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金五刀頻道
你想過靠副業(yè)賺錢嗎?
最近,“國民創(chuàng)業(yè)”平臺霹靂了。
為了追回2.7億欠款,上百名供應商聚集在一家公司總部一層,他們組建微信群、拉橫幅、貼標語,把警察都引來了。
但據(jù)獵云網(wǎng)報道,這家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閉門不出,只與7名代表見面,討論4個多小時都未達成共識,最后在警方護送下離開,如今下落不明,很多人說他“卷錢跑路”。
面對上百位供應商持續(xù)的圍追堵截,后來貝店派來“調解”的竟然只是個“小姑娘”。
被供應商輪番質問后,女孩實在沒了辦法,只好盤腿坐在地上。
這家公司,就是曾經爆火的社交電商平臺“貝店”。
被罵慘的貝店,曾經一個季度賣出1個億,創(chuàng)始人張良倫,上榜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chuàng)業(yè)者”名單,紅極一時。
投資女王徐新,曾對張良倫青睞有加。徐新說:“在張良倫身上看到了劉強東的影子。”
她甚至一個月見張良倫3次,還與他的妻子一聊就是數(shù)小時。
當時不少業(yè)內人士的看法都是:貝店上市,就是很快還是非??斓膮^(qū)別。
這家曾被瘋狂追捧的電商平臺,到底怎么了?
1
燒8.6億,瘋狂供貨
讓5000萬人“零門檻”開店創(chuàng)業(yè)
貝店是一個社交電商平臺,主打的理念是“流量+賣貨”。
最后被張良倫做成了全民“副業(yè)搞錢”的網(wǎng)紅平臺。
能成功,主要基于他的兩個理念:
1、對用戶來說,賺錢比省錢更有吸引力,但不能太難;
2、對網(wǎng)站來說,流量大于一切,因為流量決定著平臺的生死。
張良倫決定,專業(yè)人做專業(yè)事:貝店搞定供貨,幫用戶輕松賺錢,再讓用戶來解決流量難題。
2018年12月,貝店在銷商品超過16萬,覆蓋日常生活中需要的12個品類。是行業(yè)第二名的40倍,覆蓋了四個大洲,19個國家。
這其中就有便宜到1塊錢1包的廚大媽蕎麥掛面,用券就半價,99元到手的君樂寶奶粉,還有周杰倫代言的糧全其美手抓餅。
不僅商品,貝店的服務也堪稱一絕。
張良倫說:“零售最佳的狀態(tài)就是,提升效率的同時,又提升你的體驗。”
貝店總經理顧榮在貝店年會上講道:“我們整個24小時發(fā)貨率接近98%。價格優(yōu)勢率99.8%,貴就賠?!?/p>
服務到位,產品不愁賣。這是吸引普通人上貝店開店創(chuàng)業(yè)的前提條件。
此外,貝店還把開店門檻降低到零,一時間普通人上貝店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空前高漲。
根據(jù)貝店開店規(guī)則,注冊用戶就成為店長,貝店平臺所有商品都可以銷售,并且一件代發(fā)。
為了讓用戶為平臺帶來更多曝光,貝店還制訂了一個激勵政策,只要發(fā)展20個以上下線,就能得到200元現(xiàn)金獎勵。每升一級得到的返利還會增加。
為了讓懶人也動起來,貝店把朋友圈素材都準備好了。
要是還嫌賺錢慢,可以在App上學,無死角幫國人創(chuàng)業(yè)。
通過這套玩法,截至2018年12月,貝店用戶增量高達1837.3%,這代表著每個用戶平均下線發(fā)展18個。
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從2017年7月正式上線開始,貝店僅花了百天時間,訂單量就突破百萬,上線9個月,活躍用戶數(shù)高達5000萬。
2018年6月15日,貝店創(chuàng)造“24小時賣出832.3噸的紙巾”的世界紀錄,是原紀錄的1.787倍。同年創(chuàng)下的記錄還有:11個小時將平和柚子銷售了140萬個;11月單月農產品銷量超1億斤......
2020年7月,貝店融資金額8.6億。
貝店社交電商平臺的美夢,好像真的要成了。
2
“拉人頭”被罰3000萬
“全民創(chuàng)業(yè)”變“全民維權”
普通人上貝店開店,真的能賺到錢嗎?
或許最初的確可以。在公眾號“貝店1688”上,店長們分享工資截圖,多則六七萬,少的也有一兩萬。
但是,隨著一輪輪的瘋狂裂變后,貝店用戶規(guī)模逐漸飽和,貝店開始走下坡路。
店主們想賺錢變得越來越難。
歸結起來,貝店有兩大硬傷:
一是涉嫌傳銷。
為了賺錢,店主們花式營銷,到各大網(wǎng)站發(fā)帖引流,分發(fā)自己的邀請碼。
然而,看透了貝店模式的人越來越多,成了割不動的老韭菜,店主們通過拉人頭獲得的傭金越來越少。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7月,貝店甚至因涉嫌傳銷,被湖北荊門市場監(jiān)管局罰了3000萬。
為了擺脫“涉?zhèn)鳌蔽C,貝店取消了會員費,改為免費注冊加購買入門禮包。
性價比極低的入門禮包,其實還是會員費的變種。
眼看著貝店在法律邊緣試探,機靈的店主發(fā)現(xiàn),能賺錢的時間不多了。
他們開始如饑似渴地尋找下線,一股魔幻的創(chuàng)業(yè)風氣甚至蔓延到了老年人身上。
在知乎上,有人發(fā)貼求助:“媽媽沉迷貝店,每天收三四個來自貝店的包裹”、“為了一毛錢的傭金不斷向身邊的人安利貝店”。
在評論區(qū)中,不少人反應遇到了類似情況:“就像被傳銷組織洗腦了”,“家里爛水果放不下了”。
此時的貝店,已經成為朋友圈里人人喊打的存在,大家頭疼的已經不僅是怎么賺錢,而是如何防止家人上當受騙。
二是假貨泛濫。
“拉人頭”那一套不管用了,那就認真的幫平臺賣貨吧。
沒想到的是,貨竟然也出了問題,很難賣動。
說好的“省錢+賺錢”,變成了“假貨+維權”。
貝店以及貝貝集團旗下的其他平臺,都爆出過假貨數(shù)量超標等問題。
據(jù)《2019年度中國電商平臺消費評級數(shù)據(jù)報告》顯示,貝店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翻譯過來就是,貝店的假貨和次品太多,不建議買。
一位女性用戶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維權經歷,自購的5瓶蘭蔻化妝水,被朋友提醒,疑似假貨。
詢問貝店客服后,對方以各種理由推脫責任,直到該用戶在黑貓投訴上發(fā)起訴訟。
結果到了黑貓投訴才發(fā)現(xiàn),僅這一家平臺,就已經積累458條貝店相關投訴。
除了貝店,貝貝集團旗下以平價著稱的貝倉,假貨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有店主反映,搖粒絨外套、馬海毛毛衣都采用了廉價原料以次充好。
連手表的表盤都能裝錯,代表9的羅馬數(shù)字裝在了12的位置。正品三千多,此處300塊,都是假貨。
買家在微信群里說:“你沒戴過表還是沒見過表?”
為什么假貨泛濫?因為審核不嚴。
對比于京東的供應商入駐要求,貝店只提出“逐級推回品牌方”審核時間只要1-2天,而京東的要求是“往上追溯不少于兩層的末級品牌授權”。
雖說貝店明確要求,成為供應商必須提供“權威機構檢測”,但這一項其實也形同虛設。因為“檢測證明”,是可以買的,不僅權威,還3天內收到證書。
有品牌方舉報,貝店在未授權情況下,售賣該品牌的假貨。
到這時,用貝店別說月入過萬,不虧錢就是勝利。
3
被罵“縮頭烏龜”的貝店,玩完了嗎?
2019年是電商狂歡的一年。最標志性的事件就是云集上市,市值高達30.87億美元。
CCTV2財經頻道報道:“網(wǎng)購新模式崛起,社交電商用戶規(guī)模超2億,從業(yè)者超3000萬”,行業(yè)增長速度約50%。
然而沒過多久,這個行業(yè)就被玩壞了。
2020年,僅廣州和義烏兩地,就有500家社交電商倒閉。云集市值縮水近九成,僅剩3.88億美元,貝店月活增速下降。
如此紅極一時的行業(yè),為何崩塌的這么快?
究其原因,行業(yè)一直沒有突破內卷,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惡性競爭。
單純拿流量這一點來說,所有平臺都在搶用戶。
曾經勢頭一度蓋過云集的環(huán)球捕手,曾創(chuàng)下10分鐘交易額達到1790萬元的記錄,優(yōu)秀服務商級別的用戶,一個月可以掙10萬多。
但環(huán)球捕手卻因為“涉?zhèn)鳌北环?53天。轉型之后,原班人馬變身斑馬會員,又因涉嫌傳銷被凍結3000萬。
搶用戶無所不用其極,但搶來了用戶就萬事大吉了嗎?并沒有。
他們會在多個平臺比價,誰的便宜買誰的,平臺能做的就剩下壓成本,打價格戰(zhàn),實在不行就補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虧得底朝天。
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社交電商,都在瘋狂追風口。
據(jù)業(yè)內資深人士解讀:“貝店的失敗,原因在于業(yè)務方向不清晰。雖然在做熱門的社交電商,但上游缺乏核心競爭力,下游唯補貼論。”
2014年垂直電商火爆,貝貝網(wǎng)誕生,主打母嬰產品;2017年,社交電商被資本追捧,貝店橫空出世;2019年,又推出主攻品牌庫存商品的貝倉;到了今年,開始了新項目“希美”,目標是通過自有品牌來實現(xiàn)大爆款的打造。
貝店的追風口,一直都在做短期規(guī)劃,什么火就做什么,不火了就轉型。
反復橫跳之間,企業(yè)必然面臨巨大的浪費,一不小心就深陷泥潭,昔日的明星平臺才會淪落到被人追債的地步。
追風口不是問題的根源,盲目才是。
1.《【斑馬貝】欠下2.7億,被堵門追債!忽悠5000萬人的賺錢“騙局”,要涼了?》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斑馬貝】欠下2.7億,被堵門追債!忽悠5000萬人的賺錢“騙局”,要涼了?》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pet/243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