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王朝。湖人王朝。禪師的三角攻擊。
這幾個詞都在一起說。
反而提及“特克斯·溫特爺爺發(fā)明了三角進攻”的,會少一些。
也不奇怪。就像在NBA,大家說起普林斯頓進攻,老想起阿德爾曼;發(fā)明這套路的皮特·卡里爾爺爺,提的就少一點。
當然也有些奇怪案例:像杰里·斯隆在爵士主打的是Flex進攻,但中文媒體說起來,更多是“猶他二老打擋拆”……
嗯,跑題了。
三角進攻這玩意,大家說得神乎其神,公牛六冠,湖人五冠,都跟它搭邊。
然而離了喬丹,公牛無冠;克萊門斯在達拉斯、費舍爾在紐約也玩過,玩不出來。
所以這玩意到底是個啥?
早1999年時,溫特爺爺采訪時吹過,三角進攻是他1960年代就發(fā)明的,后來張伯倫1967年費城奪冠、天勾1971年帶雄鹿奪冠,都有三角進攻的影子在。
后來禪師帶隊時,隊里經(jīng)常說“誰誰理解三角進攻很快”、“誰誰理解不了三角進攻”。搞得這像個高智商科考題似的。
實際上,1990年秋天,公牛隊接受采訪時,利文斯頓、帕克森幾個人也搞不清楚。當時喬丹直接說三角進攻triangle offense叫做triangle stuff,這語氣聽著就很敷衍。
結果一年后,就奪冠了?
所以這玩意到底是個啥?
三角進攻,許多人都知道第一步驟:組成個三角。
——許多人也愛吐槽這點:球場上隨便三個人,不都能組個三角?
——這方面,馬刺至今倒數(shù)第二任主帥鮑勃·希爾(他下去就是波波維奇了)一本書里說得很好:馬刺不打三角進攻,但也會站強側三角。大家的間距是one pass away。一次傳球的距離。
這樣才能拉開空間。
這個三角,三個人彼此的距離該是15英尺到20英尺。
近了遠了,對手都敢包夾:近了擠成一堆,遠了一次傳球到不了容易失誤。
這就是所謂三角側。
三角側,有人高位拿球,有人角落接應,有人腰位背身要球。
這時能打許多套路可以打,對手也就不敢夾擊了。
另一側有兩個人,一個站禁區(qū),一個站高位。
不用問:因為三角側吸引了注意力,二人側,人就比較少,比較空。
這就是三角進攻的基本站位:雙后衛(wèi),單翼側,雙背身。
所以也有人說,三角進攻是two guard雙衛(wèi)陣型,那是區(qū)別于像三巨頭凱爾特人那種1-2-2落位,朗多單人弧頂?shù)囊馑肌?/p>
三角進攻具體怎么打人呢?
看下面這個:2010年湖人的三角落位。
理想狀況是,落好位了,強側三角站定。
慈世平是啟動者,高位吊球給腰位加索爾;加索爾拿球時,可以背打,可以給費舍爾與內(nèi)切的慈世平。
是為內(nèi)線軸。
而慈世平也可以直接給左翼,科比和拜納姆二人轉,空間很大,很舒服地單挑。
妙在這里有許多后續(xù)變招。
比如,加索爾拿球之后,三角的另兩角費舍爾和慈世平是可以向左側走位的,左側的科比則可以向右側切:這樣加索爾和科比形成右側二人轉,左側拜納姆、慈世平和費舍爾又一個三角。
三人側打你,二人轉打你,都可以。
三人隨時刻意變二人,二人隨時可以變?nèi)恕6疫€有大量的強弱側橫向走位搞你。
你堆積一側,我隨時可以轉換到弱點來打你。
你老實防守,我照樣打。
這個套路的特色,您也一定看明白了:
——因為進攻啟動靠高位吊傳,所以不太需要球隊有突分狂魔,有個皮彭慈世平沃頓這樣的前鋒吊傳手就能啟動。
——因為是雙衛(wèi)套路,所以三角進攻中沒有主控手。皮彭1992年場均7助攻算是很高了。公牛和湖人王朝,都沒有場均助攻上雙的持球手。人人摸球,人人走位。
——每個人都要能傳能切能投。所以控衛(wèi)多是帕克森、科爾、魚主席這類射手,前鋒多是庫科奇、皮彭、奧多姆、沃頓這類策應的人物。
——有不止一個背身單打需求。所以公牛和湖人都有起碼兩個場均20分的攻擊手,還都有內(nèi)線。
——:這玩意說是拉開空間、適合單打,但其實內(nèi)線堆積、球權減少。
特別考驗外圍的單打技巧:畢竟現(xiàn)在流行內(nèi)線拉開禁區(qū),后衛(wèi)一腦門子進去。但三角進攻里,內(nèi)線可沒法那么舒服地給你清空。
禪師自己的師傅是帶尼克斯奪冠的霍爾茲曼老爺子,名言:
“籃球又他媽不是火箭科學,哪那么麻煩?重要的是搞定人!”
禪師自己在尼克斯時,也就是個藍領,靠激情熱血過日子。1970和1973年的尼克斯號稱史上最團隊的隊伍,韋斯特總結:“他們?nèi)巳硕寄芡?5英尺籃子,人人都傳球?!?/p>
所以他搞三角進攻,說難聽點就是:
喬丹放棄球權,大家把球傳起來,大家走起來。
他后來在湖人沒事就不叫暫停,老一副莫測高深臉讓球員們自己解決問題,說白了就是:
當一錘子買賣套路被打死了,大家也能把套路打起來。
好,說三角進攻的歷年影響。
1987年喬丹場均37分,1988年場均35分,1989年場均32分8籃板8助攻。
到三角進攻起來后,1990-91季,喬丹場均32分6籃板6助攻,公牛61勝,最后奪冠。那年總決賽他突破分球很自如:五場比賽場均31分11助攻。
1992年公牛67勝,喬丹場均30分奪冠??倹Q賽第一場半場35分全場39分,第五場46分。蟬聯(lián)冠軍。
1993年公牛只有57勝了:三連冠的第三年嘛。喬丹場均就到了33分??倹Q賽場均41分——實際上,那年總決賽定鼎戰(zhàn)33分,是全系列他唯一得分不到40分的比賽。
說白了就是:喬丹讓全隊跑三角進攻,自己悠著打;到三連冠帶不動了,自己扛。
喬丹退役那兩年,雖然加了科爾朗利庫科奇,但公牛進攻直線從聯(lián)盟頂尖掉聯(lián)盟中游,就因為球隊少一個真殺手。
三角側沒致命殺手,二人邊沒有持球魔王,怎么打?
后三連冠,喬丹個人能力事實上是不如前三冠的。場均得分也是1996年30、1997年29.6(當時我還小,看著特別震驚,總覺得他下了30分是個歷史級時刻),下一年28.7。
但公牛常規(guī)賽72勝、69勝和62勝。
是后三冠隊友比較強嗎?
好像也未必盡然。
說一個很有趣的細節(jié)。
許多人說后三冠喬丹,都會想到他的背身后仰跳投。
其實這招他1980年代就有。
為什么后三冠特別顯呢?
1988到1993年,喬丹場均助攻都在5.5次以上。后三冠是4.3、4.3、3.5。
是他獨了,不肯傳球了嗎?好像也不是。
前三冠時,喬丹的面筐進攻居多。他常是三角進攻兩個高位啟動者之一。
后三冠時,喬丹有了更多的弱側切出拿球中投、換位下去背身拿球,然后就是直接后仰翻身跳投。
前三冠他是攻擊手,后三冠他是三角進攻軸心。球權是自己放棄的。
所以能力雖然不如前三冠,但戰(zhàn)術執(zhí)行力卻嚴謹?shù)枚嗔恕?/p>
當然,到1998年,終究大家都老了。所以才會有著名的“前三節(jié)跑三角進攻,最后一節(jié)邁克爾自己來”的事。
以及,當喬丹不需要得分時,助攻數(shù)據(jù)沒啥問題。1996-97季,皮彭拿下生涯最高47分那場,喬丹12次助攻。
順便說湖人。
1999年禪師去湖人時,就說鯊魚很適合三角進攻。
的確。三角進攻要的是個內(nèi)線軸。當年的張伯倫天勾,后三冠的喬丹,再到鯊魚,那都是一拿球就指揮若定風云變色的人哪。
科比年輕時跟鯊魚不睦,也可以理解:畢竟這個套路內(nèi)線一堆人,科比打著很不爽就是了。
2001年季后賽打西部系列時,OK雙核爆發(fā)。其實真看比賽您會發(fā)現(xiàn),禪師的解決之道是:
主場鯊魚,客場科比。鯊魚科比經(jīng)常不在一側。鯊魚三人側,科比二人側。鯊魚陣地戰(zhàn),科比轉換戰(zhàn)。
說是兼容,其實也不兼容。
只是倆人都有獨打一側的能力罷了。
湖人2004-2007一直不順,科比得分逆天也很吃力,終于2007-08季開始復興。是因為前有拜納姆(雖然中途受傷),后有加索爾。
說白了:三角進攻有個軸了,不用依賴夸梅·布朗和克里斯·米姆這類了。
加索爾對科比的意義尤其巨大,大在哪兒?
——拜納姆有噸位,但不夠靈活。
——奧多姆夠靈活,但注意力不夠。
加索爾的背打遠不如鯊魚,但他能要位,能當軸,能傳球,能跟科比打二人側擋拆,能弱側轉移給科比打……總之,有他這個戰(zhàn)術部件,三角進攻就活了。
大概就是這樣子:
喬丹與科比本身不需要三角進攻,這套路甚至在早年,還限制了他們的進攻能力。
但這套路能帶起其他人,讓其他人有得玩,也知道怎么玩。也讓禪師的公牛和湖人,球權分配得出來。
妙在他們各自的調(diào)整。
1991-93的公牛,2000-02的湖人,三角進攻更像是“喬丹、鯊魚與科比跟隊友一起玩玩”的東西。
但1995-98年,爆發(fā)力和速度不及巔峰但更聰明了的喬丹,成了三角進攻的戰(zhàn)術支點;這個套路又格外適合聰明靈活的羅德曼。
2008-10年,爆發(fā)力和速度不及巔峰:但更聰明了的科比,完全融入了三角進攻:這個套路又格外適合策應軸加索爾。
于是,就這樣了。
話說,三角進攻只是個進攻套路。里頭的基本思想,許多地方都在用。
所以2014年科爾上任時說會在勇士試一些三角的思想,實際并沒用三角進攻的具體套路。
但拉開?空間、站位、大量換邊、球權分配、高位一傳啟動之類的,是融匯在細節(jié)里的。
以及,我們都熟悉的一件事:
姚明在范甘迪手下時,就是個內(nèi)線殺器,硬塞德奧特。
阿德爾曼帶姚明時,很懂得利用姚明的低位威脅。2007-09季,球隊經(jīng)常走走三角。姚明強側落位時,底線那個經(jīng)常是巴蒂爾;當然也有斯科拉做三角軸,姚明落二人側的。
2009年季后賽第一場姚明對開拓者9投9中,就是連續(xù)單側三角后二人邊打姚明單吃普爾茲比拉。
之后開拓者用繞前,球隊也就大量用弱側內(nèi)切了:還是三角的思想應用。
嗯,大概就是這樣:
對比前三冠喬丹和后三冠喬丹,對比前三冠科比和后二冠科比。
一個人能力最強的時候,與一個人戰(zhàn)術執(zhí)行力最強的時候,未必是一回事。
就像德克得分能力最繽紛多彩時,是2003-07年,但作為軸心戰(zhàn)術執(zhí)行力最強的時刻,是他老去的2011年——奪冠了。
就像勒布朗個人攻防最恣肆洋溢的,是2008-09季,但作為一個戰(zhàn)術軸心,能夠隨時提供球隊所需讓球隊無限運轉的,是2012-13季——也包括2012年季后賽。
就像納什到30歲才被丹東尼授予了無限擋拆發(fā)動權然后開始刷MVP反過來成就了丹東尼的大名。
這也是為什么超級巨星越到后來,越懶得顯出年輕時那么無所不能。
一半是老了,懶得玩花了,一下子解決多好。
一半是,作為戰(zhàn)術部件的自覺:
動作越少越快,越是有效。
科比后兩冠時的試探步直接連強投,喬丹后三冠時的背身接球直接后仰,都已經(jīng)不是“我要展示自己多能耐”,而是“作為進攻機器最重要的一環(huán),我要顯示我能持續(xù)解決問題”。
——櫻木花道在湘北對豐玉戰(zhàn)時,被安西教練提示:
看著流川,三倍苦練,不然:
然而櫻木花道別辟蹊徑,在對山王一戰(zhàn)就(在?影響力上)并肩了流川。
靠的不是技術上趕超了流川,而是:
將自己的戰(zhàn)術作用發(fā)揮到了極致。
因為籃球到底是一項團隊運動。
雖然個人能力最強的巨星,往往越到生涯后期,才越明白這道理;但一旦明白而且執(zhí)行起來了,那就不得了了。
1.《喬丹之于公牛,科比之于湖人:三角進攻是個啥?》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喬丹之于公牛,科比之于湖人:三角進攻是個啥?》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tiyu/204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