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花梨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世人皆對其推崇備至。

大型的黃花梨家具購買起來并不容易,

而小型的,如黃花梨筆筒、杯子、茶壺之類,

就很受收藏家們的青睞。

其實古人也很喜歡把玩小型的黃花梨物件,

尤其是筆筒。

明人《長物志》有論:

“筆筒者,湘竹、棕櫚者佳,

毛竹以古銅鑲者為雅,

紫檀、烏木、花梨亦間可用”。

這其中所指“花梨”即黃花梨木。

明代文人崇尚自然生活觀,

講究品位,追求格調,

故想盡辦法尋覓各類美器,

黃花梨作為書齋雅玩上品,

可展示藏者的審美心境和雅逸才華,

因此存世雖不多,但不乏精品。

明代的筆筒大多較矮胖、平底、

活臍、壁厚、素面,

以黃花梨的鬼面為上。

今兒就給大家看一件

明代文人眼中最標準的黃花梨筆筒。

矮胖

如果問你,

這個筆筒是直徑長于高度,

還是高度大于直徑?

肉眼很難區(qū)分,

其實是直徑比高度大出二點七公分。

過去的筆筒都是這樣,

一百個黃花梨筆筒有九十九個直徑大于高度。

活臍

筆筒底是空的,里面裝了一個臍,

可以拿出來。

裝這個臍是有目的的,

它可以防止季節(jié)變換時熱脹冷縮引發(fā)的開裂。

這個筆筒好幾百年了,依然完好。

素面

黃花梨筆筒大部分都是全素的,

帶雕工的很少,因為沒有必要,

它的紋理已經足夠你欣賞了。

鬼臉

這個筆筒上一共有七個“鬼面”,俗稱鬼臉。

其實,“鬼臉兒”就是樹癤!

從主干上分出去的枝杈,

把枝杈砍掉,

在主干上會看見一圈一圈的癤痕,

當在一個木癤中又包含了幾個小木癤的時候,

即成了如今人們追捧至極的“鬼臉兒”。

但黃花梨的結疤和一般樹的不一樣,

比如柏木的結疤就是活的,

松動以后會掉下來。

但黃花梨不會,

這個結疤的斷面跟木材是融為一體的。

(文章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chuàng)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部發(fā)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1.《來看看:黃花梨筆筒的標準》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來看看:黃花梨筆筒的標準》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tiyu/1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