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紙前媒體記者王峰
“中!”“我有力量!”“吃了嗎?”“排場!”我們熟悉的河南話是這樣的。但是在宋朝是什么樣子呢?
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初步整理了宋朝官話、現(xiàn)代河南話、客家話、粵語之間的淵源。一些專家認為聯(lián)系很多,但也有專家認為現(xiàn)代河南語與古代河南語關系不大。
如果想穿越到宋朝,你的語言能過關嗎?大河報制作小游戲,來測試一下吧。
近日,收藏家馬未都在一檔節(jié)目中揭秘了宋朝人的普通話是如何發(fā)音的,聽后讓大多數(shù)觀眾感到意外,節(jié)目中朗誦的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起來廣東味兒十足。
有網(wǎng)友感慨:“我活了20多歲,聽了這么多年河南話,卻不知道宋朝人說話帶著港腔!”
河南大學國際漢學院教授、“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國家核心專家及河南省首席專家辛永芬從專業(yè)角度對兩種語言進行了解析,雖然在普通人聽來,“宋朝普通話”跟廣東話有些相似,但區(qū)別還是很大的,兩種口音的聲調系統(tǒng)和清濁音區(qū)別都挺大。
據(jù)資料記載,河南話屬漢語中原官話,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區(qū)的中原官話,即為人們通常習慣所說的狹義的河南話;第二類是通行于豫北太行山一帶的晉語,主要分布在濟源、焦作等地;還有一小部分是通行于豫南地區(qū)的江淮方言,主要分布在信陽的新縣。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種方言雖然同屬河南話,但它們之間均不可以順利交流。
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新俊告訴記者,一般意義上的河南話是指第一類中原官話,在宋代時主要是由河洛方言加東京(今開封)方言而形成,是以中古音《廣韻》為代表的音韻系統(tǒng),“現(xiàn)在的南方口音比如廣東話則較多地保留了中古音的成分?!?/p>
辛永芬介紹,在全國,中原地區(qū)的口音變化是最快的,宋朝時的河南話還是8個聲調,到了明朝就變成了5個聲調。我們現(xiàn)在熟悉的河南話口音,是從明朝時期開始逐漸定型的。
有熱愛古詩詞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很多詩詞用現(xiàn)代普通話朗讀并不押韻,而用客家話、廣東話朗讀會更顯韻律。辛永芬解釋,福建兩廣地區(qū)的方言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變化較慢,保留了更多的古語成分。因此就有了“不是古人說粵語,而是粵人說古語”的說法。③6
小貼士
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看宋代官話演變現(xiàn)代普通話的幾個特點:
1.入聲消失。入聲就是一種音節(jié)末尾的輔音,又稱入聲韻尾。主要有-p、-t、-k這三種入聲韻尾。此一特點只在南方方言區(qū)有所保留。
2.g、k、h聲母的顎化。很多漢字原本為g、k、h聲母,但在普通話中都變?yōu)閖、q、x。比如視頻中:巧(古音kao或kiao,變?yōu)閝iao)、間(gan→jian)。
3.雙唇鼻韻消失。普通話有前后鼻音之分(-n、-ng),但在古代還有第三種鼻音韻,即雙唇鼻音(-m)。例:金(gim→jin)。
4.m聲母變?yōu)閣聲母。很多字古代是m聲母,如今變?yōu)閣。如視頻中“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的“無”字,古音為mu?;浾Z為mou。③6
1.《宋朝“普通話”像粵語?如果穿越到宋朝,你的語言能過關嗎?》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宋朝“普通話”像粵語?如果穿越到宋朝,你的語言能過關嗎?》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3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