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通訊社5月27日消息(李逵)稱,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發(fā)現(xiàn)文字的時間從甲骨文開始到現(xiàn)在都是已知的。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最早、體系最完整的文字,又稱“殷墟文字”,發(fā)現(xiàn)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稱作甲骨文。2016年,美國考古學家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多個巖壁上發(fā)現(xiàn)了商朝甲骨文。又因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亦是黃種人和中國人的相貌特征相似,于是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后裔的說法愈演愈烈。
至于印第安人到底從何而來?多年來眾說紛紜。民間演義相傳,距今3000多年前,紂王曾派遣10萬大軍攻打東夷,周武王姬發(fā)突然率軍伐紂,商紂王的大軍來不及回來,紂王只能組織奴隸們抵抗西周大軍,但沒想到的是,奴隸們臨陣倒戈,紂王兵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商朝滅亡后,那10萬大軍沒有回來,那么他們哪去了呢?據(jù)《中華祖先拓荒美洲》所說,這10萬大軍帶上家眷和奴隸,乘船到達了美洲。這種說法卻被陸續(xù)找到了證據(jù)。首先,在《史記》中有記載,在武王伐紂的時候,姜子牙曾讓西周的將士們造了47艘大船,每艘大船可以載1萬人,說明當時的造船技術還是能夠做到遠洋航行的。其次,美國在很多地方挖出了甲骨,這些甲骨文和中國的甲骨文文字外形相似,幾乎可以確定是同一來源。此后,又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一些壁畫,壁畫上展現(xiàn)的祭祀禮儀也非常符合中國古殷商文化,這是不是可以說明,印第安人和中國古商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呢?
在后來的歷史記載中也有跡可循?!蹲髠髻夜辍分休d“六鹢退飛過宋都”這幾只退飛的“鹢”既不是中原的特產(chǎn),也不是古人的夢幻,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之前的2136年,殷人的后裔就帶回了足以在中原炫耀的美洲蜂鳥。《東山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所描述的都是北美到南美的地理山水!因為他按照《山海經(jīng)》按圖索驥,都能對應上,且距離也完全吻合。《詩經(jīng)》的《商頌》有寫: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還有說法是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亞洲人但不是中國人。印第安人遷徙到美洲是發(fā)生在大約距今20000年前到15000年前左右的第四紀冰盛期,海平面急劇下降,白令海峽聳出海面形成大片陸地連接起了東亞東北部和北美西北部,生活在中國一帶的獵人追逐猛犸象、野牛等獵物時,從這一通道進入了美洲大陸。而隨著冰原的消融,海峽重新將美洲和亞洲隔絕開來,印第安人無法再返回亞洲。也就是說最初印第安人的祖先遷徙到美洲時中華民族尚未形成,充其量可以說印第安人和現(xiàn)代中國人是由具有親緣關系的遠古民族繁衍出來的不同分支,談不上誰是誰的后裔。
根據(jù)所有研究發(fā)現(xiàn):印第安人與東亞人的外形極為相似。就連DNA對比也發(fā)現(xiàn)極其相似。美國中國甲骨文高度吻合的象形文字。從有“印第安文明之母”之稱的奧爾梅克出土了許多中國殷商文化的文物:其美洲虎形象與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和良渚玉器上的饕餮幾乎相同;他們也有龍的傳說,也有天圓地方和四色方位的觀念,相信月亮上有一個兔子。而且印第安人語中,很多發(fā)音都和中國話類似,比如你、我、他的發(fā)音與中國古語“寧”內“伊”非常相近,比如管孩子也叫“娃”比如稱呼人發(fā)音“銀”,還有把“花”稱為“發(fā)”,稱“河流”為“河”等等。世界上會有如此之多的巧合嗎?
現(xiàn)代海洋漂流學說已經(jīng)證明:即使不用航海船只,用一個比較大的木筏裝上足夠的食品和淡水可以漂流一年以上,漂流的地區(qū)可以由中國東南沿海一直到達南美、北美。澳大利亞、非洲以及整個太平洋各群島。菲律賓、北婆羅洲、夏威夷、新西蘭、厄瓜多爾......世界各地陸陸續(xù)續(xù)有十三個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源自中國的有段石錛。
由很多證據(jù)證明,美洲的印第安人,很大可能就是來源于中國殷商時代,至少有一部分印第安人是來源于中國。
自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后,當?shù)赝林用裼〉诎踩说呢瑝糸_始了。那里淪為了歐洲的殖民地。印地安人被大肆屠殺,家園被占領,歐洲殖民者正式入主美洲大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人。 古老的印第安民族,犧牲了無數(shù)代人,用生命歷盡滄桑,也是人類戰(zhàn)勝自然和侵略的智慧結晶。不管印第安人來自哪里,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都希望在人類文明史上不會再次重演象歐洲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那樣的歷史悲劇。
如果您希望可以繼續(xù)收到文章,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亞太融媒中心”,再點擊“關注”,每天都有精彩分享哦!
【亞太融媒中心】微信公眾號
秉承“聆聽華夏之聲,傳播中國夢”的傳媒宗旨,這是
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
一個正能量的傳播的平臺
一個網(wǎng)絡時代輔助人才崛起的平臺
一個全媒體時代助力中國企業(yè)展示形象走出去的平臺
一個融媒體時代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
歡迎投稿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2684285608@qq.com
*我們的傳播平臺涵蓋*
亞太新聞中心
北歐國際新聞中心
中國華僑傳媒網(wǎng)
北歐華人報(瑞典)
澳門衛(wèi)視
澳門衛(wèi)視網(wǎng)
亞太中文電視臺(香港)
斯里蘭卡國際中文電視臺
韓國新華報
世界僑報
中外通訊社(韓國)
GNY全球資訊平臺
大韓國際新聞
環(huán)球評報(馬來西亞)
泰亞新聞網(wǎng)(泰國)
德隆電視臺(吉爾吉斯斯坦)
中非日報(馬達加斯加)
非洲時報(南非)
西非在線(科特迪瓦)
埃中新聞網(wǎng)(埃及)
中美郵報(美國)
華盛頓中文郵報
美國《華人》雜志社
意大利僑網(wǎng)
日中商報
中俄資訊網(wǎng)
迪拜新聞網(wǎng)
環(huán)球周報
國際日報(印尼)
歐洲僑報(羅馬尼亞)
歐洲華語播客(維也納)
阿根廷華通網(wǎng)
中國周報(埃及)
緬甸中文網(wǎng)
歐亞時報(瑞士)
西班牙僑聲報
華僑快報(西班牙)
歐洲新僑網(wǎng)
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
華盛頓中文郵報
阿根廷華人網(wǎng)
中歐新聞社(捷克)
人民日報客戶端
鳳凰新聞
騰訊新聞
新浪微博
一點資訊
北京時間
網(wǎng)易新聞
搜狐新聞
今日頭條
(持續(xù)更新中......)
1.《10萬商朝大軍專題之探究殷商10萬軍隊的失蹤之謎:印第安人土著來自中國》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10萬商朝大軍專題之探究殷商10萬軍隊的失蹤之謎:印第安人土著來自中國》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3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