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賦》的最新電視劇中,趙道香王趙燕試圖與秦國訂立盟約,但燕太子丹的頭、嬴政是死刑犯之一,欺騙了趙燕,由秦朝簽署了盟約。
嬴政看望燕太子丹,給太子丹解釋其良苦用心,燕太子丹不理會。之后,趙姬約嬴政、燕太子丹宴飲,想要緩和二人關系,太子丹追問秦軍為何不繼續(xù)攻打趙國橑楊,與嬴政發(fā)生爭辯。嬴政帶太子丹去林光宮,太子丹從修訂書文之事看出嬴政滅六國的決心。由此,當劇情走到這一步,已經(jīng)為秦王嬴政和燕太子丹之間的決裂,埋下了伏筆。對于秦王嬴政和太子丹來說,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歷史人物,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燕王喜,雖然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戰(zhàn)國后期的歷史事件中,燕王喜的存在感還是比較強的。
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燕太子丹一直都是太子,也即到死都沒有成為燕國的君主。換而言之,燕王喜是燕國歷史上最后一位君主。在戰(zhàn)國末期,燕太子丹甚至策劃了荊軻刺秦的事件,這導致燕王喜為了平息秦王嬴政的憤怒,所以殺掉燕太子丹,以此向秦國求和。當然,這依然阻擋不了秦王嬴政一統(tǒng)天下的決心,燕國最終被秦國消滅,燕王喜自然也成為燕國的亡國之君了。
一
具體來說,根據(jù)《史記》、《戰(zhàn)國策》等史料的記載,燕王喜,生卒年不詳,姬姓燕氏,燕孝王之子,戰(zhàn)國時期燕國最后一任君主。公元前255年(燕孝王三年),燕王喜的父親燕孝王去世,于是他繼承燕國國君之位,史稱燕王喜。因此,對于燕王喜來說,是在邯鄲之戰(zhàn)后繼位的。對于《大秦賦》這部歷史古裝劇來說,開篇就是爆發(fā)于公元前257年的邯鄲之戰(zhàn)。因此,《大秦賦》中關于燕國的歷史事件,自然都和燕王喜存在密切的關系。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燕王喜命令丞相栗腹與趙國結成聯(lián)盟,將五百金贈送趙孝成王。在邯鄲之戰(zhàn)后,趙國雖然取得了勝利,卻依然是元氣大傷,而就秦國來說,一統(tǒng)天下的目標是不會變的。從這一角度來看,燕國和趙國結盟,自然有助于遏制秦國的擴張趨勢,也符合山東六國的整體利益。但是,栗腹返回燕國稟報燕王喜說:“趙國國內(nèi)年輕力壯者都在長平之戰(zhàn)中戰(zhàn)死,可以趁機攻伐?!毖嗤跸舱俨龂龢烽g咨詢此事。樂間回答說:“趙國是四面作戰(zhàn)的諸侯國,它的都具有尚武的特點,不可以攻伐。”
二
對此,在筆者看來,樂毅后人樂間的觀點,無疑是比較客觀的。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后,趙國不僅打造精銳的士卒,也培養(yǎng)了尚武的風俗,這和秦國是比較類似的。但是,燕王喜說:“我以五倍的兵力攻伐它?!睒烽g還是認為不可以。燕王喜發(fā)怒,群臣都認為可以攻伐。于是燕國調(diào)動兩軍,二千輛兵車,栗腹率領一部攻伐鄗邑,卿秦率領一部攻伐代邑。面對趁火打劫的燕國大軍,趙國上下則是同仇敵愾。
對于趙孝成王這位君主,派廉頗率軍,在鄗邑擊破栗腹之軍,樂乘在代邑擊破卿秦之軍。在燕國吃到敗仗后,樂間逃到趙國。廉頗追逐燕軍五百余里,包圍了燕國都城,燕國人請求講和,趙國人不允許。后來,燕王喜無奈之下,只能割地求和,這才換來了趙國退軍的結果。因此,對于燕王喜這位君主,即位之后的第一場大戰(zhàn),就以失敗而告終。當然,這還沒有結束,在接下來的戰(zhàn)役中,燕王喜可以說是屢戰(zhàn)屢敗,幾乎沒有為燕國取得什么勝利的戰(zhàn)績。從這一角度來看,燕國最終走向滅亡,目光短淺的燕王喜,自然承擔了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
根據(jù)司馬遷在《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中的記載:十二年,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劇辛故居趙,與龐暖善,已而亡走燕。燕見趙數(shù)困于秦,而廉頗去,令龐暖將也,欲因趙弊攻之。問劇辛,辛曰:“龐暖易與耳?!毖嗍箘⌒翆糈w,趙使龐暖擊之,取燕軍二萬,殺劇辛。
公元前243年(燕王喜十二年),趙國派大將李牧攻打燕國,奪取燕國的武遂、方城。劇辛原先居住在趙國,與龐暖友善,不久逃亡到燕國。當時趙國多次被秦軍圍困,趙國大將廉頗離開趙國,趙國任命龐煖為將軍,燕王喜見此想趁趙國的困境而攻伐趙國。燕王喜向劇辛咨詢,劇辛說:“龐暖容易對付?!毖鄧蓜⌒谅受姽ゴ蜈w國,趙國派龐暖迎擊,俘獲燕軍二萬人,殺死劇辛。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龐煖和李牧可謂趙悼襄王麾下最厲害的兩位武將了。而在正史上,不管是龐煖還是李牧,都曾率軍擊敗了燕國,奪取了燕國的疆域。
再加上被趙悼襄王趕出趙國的廉頗,可以這么說,趙國的名將,都在對戰(zhàn)燕國的過程中取得勝利。而這,自然是燕王喜的最大敗筆了。對于燕王喜來說,本來可以聯(lián)合趙國,以此抗衡強大的秦國。但是,他偏偏在趙國元氣大傷的時候落井下石,這導致燕國和趙國的關系不斷惡化,也讓燕國在秦滅六國之前,就已經(jīng)衰弱不堪了。
四
最后,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秦國攻燕,兵臨易水(河北省易縣)。燕太子丹派荊軻、秦舞陽等人以獻督亢之地圖和秦將樊於期首級之名,圖刺秦王政,圖窮而匕見,結果事情敗露,刺殺秦始皇嬴政的計劃沒有成功。對于荊軻刺秦的計劃,雖然是由燕太子丹主導的,但是,這里面應該離不開燕王喜的暗中支持,至少沒有明面上的反對。在公元前227年的時候,秦國名將王翦已經(jīng)消滅了趙國,也即失去了趙國的屏障,燕國已經(jīng)感受到秦國帶來的滅國壓力。于是,燕太子丹希望通過荊軻刺秦,以此來阻擋秦滅燕國的結果發(fā)生。當然,這一切只能說是徒勞了。
荊軻刺秦失敗后,秦始皇嬴政沖冠一怒,立即派王翦率軍伐燕,公元前226年十月攻破燕都薊城,燕王喜逃到遼東,并且殺太子丹獻秦以求和。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破遼東活捉燕王喜,燕國自此滅亡,這意味著燕王喜成為燕國的亡國之君。總的來說,在戰(zhàn)國后期,燕王喜對外出兵可謂屢戰(zhàn)屢敗,不僅沒能阻止秦滅六國的趨勢,反而因為和趙國長期作戰(zhàn),讓秦國坐收漁翁之利。從這一角度來看,燕王喜幾乎是坐視燕國走向滅亡,絲毫沒能力挽狂瀾。
1.《【227秦朝】專題《大秦賦》之燕王喜:屢戰(zhàn)屢敗,導致燕國走向滅亡》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227秦朝】專題《大秦賦》之燕王喜:屢戰(zhàn)屢敗,導致燕國走向滅亡》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4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