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什么把皇位傳給嘉慶 而不是阿哥永琪
清高宗乾隆皇帝,一向雄略高傲自視甚高,對兒子們要求也很嚴(yán)格,可是,為什么如此雄才俊逸的皇帝,卻會選擇比較平庸的皇十五子永琰為皇位繼承人呢?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已當(dāng)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為了尊敬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便毅然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第十五子永琰,至于他自己,則退位,成為有實無名的太上皇,而永琰,則成為嘉慶皇帝。
在嘉慶皇帝之前,乾隆皇帝先后選中了2個繼承人,不過這兩位被選中的皇子都死了。第一位是孝純賢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永璉,因清朝沒有立過嫡長子為太子,乾隆便選了將永璉做自己的繼承人,當(dāng)時雖已不公開立儲君,但永璉實際上就是儲君,但永璉在9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傷心的乾隆按皇太子的規(guī)格將永璉下葬。之后孝純賢皇后又生了七皇子永琮,永琮也就是嫡長子,乾隆再一次選中了這個新的嫡長子,但是永琮在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乾隆覺得自己過于著急要立嫡長子為儲君,心里十分自責(zé),便推遲了立儲君的時間,而且也不再固執(zhí)于立嫡長子為繼承人。
失去了2個兒子之后乾隆本來就很傷心,不久之后孝純賢皇后也去世了,乾隆與孝純賢皇后的感情深厚,她的去世無疑雪上加霜。這時候乾隆認(rèn)為大皇子永琮和三皇子永璋對于孝純賢皇后的死表現(xiàn)得不夠哀傷,對他們十分的不滿,斥他們昏庸不可繼承大統(tǒng)。永琮、永璋這兩位皇子受到乾隆皇帝斥責(zé)之后心中充滿恐懼、憂郁,惴惴不安的兩人先后離世。乾隆又后悔自己當(dāng)初的行為,不過也是于事無補(bǔ)。此時皇五子永琪已是最佳的人選,他文武雙全,品行端正,乾隆有意地培養(yǎng)他,更立他為榮親王,可惜的是,永琪也英年早逝。
乾隆皇帝一共有17個皇子 ,英年早逝就有很多個,還有2個過繼給了宗室,等到他不得不立儲的時候,可供選擇的皇子其實只有幾個?;首邮佑拉D為皇后烏拉那拉氏所生,乾隆與皇后交惡,永璂自然也不在乾隆考慮范圍之內(nèi)?;拾俗佑黎突适咦佑拉U兩人都辦不成大事,整天惹事生非,品行不端,乾隆心生厭惡也沒把他們放在考慮范圍之內(nèi)。乾隆最后考慮的兩個人分別是:皇十一子永瑆與皇十五子永琰。
永瑆聰明多才,做事也頗有主見,但是做人不夠大氣。而永琰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什么特點,平庸,他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才干但是他也沒有可以讓人指責(zé)的過失。平庸老實的永琰比起聰慧的永瑆,自然是前者更聽乾隆的話。乾隆后期,國本已經(jīng)被掏得差不多,說白了就是一個空架子擺在那里。而他心心念念的想要延續(xù)自己前期的輝煌盛世,卻苦于皇子們大多數(shù)都是身體健康存在很大問題。
早夭的皇子里,有他最喜愛的孝純賢皇后所生的永璉。原本是想要把大業(yè)交給這個孩子的,但現(xiàn)實不是以他是皇帝就能扭轉(zhuǎn)的。后來的繼皇后烏拉那拉氏,與乾隆完全沒有伉儷情深,琴瑟和鳴的恩愛,中年夫妻,還是政治婚姻,只有交惡。在這種情況下,他當(dāng)然不會選擇其生下的皇子永璂。所以,他選擇永琰是順勢而為。
正是因為他的平庸,他的碌碌無為,乾隆認(rèn)為,只有這樣的人當(dāng)繼任者才不會推翻乾隆以來的弊政,也就不會推翻乾隆的偉岸形象。不得不說乾隆還真是老奸巨猾啊。歷史的悲劇在于清朝需要雍正這樣銳志創(chuàng)新的皇帝,雍正卻只當(dāng)了十三年的皇帝,歷史最不缺的就是乾隆嘉慶這樣平庸而沒有作為的皇帝,他們當(dāng)皇帝的時間,恰恰隨便加一加就上百年了。
1.《乾隆為什么把皇位傳給嘉慶 而不是阿哥永琪》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乾隆為什么把皇位傳給嘉慶 而不是阿哥永琪》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jìn)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yule/128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