自己變得更好。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從你身上可以學到一些好的品質(zhì)。”
所以,真的想改造孩子,首先要先改造自己:
孩子脾氣急躁,多想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也對他動不動就吼。孩子膽小怯弱,反省一下自己平時有沒有對他太強硬,讓他不敢表達。孩子不愛學習、逃課打架,審視一下自己是否一下班就拿起手機,自己是否對他付出了足夠的耐心。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只有你時刻自省,他才會光彩照人。
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還是父母。
唯有父母,才是孩子永遠的導師。
1.《【變形記廖洪毅是哪一期】《變形計》播出13年:“被改造”的孩子們,現(xiàn)在怎么樣了?》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變形記廖洪毅是哪一期】《變形計》播出13年:“被改造”的孩子們,現(xiàn)在怎么樣了?》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yule/281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