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朝開始,幾乎每個皇帝都有一個起始音符,由當時的報幕員記錄,幾乎沒有什么修改。因此,該材料比其他史料更為真實,是編纂國史的重要材料,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康熙朝,從康熙十年九月到康熙五十七年三月,共有注本982卷,分為滿文和漢文,其中中文原件486份,手稿7份,其余均為滿文。這些記載是后人研究康熙朝的重要史料,其中記載了康熙帝賜御書的諸多活動??滴趸实刍顒拥哪康氖怯萌寮宜枷虢逃济?,以這種形式鼓勵大臣,這是康熙政治風格的縮影。
滿清進入中原之初,并不重視漢文化。對于漢字和漢字,清朝統(tǒng)治者持排斥態(tài)度,以滿族文化為主流,在全國各地硬性推行,引發(fā)剃發(fā)、圈地等帶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政治活動。在受儒家文化教育了幾千年的中原,這些壓迫奴役的政策引發(fā)了強烈的沖突。清朝初年,政權(quán)還不穩(wěn)定的時候,順治皇帝就感到了很多危機。
在滿漢沖突帶來的政治危機中,順治皇帝被迫重新審視文化差異,接受中原傳統(tǒng)文化。為了加強政治穩(wěn)定,他提出了“文教興儒”的大政方針。但是在清初,各方的戰(zhàn)爭都沒有經(jīng)過評估,順治皇帝也沒有時間過多的關(guān)注文化,所以這個政策沒有很好的執(zhí)行。問題一直持續(xù)到康熙在位,矛盾更加尖銳。
在處理滿漢沖突的過程中,康熙皇帝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歡迎回中原傳統(tǒng)文化的宗主國地位,滿漢之爭才能結(jié)束,中原人民才會在心中接受滿清統(tǒng)治,從而化解民族危機。因此,作為統(tǒng)治者,康熙皇帝率先倡導和學習中國文化,練習男性書法,并贈送大量御書。在康熙帝的指導下,八旗子弟和滿洲貴族把學習中國文化作為時尚。至此,執(zhí)掌中原文化領(lǐng)域多年的中原傳統(tǒng)文化再次回到了中心位置。
唐朝時,張懷瓘在《字體論》中說:“不近書以說明典與墳之偉大。”明代的香木在《書香詞話》中進一步解釋:“書家者,所以也人心,所以閑?!睆囊陨涎哉摽梢钥闯?,書法作為一種采樣藝術(shù),幾千年來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具有使用功能的書法表達已經(jīng)成為儒家的道德標準和倫理信條。
書法影響人心,人心影響圣道,這是儒家關(guān)于書法的核心部分。所以清朝統(tǒng)治者在仔細審視中國文化的時候,書法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尤其是康熙帝大量贈送御書的行為,借助這種實用性極強的藝術(shù)形式,與漢官進行了接觸和溝通,從而變相維護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使?jié)M清在中原的統(tǒng)治更加穩(wěn)固,以獨特的視角推動了清初社會的發(fā)展。
康熙帝通過多次賜御書,將幾千年來一直處于中原文化中心的儒家文化推回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比如2013年11月18日,康熙帝在孔子故里曲阜稱帝:“至圣之德,同天地日月,其機巧廣大,不可參。我一向研究仁義,以為至道,本想贊美,卻不能引用。在掛在寺廟里的專門書籍《萬世楷?!分校窃脐U述了神圣的宗教,也展示了未來
康熙二十五年(11月16日),康熙帝將宋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周敦頤、張載、程頤、朱的祠堂授給白鹿洞書院和岳麓書院。1942年6月20日,康熙帝寫下“釋道解酒儒”的牌匾,贈給荊州周知,并下令將牌匾懸掛在董仲舒廟。類似的行為還有很多??滴趸实弁ㄟ^頻繁的活動,如書法和牌匾,賦予儒家文化至高無上的地位。
康熙帝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修養(yǎng)的皇帝。他從小讀過儒家經(jīng)典,對“四書”“五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相當熟悉,有自己的理解。很多名句經(jīng)常被他遞過來,在帝王書的創(chuàng)作中引用。所以,當崇尚儒家文化的康熙皇帝賜御書時,就相當于賜“圣賢之道”。
比如康熙三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授與吏部尚書庫蓮娜的御書牌匾“冰鑒堂”,出自李周、田觀、陵仁的“祭學冰”,意為鏡如冰凈,意為教化庫蓮娜。作為一個主管人事的官員,選人要慎重。
戶部尚書馬旗的御書牌匾“九石經(jīng)榜”來自李周,意思是說戶部作為大清王朝的財政部門,要“量入為出,略有所儲”。賜吏部侍郎、翰林院常例的“張思倫”一語,出自《禮記》“王汝嫣斯,其輸出如倫倫”,意思是他起草詔令、詔令的職責非常重要。
起始注中有相對詳細的康熙皇帝御匾記載。當時他甚至有十本書,每本都包含了對官員的期望和鼓勵,或者巧妙的提醒和教育意義。這反映出康熙帝對儒家文化非常熟悉,在儒家領(lǐng)域頗有學問,并且運用得當。
康熙帝常賜御書教育或提醒或訓誡官員。據(jù)《啟事》記載,他曾贈書給17位大臣,題匾為“秦”。這句話出自宋代呂本中的《官諺》一書,取自“為官之法,唯三即明、慎、勤”。知道了這三點,你就能保住自己的位置,遠離恥辱,獲得你的知識,獲得你的幫助。都是對官員的要求,很明確??滴趸实塾n這塊牌匾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希望清朝的官員能成為“勤儉持家”、清正廉明、謹小慎微的好官員。
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十六,康熙帝御書《巡撫親》贈巡撫李光地;24日,另一本書《州長的支持者》被送給王國昌州長;2月12日,另一本書《州長的支持者》被贈送給羅松州長。前后不超過一個月,康熙皇帝連續(xù)寫了三篇《諸侯箴言》,分別給了三位不同的諸侯,可見康熙皇帝用心之深,用心之深。
康熙帝還提倡賜御書、弘揚儒家文化的做法來處理與國家的關(guān)系。比如康熙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康熙帝下令翰林院審閱王逸的帶有“中山世界”字樣的御書,前往琉球封爵。二十二年十月五日,康熙帝將《忠孝書》四字御書授予安南國王。大臣們紛紛表示,海外諸侯國通過康熙帝頒贈的御書感受到了康熙帝的敬畏和大清國的強大,康熙帝懷柔的含義可以從御書上看出。這種說法雖然是清朝官員的一廂情愿,但也反映了康熙帝頒御書的目的,希望天下臣民共同尊重儒家文化。
康熙帝為了促進君臣關(guān)系,加強與大臣的溝通,經(jīng)常給大臣和省官送御書。比如,19年正月20日,康熙帝送給牛御書,說:“雖然業(yè)余時間寫的字不太好,但我在幾個秘密的地方工作,所以要給你一份特殊的禮物?!辨ゆせ鼐吹?“臣挺身儒,贊圣恩,推薦現(xiàn)在的位置,免得有許多謬誤和深怕。但是,因為皇帝的恩情,盡快給了他御書手卷,讓他覺得不堪重負。只有尊重陳晗,認真珍惜它,并把它傳給后代,它才會永遠是世界的財富?!鳖愃朴诖耍€有同年6月27日的御書。
康熙皇帝把御書給這些大臣,希望他們忠于朝廷。對于那些有功德的大臣,康熙帝往往以賜御書的方式獎勵鼓勵。例如,2013年11月4日開始,康熙皇帝授予于成龍御書,2013年3月16日,康熙皇帝授予巡撫羅松御書,2013年10月28日,康熙皇帝授予江蘇鄉(xiāng)鎮(zhèn)官員御書,2013年4月15日,康熙皇帝授予包括江寧同生四道在內(nèi)的八位官員。這些大臣都是朝廷的功臣,康熙皇帝給他們御書,鼓勵他們繼續(xù)忠于朝廷。
康熙皇帝經(jīng)常把御書送給忠臣良將的后代,以示養(yǎng)老之意。如康熙二十八年二月二十日,康熙帝將御書授予湖廣糧道葉英石榴子葉,康熙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因其父功德,特頒御書及浙江湖州府知府。這種情況,公館里有很多記載??滴醯鄣倪@一舉動,體現(xiàn)了康熙帝對忠臣良將的褒揚和對后代的鼓勵,從而達到了教育臣子效忠清朝的目的。
身為大臣,無論什么原因,被賜御書都是榮耀祖先的事。很多人把給定的御書做成匾額,刻石,畫石,甚至寫作文紀念,意思是感受皇帝的恩情,紀念皇帝。根據(jù)居留地的記載,康熙帝在執(zhí)政期間對御書加持800多份,但由于居留地記載不全,實際數(shù)字應該大于這個數(shù)字。
有人認為這些帝王書有的是王侯或者其他王侯寫的。其實這些御書都是專門標注在起始注釋里的,所以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康熙帝贈送大量科舉書籍,一方面是為了顯示他的儒家文化修養(yǎng),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教育臣民。他以身作則,希望提倡勤奮。康熙皇帝通過賜御書提高了中國文化的宗主地位,使中原人民從內(nèi)心接受了滿清的統(tǒng)治,從而達到穩(wěn)定清政府政局的目的。滿漢文化的沖突必然會影響政局。從開篇就注意到,康熙皇帝賜御書的行為和他尊重儒家文化的行為極大地緩和了滿漢矛盾,為開創(chuàng)盛世奠定了基礎(chǔ)。
參考:《康熙住宅筆記概述》
康熙對帝王書籍政治功能的注釋
康熙皇帝的一生
1.《康熙起居注 康熙皇帝的起居注里,經(jīng)常有頒賜御書的記載,頒賜御書有何用處?》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康熙起居注 康熙皇帝的起居注里,經(jīng)常有頒賜御書的記載,頒賜御書有何用處?》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157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