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學過歷史,明確年代的歷史是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對于武王伐紂及西周建立,書本中往往說是“前11世紀末”或者“約公元前1046年”,具體時間不得而知。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通過C14測西周初年的土,專家認為,武王伐紂發(fā)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時間范圍。

但一件文物的出土,改變了這一情況,這個文物就是利簋。

1976年3月,陜西省臨潼縣零口鄉(xiāng)西段村,農(nóng)民在搞水利建設時,于地下掘出了一個銅器窖藏和一批銅器。聞訊趕到現(xiàn)場的專家們發(fā)現(xiàn),這是個西周早期的窖藏。這個窖藏里,共出土了禮器、工具、車馬器等100多件,利簋就在其中。

簋是一種食器,也是祭祀用的禮器,用于盛放稻、黍、稷飯,相當于現(xiàn)在的碗。西周時期,對不同等級的人,飲食祭祀所用的鼎和簋數(shù)量有限制,天子最多為九鼎八簋,諸侯次之為七鼎六簋,卿大夫再次之為五鼎四簋,高級士又次之為三鼎二簋,低級士只有一鼎一簋或者只有一鼎,這便是列鼎制度。

利簋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其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千克,雙耳作獸首口銜鳥頭狀,圈足下有方座。利簋腹部和方座以饕餮紋為主;兩側飾倒夔紋;方座飾蟬紋;都用云雷紋為底來襯托主題。

利簋上有銘文4行共32字,為:珷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大意是:武王討伐商朝,時間是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一夜之間,攻克商。后來,武王在“闌”地論功行賞,賜右史利許多金(當時把銅稱為金),利為紀念祖先檀公,用這些金鑄造了這件簋。

由于簋主人叫“利”,所以稱之為“利簋”。

以前說武王伐紂和西周建立的時間,都是用約數(shù),以后就再也不用這樣了。利簋的銘文明確記載了時間,盡管屬于干支紀年,但經(jīng)天文學家推算歲星(木星),可以確定具體時間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也即是說,這件簋不但證明了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zhàn),更確定了時間??梢哉f,利簋是西周開國第一器,因此,利簋成了出土文物中關于西周的最早青銅器,更重要的是,利簋也是有關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文物遺存。

?由于價值極高,所以早在17年前,利簋就被確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到2002年,經(jīng)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反復權衡,又確認利簋為九大“鎮(zhèn)國之寶”之一。

不過,還有一點就是,銘文解讀還是有爭議,比如有人認為銘文中“珷”指武王,而“王”則是說成王,就是說這件文物是在周成王時所造,諸如此類等,上面選擇的是最被認可的一種。

參考文獻

吳孫權《利簋銘文新釋》

張秋芳《利簋制作年代補考》

司馬遷《史記》

視頻《如果國寶會說話》

1.《196字周朝青銅器,干貨看這篇!3000年前的青銅器,證明了武王伐紂及時間,被譽為“鎮(zhèn)國之寶”》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196字周朝青銅器,干貨看這篇!3000年前的青銅器,證明了武王伐紂及時間,被譽為“鎮(zhèn)國之寶”》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3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