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破成功
- 陳士榘
- 新疆馬蘭基地
-
揭秘“兩彈一星”在大西北營建的神秘之地 甘肅支援“兩彈一星”貢獻突出
-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聽說過羅布泊、金銀灘與酒泉這三個地名,但也僅僅是“聽說”而已,絕大多數(shù)人并不真正了解。在愛國主義的宣傳材料中,這三個地方經常出現(xiàn),但卻很難找到有關此三地的詳細信息。
- 為什么這三個地方那么神秘呢?這要從新中國研制“兩彈一星”說起。
-
“兩彈一星”不是書齋里的學問
- 搞原子彈、導彈,發(fā)射衛(wèi)星,不是書齋里的學問。可以說,原子彈、導彈、衛(wèi)星是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工業(yè)技術和現(xiàn)場試驗的高度結合。也就是說,光掌握了科學原理不行,能造出來也還不能算成功,只有在實踐中真刀真槍地使用了,實踐證明它是管用的,那才能真正說明咱們的原子彈、導彈、衛(wèi)星是成功的,否則就不能算成功。
- 那么,怎樣來檢驗我們的原子彈、導彈和衛(wèi)星呢?答案就是要真刀真槍地試驗。進一步的問題是,在哪里試驗?核武器的威力和破壞力是極其巨大的,當年美國憑借其強大的海上力量的護衛(wèi),在浩淼大洋上進行了核試驗,蘇聯(lián)則在人煙稀薄的西伯利亞進行了核試驗。而新中國海上力量薄弱,不可能在海上進行核試驗,首次核試驗又不可能在地下搞,那就只能像蘇聯(lián)一樣,在自己的國土上搞了。于是,尋找并建造能夠進行核試驗的場地,就成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
“死亡之?!绷_布泊: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基地
- 在原子彈、導彈的研制正式上馬、加緊進行之后,關于原子彈、導彈基地的建設也提上了日程。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指示:“關于導彈基地、原子彈試驗基地選場問題交給陳錫聯(lián),他是炮兵司令,這幾年跑的地方多。選好了交給工程兵司令陳士榘,由他的工程兵負責建。安排部隊的事情,榮臻同志多操心,最好是成建制拉過去,這樣利于保密?!睂椈氐慕ㄔO主要由陳士榘負責,但前期原子彈試驗場的選址工作,主要還是在蘇聯(lián)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的。
- 陳士榘和幾名蘇聯(lián)專家率領一支隊伍到甘肅敦煌以西地區(qū)勘察原子彈試驗場。1958年下半年,他們勘察過青海西部、內蒙古西部、新疆東南部等多個地區(qū)。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跋涉和勘察,根據蘇聯(lián)專家意見,最后定在敦煌以西地區(qū):核爆心定在甘肅敦煌西北方向,直線距離約130公里;指揮區(qū)距敦煌80公里,生活區(qū)距敦煌10公里左右,試驗場區(qū)最大試驗功能為2萬噸TNT當量。
- 與此同時,聶榮臻正在北京考慮組建核試驗基地領導班子,副總參謀長陳賡推薦了精干細心、工于謀劃的第三兵團參謀長張?zhí)N鈺,聶榮臻接受這一建議,并報中央軍委批準,任命張?zhí)N鈺擔任即將成立的核試驗基地司令員,負責敦煌原子彈試驗靶場的建設。
- 張?zhí)N鈺奉命來到敦煌,經過調研,他認為敦煌不合適搞原子彈靶場,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離敦煌石窟太近,只有130公里。敦煌莫高窟是老祖宗留下的中華瑰寶,核試驗像地震一樣,一下子就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貝給震沒了,這可是負不起的大罪過。二是沒有水源,松土層太厚,而核爆炸產生的煙塵太大,煙塵太大就會隨風擴散,造成核沾染區(qū)。三是試驗當量太小,只能試驗兩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顯然不能滿足中國核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據后來的核試驗基地司令員張志善說:“張?zhí)N鈺同志問為什么選在這里,我說蘇聯(lián)專家定的,能搞2萬噸。張?zhí)N鈺同志說可真是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p>
- 張?zhí)N鈺堅持認為,敦煌不合適,盡管是蘇聯(lián)專家定的,也不行,應該另選地方,繼續(xù)向西,到新疆羅布泊搞靶場建設。張?zhí)N鈺立即回到北京,把看到的和自己的想法報給了老上司陳賡。陳賡聽后認為,核試驗基地眼下只能搞一個,要搞就要搞一個能爆炸百萬噸級的。隨后,陳賡領著張?zhí)N鈺等專程向聶榮臻匯報情況。
- 說來也湊巧,就在中國將帥們重新考慮原子彈靶場選址時,蘇聯(lián)方面來信了。蘇聯(lián)中型機械工業(yè)部部長斯拉夫斯基在信中表示,敦煌地區(qū)不適合建原子彈靶場,建議將靶場建設移至新疆羅布泊地區(qū)。
- 1958年12月24日,張?zhí)N鈺帶領勘察小分隊從敦煌出發(fā),經玉門關向西而去,向羅布泊疾馳而去。12月28日,張?zhí)N鈺一行抵達羅布泊西北100多公里的地方,打下了第一根木樁,后來這里就是第一顆原子彈的爆心。
- 羅布泊北部是天山博格達峰,南部是阿爾金山,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簡直就是兩道天然的屏障,東部是土山和丘陵,往南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區(qū)域內有流水不斷的孔雀河,水資源比較豐富,并且方圓三百公里內沒有人煙,地勢平坦,海拔1000米,常年刮西風,而且下風向東至敦煌420公里之間沒有人煙,也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礦藏。將這么一個地方建設成核試驗基地,真可謂天造地設。
- 1959年6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正式下文,批準核試驗基地建設。因當?shù)厣L一種名叫“馬蘭”的小花兒,美麗而且生命力頑強,核試驗基地又稱“馬蘭基地”。
-
金銀灘:第一顆原子彈研制基地
- 搞原子彈,不僅要有試驗基地,還要有研究、制造基地,而且這個研制基地也必須找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為什么呢?
- 首先是為了保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對保密工作尤為強調,搞原子彈研制免不了要進行各種試驗,一搞試驗,動靜就比較大,保密就是一個大問題。原子彈研制初期,所需要的驗證性試驗工作,都是在北京郊外的長城腳下進行的,后來,長城腳下已無法滿足大型的爆轟試驗,不得不外遷。
- 其次是組裝原子彈的需要。第一顆原子彈,按照外電的說法,就是一個“爆炸裝置”,總的來說體積比較大,其核心部件——濃縮鈾塊,是在甘肅原子能聯(lián)合企業(yè)生產的,其他數(shù)以萬計的零部件都是在全國各地生產的,但只有把這些部件組合起來,才是原子彈。這樣,就必須有一個組裝原子彈的地點,而且這個組裝地點還不能太小,出于保密和安全需要,原子彈裝配地點就只能選擇比較偏遠的地方。
- 再次是進行原子彈爆轟試驗的需要。原子彈正式組裝之前,需要進行原理性試驗,也就是說,除了原子彈不裝鈾核材料之外,其他的所有部件都必須裝配好,進行引爆試驗,以檢驗原子彈的各種性能指標是否合格。要知道,即便是不裝鈾核材料,這個準原子彈仍有巨大的威力,因此,必須有足夠大的場地以供模擬仿真試驗之用。
- 李覺、吳際霖、郭英會等在蘇聯(lián)專家指導下,先后在四川、甘肅、青海選點。最初傾向于甘肅張掖,但又認為與蘭州鈾濃縮廠太近,不利于戰(zhàn)備。正在躊躇之際,1958年3月,青海省第一書記高峰建議,青海金銀灘四面環(huán)山,人煙稀少,水源豐富,是個好地方,建議把核研制基地放在那里。經過勘測,金銀灘得到了蘇聯(lián)專家的認可。1958年底,中央決定,核武器研制基地在青海金銀灘秘密建設。來自全國的數(shù)萬建設大軍,陸續(xù)開進草原。
- 金銀灘的建設同樣是異常艱苦的。為適應高原氣候條件,基地警衛(wèi)人員主要從本地招收入伍。出于保密原因,軍車拉著新兵在草原上兜了三天三夜,給人以走了很遠的感覺。很多士兵退伍后才知道,原來自己就在家鄉(xiāng)當兵!
- 受“大躍進”的影響,直到1963年,金銀灘原子彈研制基地建設仍然很不理想,二機部決定,核武器研究院不能等基地全部建好再搬過去,必須立即搬過去,許多實驗工作趕緊做起來。1963年秋,核武器研究院整體搬遷至青海金銀灘基地。在那里,進行了各種類型的模擬仿真試驗;同時,在那里完成原子彈的總裝。
-
酒泉:地處內蒙古的導彈試驗基地
- 盡管中國的導彈事業(yè)在錢學森回國一周年之際——1956年10月起步,但在中國大地上打響的第一顆導彈卻是蘇聯(lián)制造的。根據1957年10月中蘇兩國簽訂的《國防新技術協(xié)定》,蘇聯(lián)援助中國兩枚地對空P2導彈,一顆供錢學森領導的第五研究院解剖仿制,另一顆供酒泉導彈試驗基地用于測試,目的在于檢驗這個基地的各項建設是否過關。
- 這個酒泉導彈試驗基地,就是今天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很多人知道神舟系列飛船是在酒泉衛(wèi)星中心發(fā)射的,卻鮮有人知道,這里曾是新中國導彈事業(yè)的發(fā)源地。
- 1956年秋,在導彈研制啟動的同時,導彈試驗靶場的建設也提上了日程,尤其是1957年10月《國防新技術協(xié)定》簽訂以后,建設導彈試驗場迫在眉睫,因為要檢驗我們研制的導彈是否合格,就必須經過一次次的發(fā)射試驗。
- 抗美援助戰(zhàn)爭結束后,中國人民志愿軍分批撤離朝鮮。就在打算建設導彈試驗場的時候,志愿軍第20兵團將要從朝鮮撤回來。于是,聶榮臻指示,志愿軍20兵團過去底子好,作風硬,尤其能吃苦,不如就以20兵團機關為主,組建導彈試驗基地領導機關。聶榮臻為什么讓第20兵團整建制的直接從國外回來就去建設導彈發(fā)射場呢?可能的原因,一是有利于保密,導彈發(fā)射場的建設無疑是絕密的,而且工程量大,所需建設者眾多,如果從全國各地選調部隊和人員前去建設,自然不利于保密。另外,整建制地拉過去搞建設,也有利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1957年冬,成立了以蘇聯(lián)的蓋杜柯夫為首的蘇聯(lián)專家組,幫助中國進行導彈試驗基地的勘選定點工作,專家組與炮兵司令陳錫聯(lián)、20兵團司令孫繼先等一起,選中了內蒙古的額濟納地區(qū)。
- 1958年2月25日,經毛澤東批準,我國導彈試驗基地定點在內蒙古的額濟納旗,這就是后來發(fā)射了我國第一顆東方紅衛(wèi)星和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酒泉導彈試驗基地是在內蒙古的額濟納旗,而不是甘肅省酒泉地區(qū)。2012年夏,筆者到內蒙古旅游,參觀了新建的內蒙古博物館。有意思的是,內蒙古博物館專門設有酒泉航天城的巨大展廳,講解員在解說這一展廳時,特意強調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在內蒙古而不是在甘肅。
- 1958年3月中旬,志愿軍第20兵團秘密撤離朝鮮西海岸。3月14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以工程兵司令陳士榘上將為首的特種工程指揮部,調集20兵團、工程兵、鐵道兵共計數(shù)萬部隊開赴內蒙古額濟納旗的沙漠深處,建設導彈試驗基地。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廣大官兵的作業(yè)方式是極為原始的,主要是靠鐵鍬、麻袋、竹筐、鐵錘等笨重的勞動工具,完全靠廣大官兵的體力,幾乎沒有現(xiàn)代化的施工機械。以至于蘇聯(lián)顧問蓋杜柯夫在視察建設工地時認為,像中國這種原始的作業(yè)方式,建成導彈發(fā)射基地至少需要15年。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不要命的中國軍人只用了3年時間,就建成了一個龐大的導彈試驗基地。
- 因為導彈研究基地是以第20兵團為主組建的,所以這個基地的代號也叫“20基地”。基地建設那幾年,正值全國搞大躍進,基地建設也是“大干快上”、“超英趕美”、“東風壓倒西風”,基地的電話通信代號就是“東風”。所以導彈試驗基地又叫“東風基地”。
- 1965年,中國的衛(wèi)星事業(yè)重新上馬。在研制第一顆衛(wèi)星的同時,衛(wèi)星觀測站的勘察、建設也必須跟上。然而,“文化大革命”很快爆發(fā),中科院全亂套了,衛(wèi)星觀測站的建設也沒人管了,這讓聶榮臻非常著急。1969年,正值“文化大革命”鬧得最兇的時候,聶榮臻讓酒泉導彈試驗基地擔起了中國第一顆衛(wèi)星觀測站建設的重任。就這樣,酒泉基地開始介入中國的衛(wèi)星事業(yè)。
-
特殊年代如何建設三大基地
- 酒泉、羅布泊、金銀灘三大基地的建設都是在1958年開始的。酒泉導彈試驗基地最早啟動建設,是在1958年3月;緊接著當年年底,開始建設金銀灘原子彈研制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在1958年年底確定,1959年6月正式啟動建設。
- 1958年、1959年、1960年這三年,既是這三大基地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特殊時期?!按筌S進”讓整個中國蒙受巨大損失。不可避免,三大基地建設也是雪上加霜。
- 羅布泊的核試驗基地建設,國防科委本想讓張?zhí)N鈺的部隊撤到無錫休整,被張?zhí)N鈺拒絕了。據說,張?zhí)N鈺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無錫能打原子彈嗎?
- 羅布泊的官兵們自力更生,吃榆樹皮和草根挺過了難關。張?zhí)N鈺在最困難的時候對官兵們說:“剛來的時候,樹枝被我們砍了,細的編筐子用,粗的做扁擔使,現(xiàn)在連皮都被我們扒了,填我們的肚子。你們都記住這些樹,今后誰也不許再動它們,活著長在這兒,死了、倒了就讓它躺在這兒。”
- 金銀灘原子彈研制基地的建設也同樣艱難。這里工程量很大,其中包括鐵路、公路、機場、實驗樓、發(fā)電廠、宿舍區(qū)、機加工車間、高炮部隊陣地等。僅僅從一個基地建設就可以看出,搞原子彈是多么不容易。
-
真實反映“兩彈一星”研制過程
- 由總裝備部專業(yè)作家陳懷國、陶純聯(lián)合編劇的《國家命運》,是第一部全面、真實、準確反映“兩彈一星”事業(yè)的紀實性大制作,謝鋼、劉勁、胡亞捷、王超聯(lián)袂主演。曾執(zhí)導過《大秦帝國》、《越王勾踐》、《盤龍臥虎高山頂》的延藝傾情導演,金牌制片人李功達和著名軍旅制片人劉翔擔綱總制片人。該劇講述了朝鮮戰(zhàn)爭結束后,有感于美國先進武器在戰(zhàn)場上對我志愿軍造成的巨大傷害,為徹底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對中國的核威懾,以錢學森、錢三強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科學家,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在黨中央的堅定支持下,先后完成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成功試爆原子彈、氫彈等一系列偉大壯舉,真實還原了那一段可歌可泣、輝煌卓越的珍貴歷史。
- 談到《國家命運》的創(chuàng)作初衷,陶純頓時打開了話匣子,“ ‘兩彈一星’是新中國取得的標志性的偉大成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榮耀,令全世界為之贊嘆,它奠定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到現(xiàn)在它的影響仍然顯而易見。但是,很多年來,由于保密的原因,‘兩彈一星’研制過程中的很多故事,都一直埋藏著,近年也出了一些這類題材的作品,有紀實文學,也有影視作品,但是,編造現(xiàn)象很普遍,錯誤很多,誤導了讀者和觀眾。我和陳懷國長期在解放軍總裝備部工作,而總裝的前身國防科工委下屬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和新疆核試驗基地,被認為是‘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發(fā)祥地,我們掌握大量的素材,因此我們決定合作,寫一部全面真實反映‘兩彈一星’研制過程的作品,也是創(chuàng)作這部劇的初衷。”
-
甘肅支援“兩彈一星”貢獻突出
- “甘肅人民當年為了支援‘兩彈一星’,做出了重大的奉獻。現(xiàn)在人們大都知道,中國的第一個導彈、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就是以酒泉命名的,為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p>
- 陶純告訴記者,劇本創(chuàng)作期間,他和陳懷國先后赴四川、甘肅、青海、新疆、湖南、陜西等六省區(qū),對當年參與“兩彈一星”事業(yè)的老領導、老專家和科技人員等300余人進行了深入采訪,查閱歷史檔案兩千多萬字,歷時三年,數(shù)易其稿?!拔矣浀萌ジ拭C采訪是在2008年,站在巨大的足有五個足球場大的廠房里,回望悠悠歲月,真是感慨萬千。廠里的同志對當年做出重要貢獻的王承書等科學家和王介福、王中蕃等廠領導如數(shù)家珍,講了不少他們的感人故事,這些人物都在《國家命運》中有所展現(xiàn)?!?/p>
-
敦煌莫高窟險遭“劫難”
- 很多觀眾都知道中國原子彈試驗場在羅布泊,但鮮為人知的是,最早的試驗場蘇聯(lián)專家選定的竟是敦煌。
- 陶純給記者詳細講述了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當時核試驗場、導彈靶場的選場,是彭德懷、聶榮臻兩位元帥領導的,主要依靠蘇聯(lián)專家?guī)椭瓿伞S捎诜N種原因,蘇聯(lián)專家開始時決定將核試驗場定在敦煌附近。核試驗場選址有問題,主要是離莫高窟太近,這可是中國老祖宗留下的寶貝,一搞核試驗,會逐步把它毀掉的;不僅如此,當時的選址地質松軟,高空風會把核爆炸后產生的大量煙塵帶往人口稠密的黃河中下游地區(qū),這也不可行。志愿軍三兵團參謀長張?zhí)N鈺當時被任命為核試驗基地第一任司令員,他第一次前往敦煌附近的場址,就發(fā)現(xiàn)有問題,回到北京找聶榮臻匯報后,決定勘察人員往西,到新疆羅布泊去,尋找新的場址,后來就把核試驗場定在了如今的馬蘭?!?/p>
- 文章來源:
- 澎湃新聞
- 中國甘肅網-蘭州晨報
1.《吳際霖 揭秘“兩彈一星”在大西北營建的神秘之地》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吳際霖 揭秘“兩彈一星”在大西北營建的神秘之地》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12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