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消毒防腐劑聚維酮碘(PI)是減少眼科手術后患眼內炎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對PI真正過敏的情況并不多見,但是臨床上遇到對碘、海鮮、貝類過敏,或是對碘造影劑過敏的患者,又該如何處理?為此,美國邁阿密大學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的Harry W. Flynn Jr教授在Journal of VitreoRetinal Diseases雜志上,就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闡述,他認為,既往各種碘相關的過敏史均不是PI使用的禁忌癥,且都與PI過敏反應的危險性增加無關,PI仍然是眼內炎預防的基礎。在眼科術中使用PI能明顯降低眼內炎的發(fā)生率
PI使用的過去與現(xiàn)在
碘的抗菌作用的確切機制至今仍不清楚,蛋白質二硫鍵的氧化可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分子碘是負責這一作用的主要成分,但它在純水溶液中是復雜的、不穩(wěn)定的碘態(tài)混合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開發(fā)了碘載體——使用聚維酮這樣的化合物來攜帶碘的儲存,通過釋放更多的游離碘替代通過抗菌作用消耗掉的離子,從而提高了碘的醫(yī)療使用。盡管有這種物質,但在34年后才在白內障手術的臨床試驗中證明PI的重大作用。
在1991年的一項前瞻性手術研究中,Speaker和Menikoff證明了PI消毒法將眼內炎的發(fā)生率從0.18%降至0.06%,與弱蛋白銀溶液相比有明顯的下降。在這項研究之前,很少有眼科醫(yī)生采用PI進行手術消毒,現(xiàn)在PI不僅是手術室的標準流程,也是玻璃體內注射(IVI)方案的標準操作。PI的主要作用包括起效時間短、稀釋濃度的功效、缺乏微生物的抵抗、穿透生物膜的能力以及對視網(wǎng)膜的安全性。根據(jù)一項對美國視網(wǎng)膜專家的大型調查,使用PI是玻璃體腔內注射術前準備的決定性因素,而其中一個專家小組強調,使用這種消毒劑“可能是預防眼內炎最重要的步驟”。
如果不使用PI,眼內炎感染的發(fā)生率會更高
在1944年至1960年的10項研究中,白內障術后眼內炎的發(fā)生率為0.21%。為降低這一發(fā)生率,術前抗生素混合劑被大量應用。1974年的一個連續(xù)36000例手術的系列報道,其感染率為0.086%,該研究認為,最有效的預防方案是在手術前一天讓患者入院,用三種局部抗生素(氯霉素、硫酸多粘菌素B和紅霉素)進行術前治療,然而不幸的是,這種組合并非對所有的細菌菌株都有效。
一項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治療試驗的比較中,99.04%的患者按照方案使用了PI,未使用PI的患者(1/177,0.565%)與使用PI的患者(10/18 332,0.055%)相比,眼內炎的發(fā)生率要高10倍。
最近一項回顧性研究也強調,在沒有使用PI的IVI中,眼內炎發(fā)生率增加,而使用PI后風險顯著降低。這項研究顯示,兩個中心的IVI后眼內炎合并發(fā)生率為0.019%,在42例IVI后發(fā)生眼內炎的患者當中,11.9%(5例)的患者未使用PI。
面對碘“過敏”的眼科患者,是否能繼續(xù)使用PI?
盡管PI在預防眼底病中發(fā)揮著關鍵的、被廣泛接受的作用,但是當患者對碘“過敏”而禁止使用PI時,臨床上就會出現(xiàn)兩難局面。報告的過敏原范圍包括從碘本身到碘化對比劑到海鮮或貝類。雖然指南指出,對PI的真正過敏是罕見的,且從未描述過在眼科使用后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的情況,但醫(yī)生對在這些情況下使用PI仍感到猶豫。雖然患者可能對這些物質真正過敏,但卻沒有數(shù)據(jù)表明在這些患者中禁止外用PI能預防眼內炎。相反,有數(shù)據(jù)顯示,因為對貝類過敏或對碘化造影劑有反應,而避免使用PI,會不必要地增加術后眼內炎的風險。諸如此類的病例表明,需要明確解決“碘過敏”的問題。
含碘化學藥品引起的三種過敏反應
碘是生命的必要元素,因此不可能對元素碘產(chǎn)生過敏。含碘的化學品在與人接觸時可引起刺激性接觸性皮炎、過敏性接觸性皮炎和全身性過敏性休克三種反應。
1.可通過使用適當濃度的PI,減少對碘的刺激性反應。
對碘的刺激性反應是人體先天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因此無需先前暴露就可立即引起皮膚反應。與純碘酊相比,由于碘化物中的游離碘含量較低,刺激性反應不那么頻繁,但是很常見,其反應與否取決于接觸時間和濃度。值得注意的是,有數(shù)據(jù)顯示PI在30秒內能有效減少細菌數(shù)量。與其他濃度PI相比,0.1%的PI體外殺菌的時間更快。近期體內研究顯示,5%的PI在IVIs的情況下與10%的PI一樣有效。在有證據(jù)的情況下使用適當濃度的PI,可以幫助減少其刺激作用。
2.有研究表明,真正對PI過敏的接觸性皮炎患者都能耐受PI。
聚維酮或其他碘化物的存在可能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炎。與刺激性反應相反,過敏反應是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由于這些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的一部分,初次接觸致敏以及隨后的再次接觸是產(chǎn)生過敏反應的必要條件。對PI的真正過敏是罕見的,但可能難以與刺激性反應區(qū)分。有研究通過采用了PI斑貼試驗——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金標準,然后再進行重復的開放試驗以避免混雜刺激物的影響,盡管該試驗人群為易感的特應性人群,但只有0.4%的患者表現(xiàn)出對PI的真正過敏,而且這些患者告知對PI或碘過敏,但每個人都能耐受PI且無不良影響。
3.至今尚無眼科關于PI過敏性休克的報道。
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系統(tǒng)性的B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E介導的威脅生命的反應。關于PI的過敏反應的病例報告很少,只有少數(shù)病例涉及嚴重的過敏反應。在眾多引起過敏反應的病例報道中,其使用的PI量或PI濃度并不適用于眼科,且至今尚無關于PI過敏反應的眼科文獻報道。
對碘過敏的錯誤認識
對許多其他物質的過敏常常被錯誤地認為是增加了PI過敏的風險。
一個經(jīng)常被引用的對任何含碘物質的禁忌癥是有海鮮或貝類過敏的病史。1973年的一項研究檢查了對碘化造影劑的不良反應,將“海鮮過敏”的患者與其他“食物過敏”的患者劃分為一個亞組,但未報告該組過敏的風險增加;而另一項對超過10萬次造影劑注射的研究發(fā)現(xiàn),海鮮過敏的患者碘過敏的風險并未增加。
對碘化造影劑過敏并不表明使用PI時風險增加。
另一類被錯誤地避免使用PI的患者是既往對碘化造影劑起不良反應的患者。這些超敏性已被證明是針對特定的化學物質,不能預測對其他碘化造影劑的反應。與海鮮或貝類過敏一樣,對碘化造影劑過敏并不表明使用PI時風險增加。
在不能安全使用PI的患者中,洗必泰似乎可有效替代PI
在PI相對禁忌的極不尋常的情況下,必須考慮替代PI的消毒劑。外科文獻表明,洗必泰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替代方法。
2010年的一項Meta分析發(fā)現(xiàn),與PI相比,使用洗必泰可顯著減少手術部位的感染。然而普通外科病例的數(shù)據(jù)是否適用于眼科手術或IVI尚不清楚,在眼科環(huán)境中是否能使用洗必泰仍不確定。有數(shù)據(jù)顯示在皮膚上使用的制劑具有角膜內皮和上皮毒性,且洗必泰的過敏性皮炎非常常見。
在超過4萬例使用0.05%或0.1%葡萄糖酸洗必泰作為消毒劑的IVIs中,Merani等發(fā)現(xiàn)術后眼內炎發(fā)生率為0.0074%。研究人員強調,濃縮的制劑或含有酒精或洗滌劑的配方可能不安全,但他們報告,制劑沒有毒性反應,僅一例疑似過敏。因此,在不能安全使用PI的患者中,洗必泰水溶液似乎是臨床上一個有效的替代方案。
總 結
鑒于對PI真正過敏的情況并不多見,眼科醫(yī)生應該認真考慮任何關于PI本身的過敏反應。研究表明,對碘、海鮮、貝類或造影劑的過敏,以及PI有可能出現(xiàn)的刺激作用均與PI過敏反應的危險性增加無關。正如PI可以降低眼內炎的發(fā)生率一樣,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不使用這種消毒劑會極大增加眼內感染的發(fā)生率,因此PI仍然是眼科預防眼內炎的基礎。
參考資料:
1.《【聚維酮碘】面對碘“過敏”的眼科患者,是否能繼續(xù)使用聚維酮碘?》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聚維酮碘】面對碘“過敏”的眼科患者,是否能繼續(xù)使用聚維酮碘?》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pet/240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