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們探訪的第22座寺院 -

從唐代開始,南昌城內(nèi)就建起了不少寺廟,其中以大安寺、塔下寺、佑民寺和普賢寺香火最盛,均處于如今南昌城的繁華地帶,它們并稱為“豫章四大寺院”。

如今,四大寺院僅有佑民寺留存了下來。

人流如織的民德路上,古剎靜候十方善信的到來。

對于佑民寺,三郎早有拜謁之心,但唯恐功課做得不夠,失了恭敬。

精心準備后,在寺內(nèi)大光法師的指引下,我們終于跨進了這座有著1600年歷史的古剎,去聽這段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歷史。

一寺雙重名

古今二重奏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在唐朝達到興盛的頂峰,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歷史。

經(jīng)歷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更替,受戰(zhàn)火的波及,佑民寺也脫離不了時毀時修的命運。

如今的規(guī)模還不到唐朝輝煌時期的百分之一。

或許是占據(jù)市中心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亦或是悠久厚重的歷史感,佑民寺始終是深受當?shù)匦疟娖珢鄣摹叭藲馔酢?。每逢初一、十五與各大節(jié)慶日子,香客如流。更傳下了“最靈驗”這一美名,無論老幼,都樂于來此拜謁。

三郎拜訪時特地避開了高峰,與往日人聲鼎沸,香火繚繞的盛況有些不同,工作日的下午,佑民寺也安靜了下來。

在四面成棟的居民樓“包圍”之下,黃墻紅瓦的古寺顯得莊嚴而清幽。

中國寺廟建筑有意將內(nèi)外空間模糊化,講究室內(nèi)室外空間的相互轉(zhuǎn)化。殿堂、門窗、亭榭、游廊均開放側(cè)面,以達到一種亦虛亦實、亦動亦滯的靈活而又通透的效果。

位于鬧市中的佑民寺,更是將這種融合做到了極致。

進入寺中,剛要進天王殿,抬頭又見一“佑民寺”。心中一驚,退出山門再次查看,只見兩個“佑民寺”匾額一遠一近,一新一舊,一上一下高低陳列。

山門門頭上書寺名本無驚奇,天王殿也如此設(shè)計的實屬第一次見。

原來,佑民寺多次遭遇損毀,重建修復時原先的山門就被改作了天王殿。后來,寺院又在前方重新添設(shè)了大氣宏偉的山門,也把后方的銅佛殿進行了一番整飭,唯獨當年遺留下來的天王殿依然是泥墻低瓦,沒有多余的裝飾,就連外墻的黃漆被沖刷成了鵝黃色。

但從中,歲月的積淀也在此變的具象,既能合理地節(jié)約用地,也能再現(xiàn)塵封的歷史,所以我們今天才有幸能看到內(nèi)外安置的雙重寺名。

建筑,果真是無言的見證者。

龍?zhí)熳o千年

銅佛天下名

談及佑民寺,怎能不提銅佛殿?

不少人都知道“江西窮又窮,還有三萬六千銅”的趣言,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三萬六千斤重的銅器就是藏身于古寺內(nèi)的銅佛呢?

銅佛殿又稱“接引殿”,有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凈土之意。

銅佛殿檐角飛翹,紅藍相接的紋飾襯的整個殿宇恢宏大氣,門側(cè)一棵與屋檐齊高樹蔭下,石龜碑刻講述著銅佛的歷史。

三郎早就聽說銅佛的情況,如今親眼相見著實震撼。銅鑄的阿彌陀佛,像高及15米,世界上最大的室內(nèi)接引佛像之名實至名歸。

抬頭瞻仰,可見阿彌陀佛慈悲肅穆,法相金身。殿內(nèi)特意減少了人造光源的干擾,僅靠門窗透過的自然光線照明,更是襯得佛像金光熠熠,寶相莊嚴。

視線上移,頂內(nèi)還有巨龍盤旋云間,栩栩如生,與佛像上下對應,大有飛升之勢。

自古以來,龍就被譽為“吉祥靈獸”,有攘除災難,辟邪出崇的美好寓意,龍騰云海,四海升平,福佑百姓安居,與佑民寺之名不謀而合。

不過,佑民寺早先也不叫佑民寺,相傳在梁代時期,豫章王的師父葛鱘家中有一口井,里面住了一條蛟龍。為防止蛟龍出來作亂,豫章王建造了一尊大佛來鎮(zhèn)壓蛟龍。而后來,葛鱘將這所房子捐獻出來建寺廟,建的便是如今的佑民寺,又因為供奉了鎮(zhèn)龍的大佛像,所以最早時寺名“大佛”。

穿過銅佛殿,與大雄寶殿相對的中庭西北側(cè),古井還立于此,曾經(jīng)蛟龍棲身的神井現(xiàn)在看來不過一座上了年頭的枯井而已,卻在當時成為了造福一方百姓的契機。

如今,佑民寺也是南昌城區(qū)最具代表性的寺院,以法堂-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為中軸,兩側(cè)分布著尊客寮、客堂、大寮、庫房、觀音殿、祖師殿、伽藍殿、地藏殿等偏殿,規(guī)模雖不復當年,但道場的功能一應俱全。

寺院,本是為弘法利生而來,佑民寺,已堅守千年。

馬祖開道場

宗風起洪州

佑民寺,這座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寺院,早已成為南昌閃亮的城市名片,在整個亞洲佛教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但真正成為名揚海內(nèi)的大剎,還是在唐代。

在唐大歷年間,禪宗高僧、南岳派懷讓禪師的嫡傳弟子馬祖道一曾來寺說法,在這里開設(shè)道場,廣收僧徒,弘傳佛法,信徒云集,規(guī)模宏大,“洪州禪”由此誕生,佑民寺也成了當時江南一帶的佛學中心。

馬祖禪師思辨敏捷,機鋒犀利,廣接徒眾,門下極盛,有“八十八位善知識”之稱,尤其以百丈懷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為聞名,號稱“洪州門下三大士”。從百丈懷海門下更是開衍出臨濟宗、溈仰宗二宗。

一花開五葉,其中三葉追根溯源都來自于這佑民寺。

佑民寺的宗風心法被陸續(xù)慕名前來參學的新羅僧人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等地。以至于韓國“禪宗九山”的法脈有七山的根源都在此。從此,佑民寺在國際舞臺的序幕也正式拉開。

現(xiàn)在的佑民寺,融于市井,卻不沾染世俗之氣,鬧市中的一方凈土頗有“香遠益清,亭亭凈植”之姿。

閑適的午后,院中蟬鳴不絕于耳,一路走過,看到幾位老者在綠蔭下低語乘涼;大殿中女孩手捧經(jīng)書,靜默誦持;更有一活潑小兒跟著爸爸的有模有樣地叩拜禮佛……

擁堵、酷熱、焦躁似乎都被隔絕在了山門之外,我想,這就是心靜自然涼吧。

喧囂的城市生活,還好,有這一方清凈地。

文 | 麗絲桃

圖 | 麗絲桃

1.《佑民寺:你們都知道我的名字,卻未必清楚我的故事》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佑民寺:你們都知道我的名字,卻未必清楚我的故事》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tiyu/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