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生物結構組成和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從全球角度來看,水是連接所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紐帶。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僅可以控制水的流動,還可以不斷促進水的凈化和循環(huán)。因此,自然環(huán)境中的水對生物和人類的生存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消耗,所以水資源一般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水、淡水、湖水、地下水、冰川等。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僅占地球總水體的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極地和中低緯度的高山冰川,目前仍難以利用。目前,人類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水和淺層地下水。儲量約占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僅占全球總蓄水量的7/10萬。據(jù)研究,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每年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約有9000立方公里。
自然界中人類最常見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所以,現(xiàn)在問題來了。河水和海水的界限如何?界限在哪里?
河水和海水的分界線在不斷變化
我們乘船時,當船在即將出海時經過河口附近的海面時,海面上會出現(xiàn)一條不斷變化的顏色線。河口附近的水呈黃褐色,向海一側的水呈藍綠色,非常明顯。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分割線?
▲黃河河口海水與河水的分界線
眾所周知,河水是淡水,海水是咸水。河流不斷向海洋輸送淡水,并在河口附近海域與海水混合,形成低鹽河口混合水,也稱稀釋水。由于稀釋水的密度小于海水,所以它漂浮在海水上,在慣性和浮力的作用下,以羽流的形式擴散到海里。當?shù)望}稀釋水擴散到上層海洋時,高鹽海水以補償流的形式從底部楔入稀釋水層之下。由于密度差異,稀釋水和海水之間形成界面。界面向河口傾斜,在海面上呈弧形線,一般代表海水和河水的邊界。界面附近的海面上經常出現(xiàn)泡沫線,有時還能看到由油污、塑料、木材、玻璃瓶、動物尸體等污染物和廢棄物組成的碎屑線,成為區(qū)分海水和河水界限的標志之一。例如,在美國的哈德遜河河口,已經觀察到碎屑線延伸了30多公里。
河流不僅通過河口向海洋輸出徑流淡水,還將泥沙、有機物和營養(yǎng)物質帶入海洋。因此,來自河流的稀釋水不僅懸浮泥沙含量高于周圍海水,而且營養(yǎng)物質豐富,導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其含量明顯高于周圍海水。不同河口的稀釋水由于含沙量高、浮游植物含量高或兩者兼有而呈黃色,這是河口附近海域形成色線的原因。
河口稀釋水和海水的邊界不斷變化,主要受徑流、潮流和沿岸流的制約。首先,由于河流徑流量年際變化大,汛期徑流量大,沖淡水擴散范圍大;旱季徑流小,稀釋水擴散范圍小。比如長江口沖淡水的主邊界一般在汛期可以達到123 E左右,旱季退守長江口,距離近百公里。其次,稀釋水和海水的邊界會隨著潮汐周期(包括年、月、日周期)而波動,高潮時向陸地移動,低潮時向海洋移動,其移動范圍會隨著不同的潮汐周期而變化。此外,河口稀釋水與海水的邊界也受到沿岸流的影響。如長江口稀釋水冬季多向東南偏轉,但受臺灣省暖流影響,夏季有向東北轉向的趨勢。
注: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和交流,如有侵權,請留言進行后臺處理。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1.《分界線 【科普】河水和海水是如何分界的?界線在哪里?》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分界線 【科普】河水和海水是如何分界的?界線在哪里?》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tiyu/164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