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的四月日,柳樹吐新芽,百花盛開,正是外出郊游的好時機。
尤其是在家憋了一個冬天的老人和小孩,正好可以趁著這宜人的天氣,外出活動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但沒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其中卻暗藏著危機。近日,南昌安義的陳先生帶著3歲的女兒戶外踏青游玩,回來后孩子就說頭皮不舒服,不停地撓著頭皮,說有點癢又有點痛。家里人得知之后,撥開孩子的頭發(fā)一看,竟有一只蟲子咬進孩子的頭皮里去了。
圖片和新聞來源:看看新聞KNEWS
一家人十萬火急地把孩子送到醫(yī)院救治,經接診的醫(yī)生診斷,是蜱蟲咬傷,醫(yī)生立即做出了處理。由于家人送醫(yī)及時,醫(yī)生的判斷處理到位,小女孩已無大礙。
天氣開始逐漸熱了,為女孩接診的醫(yī)生表示,他近期已接診了3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了。在帶孩子外出游玩時,我們究竟如何預防蟲害叮咬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鑒別是否被蜱蟲咬了
在鑒別是否被蜱蟲咬前,我們先好好了解下這個可怕的蜱蟲,只有對蜱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能盡可能的避免被它所傷。
蜱蟲也叫壁虱,俗稱草別子、牛虱、草蜱蟲、狗豆子、牛鱉子。蟄伏于深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草叢、植物、山地泥土中等。常常棲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以及人畜居所的縫隙中。未吸血時綠豆大??;吸飽血后,有的如飽滿黃豆大小,有的可達指甲蓋大。
蜱蟲外形圖(上圖:吸血前、下圖:吸血后)
蜱蟲叮咬后不會離開,會慢慢鉆入皮膚和皮下組織,整個蟲體沒入皮膚,最后只剩下蜱蟲的尾巴露在外面,看起來極像一顆“黑痣”,而被其他蚊蟲叮咬后,不會出現這樣的“黑痣”。蜱蟲是硬甲殼動物,鉆入皮膚后,腫起來的部分用手觸摸起來的感覺是硬硬的,而其他蚊蟲叮咬腫起來的地方摸起來則是軟軟的。
蜱蟲喜歡吸附在人的頭部、腋窩等地方,被蜱蟲咬后,大多起病較急且重,可能還會引起肌肉酸痛、咳嗽、頭疼、發(fā)熱、腹瀉、厭食、全身不適、精神萎靡等癥狀。抵抗力弱的人甚至會出現心腦病、出血熱、急性腎衰、呼吸窘迫綜合癥等并發(fā)癥,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并且其死亡率高達15%左右。
被蜱蟲咬傷后該如何處理
若家長發(fā)現蜱蟲正在孩子的身上“作案”,千萬不要如同其他蚊蟲一樣直接用手拍死或抓出來,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會使蜱蟲的身體一分為二,或是蜱蟲的頭部殘留在人體內。
并且不建議家長捏死蜱蟲,因為捏破的蜱蟲會釋放出蜱蟲的體液,而手接觸到的體液中含有未可知的細菌或病毒,這樣很可能因捏破蜱蟲而被感染。
因此,發(fā)現被蜱蟲叮咬,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及時就醫(yī)取出。
一般蜱蟲是這樣被取出的:
用酒精涂蜱蟲的身體,酒精淹沒蜱蟲的頭部,使其口器和前爪放松,然后再用鑷子夾住頭部往外拔,將蜱蟲拔出的時候需切記,勿生拉硬拽。或者用煙頭、香頭燙蜱蟲露在外面的身體,刺激蜱蟲使其自行爬出來。
待蜱蟲取出后,被咬的地方需用酒精、碘伏或者其他消毒劑作消毒處理。被取出的蜱蟲需將其燒死后丟進廁所沖走或用袋子密封后將其悶死,避免手直接接觸蜱蟲。
最后,還需觀察患者的身體是否有異樣,如果被咬部位出現腫痛、破潰或紅斑,被咬人發(fā)燒,需及時就醫(yī)治療。
如何降低被蜱蟲叮咬
為了讓孩子能夠親近大自然,只要我們做好防護措施,就可以大大減少孩子被蜱蟲咬傷的幾率。
1.蜱蟲一般在5-10月最為活躍(不同地區(qū)時間可能有所不同),這期間最好不要在野外的草地、樹林等地逗留太長的時間。
2.戶外活動時要為孩子加強防護,可以涂抹驅蟲劑或者將驅蟲劑噴在衣服上,盡量穿緊口淺色的長袖衣褲,野外用餐時盡量避免直接坐在草地上。
3.家里有寵物的,請及時要給寵物驅蟲,勤洗澡,勤打掃。
4.帶孩子外出游玩后及時幫助孩子洗澡更換干凈的衣物。如遇到蜱蟲咬人也不要驚慌,冷靜對待,其實蜱蟲并想象的那么可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1.《【啤蟲】女孩戶外玩耍頭皮劇痛,竟是因這種蟲子!處理不當死亡率高達15%》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啤蟲】女孩戶外玩耍頭皮劇痛,竟是因這種蟲子!處理不當死亡率高達15%》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pet/244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