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20年,記者向東遷移,建立記者朝鮮時,朝鮮半島南部有一些已經(jīng)住了很久的土著部落,這些部落一起被稱為“古代的晉國”。

Kiko朝鮮時代的半島南端是韓民族的原始定居點

從金字朝鮮的建立到戀人委員會入主朝鮮為止,從未見過智子朝鮮向半島南部遠征。從一個方面可以看出,智子朝鮮和半島南部的部落集團之間的關系是和平、和睦的。如果把商朝時期商民廣闊的活動范圍和眾多偏僻的奉國結(jié)合起來。甚至可以推測,古代的晉國似乎已經(jīng)依附在商朝的海外領土上。這樣,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過去的900多年里朝鮮沒有向南擴張,但在上面填滿朝鮮后,智俊只能率領數(shù)千名潰敗的親信占領馬漢,自立為漢王。

智俊死后,馬漢再次以自己部落中的民族為王,稱之為秦王。在這個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軍隊已經(jīng)整合為更大的三個部落聯(lián)盟,這在歷史上是馬漢、秦漢,統(tǒng)稱為三韓。

三韓民族的起源就是當?shù)赝林柯涞臉?gòu)成。當時的歷史時期,這些原住民在民族的主要構(gòu)成上與同時期的斯基普朝鮮和偽滿朝鮮完全不同。(箕子朝鮮主要由商人的遺民組成,魏曼朝鮮不僅包括原來的箕子朝鮮人,還吸收了大量的燕子、祁遺民。)當然,三韓、基維朝鮮在原生民族構(gòu)成上有本質(zhì)的差異,但在融合來自中國東北部的游牧民族和捕撈民族上有著相同的交集。隨著歷史的前進,這種交集進一步擴大。(民族融合加劇)

秦漢都在晉末的時候逃離秦國,吸收了逃避苦役的秦國。特別是真漢很多。這個時期,秦漢境內(nèi)的風俗、語言和使用的器物與秦國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處,所以秦漢在這個時候也被稱為“濃”。陳漢生產(chǎn)鐵,是與馬漢、倭國的重要交易商品。秦漢的原住民和馬漢總漢也不一樣。

馬漢是三一中實力最強、勢力最大的。三國的國王都是馬漢宗人。馬漢中也有不少人從中國向東遷移,但馬漢和半島對面的倭國更近了。特別是馬漢勢力的南端有很多紋身者,其風俗更接近倭國。

總漢和陳漢雜交,這兩個韓國的城堡和服裝相同,但在語言和風俗上有很大差異。本漢紋身和馬漢一樣,本漢的風俗和倭國差不多。

韓思君和三韓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全殲偽滿朝鮮后,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了洛朗軍、玄福軍、鎮(zhèn)反軍和林屯軍,將半島北部和中部納入漢帝國中央的管轄范圍。偽滿朝鮮的滅亡和韓四軍的成立,使朝鮮半島人員的流動更加頻繁。

據(jù)野史《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方面的記錄顯示,魏灣朝鮮滅亡后,大批填滿朝鮮的難民今天遷移到了韓國慶尚道的陽山村、高河村、津津津村、大樹村、加利村和高藝村。公元前69年,秦漢境內(nèi)6個村莊的首領聚集在一起,討論建立國家,推薦國王。這時,一束奇異的光從天空照亮了楊山林的路程。一匹白馬從天而降。高河村的首領在奇光去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巨大的蛋。一個男孩從蛋里破殼而出。男孩身上發(fā)光,森林里的鳥和動物跳舞。這個男孩是胡厚的赫居世居西干3354粒中的陌生人,無異于無稽之談。但是由此也可以控制窺豹。四軍成立后,魏皇朝鮮南川人對三韓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jizi朝鮮舊址上在漢朝設置私人軍隊

還記錄了關于新羅《三國史記》的有趣故事,在過去的28年里,洛朗軍隊的駐軍親自入侵了新羅。但是,當士兵們看到新羅的百姓富足,食物豐富,晚上不關門的時候,洛朗郡的士兵們說:“這里的人不互相偷,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合適的國家。我偷偷來襲擊,真像小偷們。真是慚愧啊!”說。于是這支軍隊沒有發(fā)動戰(zhàn)爭就回去了。

新羅是對我國唱《斯巴魯》的另一種翻譯。楚明瑟拉伐(元出診),又名斯洛基魯。新羅的酋長由樸、熙、金三擔任。從4世紀中葉開始,樸、施不再擔任首領,王位由金成世襲,王權逐漸加強。4世紀末新羅經(jīng)常受到倭軍的騷擾,后來屬于北方中國的地方政權高州治派兵驅(qū)逐了新羅的倭軍,將新羅納入庇護之下。532 ~ 562年,新羅先后統(tǒng)一了韓國人的嘉藝各部落。新羅合并時,在半島南端,三韓已成為兩漢,即秦漢、馬漢(百濟)。)。

說的是從秦漢進化而來的新羅,說的是從馬漢進化而來的百濟。百濟的原始組成民族是當?shù)卦∶窈蜐h人,半島最南端近海的韓國人與海盜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歷史變遷中,隨著中國與半島南部的三韓及倭國交流的深化,不斷吸收著來自百濟島北方的幾個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如豫族、富族、馬甲族等),其中有漢沙郡的朝鮮遺民和中原移民。新線和倭人也被百濟吸收了。因此,東亞民族的融合在百濟新羅倭國繼續(xù)進行。

百濟和倭國的交往非常頻繁和深刻。除了商業(yè)貿(mào)易和人員流動外,在中國傳播的宗教、工藝、文字、建筑等也通過百濟傳到了海賊國。

m/large/pgc-image/15410799192901732a97190?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2" width="368" height="478"/>

中國東北游牧民族高句驪的崛起和三韓名稱的變易

高句驪的出現(xiàn)

在公元前三十七年,扶馀人朱蒙在漢帝國內(nèi)的玄菟郡高句驪縣發(fā)起對漢帝國的叛亂,并在該縣轄區(qū)內(nèi)建立了企圖背叛漢帝國的地方游牧民族政權,——史書記作“高句驪”(其名稱實則來自于漢武帝設置的玄菟郡高句驪縣的縣名)。這里有必要說明的是,早期的“高句驪人”多數(shù)為扶馀人構(gòu)成——而扶馀人其實也混有中原民族血液。此時的高句驪人和半島南部的三韓人八竿子打不著。但是隨著歷史的向前推移,一直為亂中華東北地區(qū)的高句驪地方政權被中原政權所平滅,高句驪人也四散而去,并大量與周邊其他各個民族混血,其中部分高句驪人沿著朝鮮半島南下和三韓人混血,但更多的高句驪人還渡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的九州,至此,高句驪人和九州的倭人大量混血,至今日本九州還有紀念所謂“北方游牧民族”渡海而來的紀念活動(這里的游牧民族實指的便是高句驪人而并非半島南端的三韓人)。

公元五十六年,高句驪吞并東沃沮。后又吞并東濊一部分領土。緊接著,高句驪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fā)動攻勢。高句驪的擴張與集權化,成為了漢帝國在東北地區(qū)的大患,漢朝為撲滅叛亂,開始對高句驪施加不斷的軍事壓力,并迫使高句驪遷據(jù)點到丸都城。

在漢朝滅亡后,遼東郡被好戰(zhàn)的地方土豪控制。高句驪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lián)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后,高句驪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并發(fā)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的東川王逃到沃沮。曹魏以為摧毀了丸都城后高句驪便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兵了。但在過了70年后,高句驪就卷土重來重建了丸都城,隨后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

公元311年,高句驪再次趁著中原混亂無暇東顧的機會,于“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朝鮮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后于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余口”,又于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完全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北方的統(tǒng)治。

隨著對朝鮮北方的控制,高句驪開始對半島南部的新羅、百濟兩國發(fā)起攻略,并取得了對兩國的優(yōu)勢地位。

公元551年,,百濟和新羅兩國為了擺脫被高句驪奴役的地位而開始聯(lián)合起來攻打高句驪。在兩國聯(lián)軍的攻擊下,高句驪丟失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的漢江流域。隨后百濟和新羅的聯(lián)盟出現(xiàn)裂痕,兩國開始內(nèi)戰(zhàn)。

隋朝時期,高句驪時降時叛,隋朝發(fā)起三次東征,不能未能成功反而使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公元六百四十三年,(唐貞觀十七年)新羅派遣使臣入朝,述說高句驪圖謀截斷新羅朝貢于唐的通路。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驪,命其停止爭戰(zhàn),遭到拒絕,唐朝為了能夠平定唐帝國東北之患,遂發(fā)兵東征,此次征戰(zhàn)雙方互有勝負,唐軍后因遼東天氣轉(zhuǎn)寒,后勤物資難以供應而暫時退軍。

公元647年,唐軍采取了對高句驪騷擾性進攻的策略,唐太宗命牛進達、李勣、李海岸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驪,高句驪面對唐軍的進擊損兵折將丟成失地。

公元660年,百濟恃高句驪的援助,多次侵略新羅,新羅上表求救于唐朝。此時唐朝(李治和武后臨朝)派出水陸兩軍十萬人討伐百濟。百濟傾盡全國兵力與唐交戰(zhàn),但仍是不敵。最終唐軍攻破百濟軍,攻陷百濟都泗沘城,使得百濟王義慈及太子隆、次子以及各城都投降于唐軍,百濟宣告滅亡。百濟境內(nèi)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全部納入了唐朝的直接統(tǒng)治之下。隨后唐朝設置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將百濟舊領納入唐羈縻府州體系。

新羅一直覬覦百濟領土,而唐卻將百濟納入自己的統(tǒng)治,這引發(fā)新羅的不滿,五都督府的設置為以后的唐朝和新羅之間的戰(zhàn)爭埋下了伏筆。

劉仁軌

公元661年,百濟已經(jīng)降服于唐的舊貴族看到唐軍主力回國,復生叛亂之心。叛眾首先在周留城集合百濟舊民造反,隨后百濟“西部皆應”,紛紛據(jù)城叛亂。熊津都督劉仁軌統(tǒng)領當?shù)靥瞥v軍平叛,屢屢獲勝。公元663年八月,支持百濟叛軍的倭國水軍千余艘船只綿延駛至白江口,而劉仁軌率領的唐水軍早已在此等候多時。雙方兵力對比為倭軍4萬2千人,戰(zhàn)船千余搜,唐軍1萬3000人,戰(zhàn)船170艘。劉仁軌指揮唐水軍分作左右兩隊,夾擊倭軍,使倭人船只相互碰撞而無法回旋,趁倭軍大亂時再以火箭攻之。最終,倭人的船只全部被焚毀,數(shù)萬倭人或被唐軍燒死或被海水溺死。

公元668年,多路征伐高句驪的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在圍攻平壤月余后,高句驪王高藏派泉男產(chǎn)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戰(zhàn),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驪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入城,俘泉男建,高句驪之亂終于被全部平定。唐朝隨后于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任命右威衛(wèi)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zhèn)守。據(jù)《資治通鑒》的所記,唐軍在平定了高句驪后,高句驪降服的貴族及大部分富戶和數(shù)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匯入中國各民族中。此外另有部分高句驪舊民仍留在遼東,后來成為了渤海國之民,而其余小部分人分別融入了突厥及新羅。從此,中國東北部的地方政權高句驪不再存于世上。

要明確指出的是,高句驪是在漢帝國對東北部控制力量消弱時在漢境內(nèi)建立的地方政權,無論是隋朝,還是唐朝的東征高句驪,都是中國中央政府對試圖獨立的地方政權進行的征討,是古代中國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的內(nèi)部戰(zhàn)爭,而不是國與國之間的侵略戰(zhàn)爭。

隨著中國境內(nèi)高句驪的平定,朝鮮半島南部僅剩下了新羅。而此時的新羅一面扶植和利用高句驪的殘余勢力與唐朝對抗,一面大肆奪取百濟故地。

公元670年7月,新羅出動大軍,一舉攻陷熊津都督府八十二城。次年1月,新羅再次發(fā)兵攻打百濟,與駐扎于此的少量唐軍戰(zhàn)于熊津南,到了6月新羅軍兵臨加林城,取得了“斬首五千三百級,獲百濟將軍二人,唐果毅六人”的戰(zhàn)績。由此新羅已控制了百濟故地大部分地區(qū),逼近了位于熊津、泗沘等唐朝在百濟的統(tǒng)治中心地區(qū)。唐朝隨后任命薛仁貴為雞林道總管,協(xié)助熊津都督府,同新羅作戰(zhàn),但最終失敗。新羅奪取了熊津都督府,吞并百濟故地。

至此朝鮮半島南方之國終于統(tǒng)合成為一個國家——新羅(馬韓、弁韓的故地都歸于辰韓)。

統(tǒng)一了三韓之地的新羅在其統(tǒng)治末年,朝廷綱紀日漸腐化,以至于佞幸當權,天下盜賊紛起,叛亂不斷。公元889年,沙伐州元宗、哀奴領導農(nóng)民起義,公元890年,北原梁吉率領農(nóng)民軍進攻溟州一帶。公元896年,百濟舊地發(fā)起了“赤褲軍”起義。公元900年至911年,新羅再次分裂為三個國家。(新羅、后百濟、泰封)此三國的泰封自稱后高句麗——泰封是韓人在三韓之地建立起的國家卻打起了高句驪的幌子,韓人自說自話,亂認祖宗的習性由來已久。

公元918年,弓裔部將王建取代弓裔,奪取了泰封一國,創(chuàng)建了所謂的“高麗”(于是“后高句麗”就變成了“高麗”)王朝。——這里是三韓之民第一次利用改名混淆了后來人對高句驪和高麗的錯誤認知,第二次則是三韓政權的繼承者李成桂請明皇賜名朝鮮,這在后文中再道來。這兩次“易名”對后來不熟悉朝鮮半島歷史的人起到了極大的混淆作用,并在某種程度上為韓人冒認民族起源留下了伏筆。

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后百濟。朝鮮半島南部再次為”高麗“王朝所統(tǒng)一。這里需要厘清關系的時,弓裔在松岳(今開城)建后了泰封,并且荒謬地自稱為“后高句麗”,而泰封的部將叛亂奪權后,繼承了“后高句麗”的“高麗”兩字。所以無論是“后高句麗”還是“高麗”,都于歷史上中國東北的地方政權高句驪毫無關系。

高麗王朝又稱王氏高麗,其定都開京(今天朝鮮開城)。國土大體上相當于今天朝鮮半島的中南部。高麗歷經(jīng)三十四代君主,共四百七十五年。高麗王朝對外先后向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契丹(遼朝)、金朝、蒙古(元朝)、明朝稱臣納貢,并曾與契丹、女真、蒙古等中國北方民族爆發(fā)戰(zhàn)爭。

公元1216年,東遼契丹數(shù)萬人轉(zhuǎn)進高麗,高麗卻束手無策,契丹兵騷擾高麗達三年之久。公元1219年蒙古和高麗聯(lián)合對付契丹,而由此高麗和蒙古結(jié)為“兄弟之國”,并向蒙古繳納“國贐”。

公元1225年,來高麗取“國贐”的蒙古使者著古與一行在高麗邊境被殺,麗蒙斷交。1231年,蒙古借口著古與被殺事件大舉入侵高麗,直逼開京,高麗被迫求和并向蒙古稱臣。武臣政權領袖崔瑀在蒙古人撤走后決定遷都江華島以躲避蒙古,于是挾持了高麗高宗遷都江華島。此后,蒙古數(shù)次侵入高麗在1254年的入侵中,蒙古一次性俘虜了206800余高麗人,被屠殺者不計其數(shù)。

公元1258年,崔氏政權垮臺,太子王倎代父王入朝。此年正逢蒙古大汗蒙哥死去,兄弟爭位,王倎選擇了支持忽必烈的一方,贏得了忽必烈的好感。所以在忽必烈即位后開恩于高麗,撤走了留在高麗的蒙古軍隊,結(jié)束了高麗和蒙古的戰(zhàn)爭。

公元1271年,蒙古建立元朝,高麗全面降服于元。同年,元朝要求高麗聯(lián)絡日本,其后又令高麗配合元軍進攻日本。由高麗負責造船及協(xié)同進軍,于是便有了1274年和1281年兩次對日本的東征。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高麗由此向元朝表現(xiàn)出了忠誠,從而獲取了元朝的信任。

在這一過程中,高麗向蒙元請婚,元世祖忽必烈在1274年正式將自己的女兒忽都魯揭里迷失下嫁給高麗世子王諶,實現(xiàn)了“元麗聯(lián)姻”。同年高麗元宗去世,王諶即位,是為高麗忠烈王。此后的七代高麗國王中,除了忠穆王和忠定王兩位幼主外,其余皆娶元朝皇族女子(娶帝女的只有忠烈王一位),元朝公主在高麗享受很高的地位和權力。由此高麗淪為了元朝的駙馬國,同時元朝還在高麗設置了征東行省,以高麗國王兼任征東行省丞相,此后的六代高麗國王都不得享有廟號,而是從元朝得謚,謚號都帶“忠”字(忠烈王、忠宣王、忠肅王、忠惠王、忠穆王、忠定王)。由于受到元朝的控制和影響,高麗上層流行辮發(fā)胡服,忠烈王更是一度下達剃發(fā)易服的命令,高麗在一定程度上蒙古化(今日的韓人有稱韓和蒙古同源的論調(diào),由此看來無論誰征服過韓人都有可能會變成和韓人同源。2333),此外還伴隨著大量蒙古人、回回人、吐蕃人(一般為喇嘛)等民族的流動,給高麗帶來了許多異域文化。另一方面,高麗也通過與元代中國的交流,進一步導入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就是程朱理學的引進。

公元1352年,王祺在元朝的扶植下繼承高麗王位,是為高麗恭愍王。1356年,高麗恭愍王利用元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之機,鏟除國內(nèi)以奇轍為首的親元派,廢征東行省理問所,攻陷了元朝的雙城總管府及合蘭府。盡管如此,高麗卻仍保留了同元朝的宗藩關系。

元朝時的“高麗”

李成桂

公元1388年,高麗將領李成桂(李成桂是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嫡長子。1356年,李成桂與其父幫助高麗王朝恭愍王收復雙城總管府后歸附高麗,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紅巾軍的入侵中戰(zhàn)功顯赫而被提拔。)發(fā)動威化島回軍,掌握高麗政權。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遣使向明太祖稱臣,并請求太祖恩準其立國,獲準。其后又遣使向明太祖請求國號。明太祖命其自擬國號報來。

當年十一月,李成桂再遣藝文館學士韓尚質(zhì)至明朝上表:“竊念小邦王氏之裔瑤,昏迷不道,自底于亡,一國臣民推戴臣權監(jiān)國事。驚惶戰(zhàn)栗,措躬無地間,欽蒙圣慈許臣權知國事,仍問國號,臣與國人感喜尤切。臣竊思惟,有國立號誠非小臣所敢擅便。謹將“朝鮮”(箕子所建古國名)、“和寧”(李成桂誕生之地)等號聞達天聰,伏望取自圣裁。”

明王朝禮部復以太祖旨意答復:“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后嗣?!薄@一次的賜名“朝鮮”實則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亂認知,而這些“名稱”的使用(前有高麗后又李氏朝鮮)造成的認知混亂又進一步給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創(chuàng)造了剽竊箕子朝鮮歷史的條件。

但若是一味地責怪明朝對李成桂政權的賜名不當也是不妥的,因為要結(jié)合考慮當時的具體情況。畢竟在當時,李成桂所控制的政權實際上成為了明帝國的藩屬,在這一條件下——既然三韓之民都已經(jīng)成為明帝國的屬國之民了,那賜其使用原本就屬于中華文明所擁有的朝鮮一名也未嘗不可。在當時的這一認知下,同時造成了明帝國鐵嶺衛(wèi)的北遷,以至于朝鮮半島北部大片由明帝國擁有的直屬土地在某種程度上半被動地“讓渡”給了藩屬國“李朝”所控制。

李成桂遂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欽奉明朝圣旨,定國號為朝鮮。在莊重場合下,朝鮮會冠以上國名號作為全稱,如“有明朝鮮國”,在《江華條約》以后開始使用“大朝鮮國”作為對歐美日本的正式國號。

李成桂建立的李朝(李氏朝鮮)恪守“事大主義”,在明王朝的宗藩體制中侍奉大明,其主要表現(xiàn)為:

第一,在政治上向明朝稱臣,奉大明正朔,定期朝貢,并于節(jié)慶時遣使朝賀。與之相應,朝鮮國王、王妃、世子必須經(jīng)中國朝廷冊封才為合法,并且其死后必須由中國朝廷主持祭祀,并賜予謚號,因此作為宗主國明朝亦派遣冊封使、吊祭使等使節(jié)。在中國敕使抵達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時,朝鮮國王必須親自前往西郊迎恩門行三跪九叩的迎敕禮??梢姵r王朝(此時所謂的朝鮮王朝即李氏朝鮮)的事大主義在形式上是非常細致完備的。

李朝國王需要向中央派遣而來的(明朝)使臣行叩拜禮的迎恩門——后被拆除

第二,朝鮮王朝盛行“慕華”思想,一切事物模仿明朝,并以中國的儒家性理學統(tǒng)一思想。在這種事大慕華觀念的影響下,朝鮮將宗主國中國奉為“天朝”、“大中華”,而自詡為“小中華”。

第三,朝鮮依附明朝,獲得明朝保護,確保國家安全。

(韓人奉行的事大主義在1895年脫離中國后,走向另一個極端。韓人徹底擯棄對“天朝”的事大主義;而轉(zhuǎn)向?qū)κ麓笾髁x的批判,這種對事大主義的批判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否定中國,進而演變?yōu)閷χ袊谋梢暫统鸷蕖!腥艘詾椋聦嵣享n人的“事大主義”并未被其國人們完全拋棄,只是其面向的對象便成了太平洋對岸的美國而已,而這種曲意逢迎強者的弱者心態(tài)和恣意妄為的處世態(tài)度,或許也是韓人內(nèi)在精神疾病的一個誘因。)

公元1592年至1598年間,朝鮮半島爆發(fā)了萬歷朝鮮之役(李朝稱: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の役)

萬歷朝鮮之役

此次戰(zhàn)役的背景是,日本在經(jīng)歷了從1467年應仁之亂起長達一百多年的戰(zhàn)國時代后,終于在1590年由豐臣秀吉完成統(tǒng)一并就任關白,基本結(jié)束了戰(zhàn)國林立的局面。豐臣秀吉以武力統(tǒng)一全國后,執(zhí)掌了整個日本的軍政大權,為了滿足國內(nèi)封建領主和商人貪財牟利的欲望,以及他自己驟然膨脹的野心,便開始了對外擴張。他乘朝鮮李氏王朝耽于黨爭內(nèi)訌,朝綱紊亂,決定通過武力先侵占朝鮮半島,然后征服中國,進而稱霸亞洲。

戰(zhàn)爭初期,李朝由于朋黨之爭,對日本侵略者無力組織抵抗。數(shù)量不多的政府軍接連失利。僅僅一個月即“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者6萬人。

李朝國王李昖棄國北逃,欲進入大明遼東躲避日寇,他曾對隨同他逃跑的大臣說:“予死於天子之國(大明)可也,不可死於賊(日本)手。”

大明朝廷收到了李昖的遣使求援,答應了對李朝國王的保護,并出兵援助朝鮮。

公元1592年6月,大明遼東第一次發(fā)兵朝鮮半島時共出兵2348人、馬匹2622匹,指揮官為副總兵祖承訓,后勤調(diào)度則是由駐防在九連城的遼東總兵楊紹勛總理其事。

在此后的戰(zhàn)役進程中,大明階次派遣援軍進入半島同日寇作戰(zhàn),雙方互有勝負。萬歷朝鮮之役最終以日本侵略軍撤退撤出朝鮮半島而告終,明援軍獲得最終勝利。李朝得以存續(xù),大明援軍班師回明。李朝在漢城建了“大報壇”(日治時代大報壇被關閉,并淪為廢墟)以感謝明朝相救之恩,這種對宗主國的感激之情也一直持續(xù)到了清初。

大報壇遺址

李朝的后期和中國當時的清朝一樣,內(nèi)外交困,疲弱不堪。

同治十二年(1873),興宣大院君引退,高宗名義上正式掌權,但實權實際被高宗王后閔妃掌握。

光緒十年(1884) ,朝鮮發(fā)生甲申政變,親日開化派金玉均等奪權,袁世凱率清軍平亂,閔妃重掌政權。

1894年,以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向中國清朝請兵為契機,日本派大軍進入朝鮮,并挑起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此戰(zhàn)中清廷戰(zhàn)敗,并和日本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在條約中,清政府承認朝鮮脫離同中國的宗藩關系,確認其成為獨立自主王國。

1895年10月8日發(fā)生乙未事變,為清除親俄勢力,在日本駐朝公使的策劃下,日本浪人襲擊景福宮,殘忍殺害了高宗的王后閔妃(明成皇后)。隨后日本逼迫高宗下“斷發(fā)令”,強迫朝鮮人改變習俗,易服斷發(fā),導致民怨沸騰。如驚弓之鳥的高宗感到王宮待不下去了,就在親俄勢力主導下,于建陽元年(1896)2月潛逃出宮,躲進俄國駐朝公使館待了一年。

1897年,在俄國人的扶持下,李朝第二十六代國王李熙宣布大韓帝國成立。1904年,俄國和日本交戰(zhàn)失敗,大韓帝國淪為日本的被保護國。

1910年8月22日,韓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nèi)正毅簽訂《日韓合并條約》,規(guī)定大韓帝國將朝鮮半島的主權永久讓與日本,朝鮮半島遂淪為日本殖民地。幾天后,隨著《日韓合并條約》的生效,大韓帝國亡于日本。

1.《【奇轍】從三韓到大韓帝國,展望朝鮮半島南端國家的歷史變遷》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奇轍】從三韓到大韓帝國,展望朝鮮半島南端國家的歷史變遷》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yule/249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