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鏈接
面條和鍋后的文化密碼(3)
據(jù)說,一口鍋、安徽的名菜、明代的一個品名人制作的?;实鄢酝旰箝]上贊的嘴,認出原來是一個品太太,說:“那就是鍋?!背霈F(xiàn)了這句話,這道菜是因此而得名的。(莎士比亞)。
一品鍋的知名,與文人雅士的力挺分不開,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就極其鐘愛一品鍋,梁實秋先生品嘗以后也是贊不絕口,對其進行了諸如“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以蛋餃,底下是蘿卜青菜”的細膩描寫,可見其食材的講究。加以高湯烹制,味道鮮美無匹。
一品鍋屬于徽菜,口感上講究咸鮮可口,并不太過依賴辣椒所帶來的味蕾刺激,食材豐富。
如果說一品鍋的食材以陸鮮為主,那么打邊爐則是以海鮮和河鮮為主。
打邊爐,廣式火鍋,素材為生魚片、魷魚片和生蝦片等,當然,常見的肉類和青菜豆腐也是不可或缺的。
口感上與一品鍋類似,也是重視口感的咸鮮,而且打邊爐會以魚骨蝦頭熬湯,以增加湯的鮮美。
還有一種不得不提的火鍋,叫做潮汕牛肉鍋,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吃法,以湯料的清淡和食材的新鮮來追求牛肉的純天然風味。
潮汕牛肉鍋,多以清湯作為湯底,加入玉米和白蘿卜,以進一步吸油解膩,增進涮肉的清香。食材上極為講究,對牛肉要求很高,要吃當天現(xiàn)宰的黃牛肉,經廚師庖丁解牛以后,分解為脖仁、吊龍、匙仁、匙柄等部位,要不是老食客,乍看這些名字還真不懂說得是啥。鮮切完的剩余牛肉和碎肉,還可以做成牛肉丸和牛筋丸,以進一步挖掘牛肉的口感。毫不夸張地說,吃一頓潮汕牛肉鍋,無異于吃一頓全牛宴。
將切好的牛肉,放入鍋中,8秒即可食用,這一時長烹煮的牛肉,口感最為鮮嫩爽滑,蘸上沙茶醬,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口感豐盈,濃郁的牛肉香味在口腔里綻放。
我的一位朋友,酷愛潮汕牛肉鍋,說每次吃都可以吃到牛肉的鮮甜———可惜我每次都品不出那個甜字,光憑一個“鮮”字,就足以令我心馳神往了。
說完了火鍋,我來說說文化。
在我看來,面條與火鍋,最顯著的區(qū)別在于兩點,一是用餐人數(shù),二是聚餐目的。
面條常常獨食,食之以續(xù)命,這是一種生存的基本需求;火鍋常常共享,食之以助興,是一種社交的高層需求。
歷史上看,長期以來,我國都是農耕文明的國度,即便到了現(xiàn)在,還有個說法是“戶口本上翻三代,誰還不是農民”。的確,就算是身處現(xiàn)代的大都市中,我們的精神內核,依然傳統(tǒng),深深烙印著農耕文明孕育出的民族性格。
比如,中國人大抵勤勞,為了家族為了家庭奔波勞頓,常態(tài)下的中國人,上有老下有小,為了養(yǎng)家糊口辛苦工作。其形象哪怕是西裝革履游走在各大寫字樓和商業(yè)中心區(qū)之間,依然給人以一種農人在天地間辛勤勞動,期待來年豐收之感。
又比如中國人宗族觀念強,逢年過節(jié)甭管自己想不想,走親訪友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幾千年下來至今,都是一個人情社會,每個人都牢牢鑲嵌在一張又一張細密的網絡上,它在限定我們的行為和思想上起著無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自己對于米飯和面食的那種情結,這更像是一種主食崇拜。換句話說,大米飯與面條養(yǎng)活了我們的先祖,使我們整個家族得以存續(xù)至今,這是一種維生的需要,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難以割舍這份安全。
1.《面條與火鍋背后的文化密碼(四)》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面條與火鍋背后的文化密碼(四)》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6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