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19日晚,志愿軍第9兵團第26軍從臨江出發(fā),通過鴨綠江迅速進入朝鮮境內,正式參加抗美援朝作戰(zhàn)。

志愿軍老兵岳云湘當時在26軍某部任通訊兵,他回憶當年的戰(zhàn)斗情況,有兩個細節(jié)十分耐人尋味:第一,棉衣外穿可以防止轟炸;第二,繳獲的美軍罐頭沒人吃。

以下內容由岳云湘回憶整理,文中以老岳代指:

老岳跟著部隊入朝后,先在是一個山溝里露營了三天,部隊什么都沒干,也不敢有什么動作,因為有人因為埋鍋造飯,升起的炊煙被美軍發(fā)現,導致一個團被炸得幾乎喪失戰(zhàn)斗力。

在山溝里待命的這幾天,老岳覺得部隊有兩個收獲,一是領教了美軍飛機的厲害,不管是火光還是炊煙,只要大意一點兒,敵機就能發(fā)現志愿軍的行蹤。

二是體會到了朝鮮冬季的嚴寒,零下三十幾度的氣溫,隨時都會造成非戰(zhàn)斗減員。

在山中逗留了三天,26軍接到任務,開始快速向前線挺近。

按照志愿軍司令部的部署,9兵團的3個軍,要背靠江界市,面對長津湖呈一字形布防,20軍離長津湖最近,其次是27軍,最遠的是老岳所在的26軍。

在趕往前線的路上,因為擔心轟炸,志愿軍基本上都是夜間行軍,白天休息。

本以為走夜路不會看到被戰(zhàn)爭摧殘的村鎮(zhèn),心情能稍微好受一點,可沒想到因為美軍天天轟炸,炸毀的房屋有的還冒著火,通過火光的照耀,戰(zhàn)士們看到好端端的房屋全都被夷為平地,說不出的難受。

老岳當時心里就想:出國作戰(zhàn)的決定還是很正確的,志愿軍不到朝鮮打美軍,那么東北很有可能就變成這副模樣。為了國家不受欺負,志愿軍必須打贏敵人。

志愿軍一路南下,總能遇到很多朝鮮婦女,因為男人們都去參軍了,村子里只剩下女人,面對戰(zhàn)爭,女人們無能為力,只能離開。老婦頭頂著包袱,年輕婦女背著孩子,慌慌張張地往北邊走,希望到鴨綠江邊去避難。

想到鴨綠江邊,必須翻過朝鮮北部的狼林山脈,此時的山中積雪能沒過膝蓋,沒有任何能吃的東西,她們身無分文,也沒有補給,想越過一座座大山談何容易?

戰(zhàn)士們本想幫助她們,但軍情緊急,不能耽擱一分一秒,只能在心里祝福她們,但愿無辜的人不要凍斃于風雪之中。

急行軍的第四夜,當時氣溫已經降到零下30多度,路上的積雪經人踩車軋,變得像鏡面一樣光滑,戰(zhàn)士們邊走邊摔跤。

老岳是通訊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好報話機,當時整個志愿軍只有9部短波電臺,基層部隊有一臺報話機就很不容易了。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背著的71式報話機就是志愿軍最喜歡的通訊工具,這種報話機重量輕、功率大,使用方便,所有通訊兵幾乎都和71型報話機打過交道。

不過,這種報話機也有一個缺點,就是故障率很高。當時全國只有十幾家無線電廠,工人不足5000,生產的電器元件質量參差不齊,所以71型報話機很嬌貴,經不起磕碰。

老岳和戰(zhàn)友們?yōu)榱吮Wo報話機,小心翼翼地前進,但還是免不了摔跟頭,每次摔倒,他們都搶在機器之前摔在地上,好讓機器砸在自己身上有個緩沖。

時至今日,老岳仍然記得那天晚上自己摔倒了60多次,他說不光自己,大家也一直在計數,看誰摔得多。也就是說,那一天晚上,老岳用身體幫助報話機緩沖了63次,雖然身上被砸得青一塊紫一塊,但他覺得值得。

走了一夜,天快亮的時候,部隊離宿營地還有10余里,這不是一個好事情,因為敵人不會睡懶覺,他們一大早就會偵查,要是看到志愿軍的行蹤,免不了又是一頓轟炸。

正走著,老岳看到前面隱約有個村子在冒濃煙,他心里暗叫一聲不好,冒淡煙有可能是百姓在做飯,冒濃煙說明房子被點著了,那只有一個可能,美軍飛機剛剛來過這里。

剛預感到不好,美軍飛機就呼嘯著從天空出現,發(fā)出如同禿鷲一般的聒噪聲音,敵機俯沖下來朝著路上的志愿軍掃射。

指揮員立刻命令部隊向公路旁的山上疏散,各個部隊自行尋找掩體。剛才飛過的是戰(zhàn)斗機,它把發(fā)現志愿軍的情報向后方匯報,那么轟炸機馬上就要來了。

各個部隊找到落腳點后,基層指戰(zhàn)員馬上命令所有戰(zhàn)士把棉衣反著穿,將白色的內襯穿在外面,跟周圍的白雪融為一體,這樣就不容易被發(fā)現了。

沒辦法,為了迷惑敵人,大家只能冒著零下30度的氣溫把衣服反著穿。老岳跟戰(zhàn)友們躲在一個山洞里,冷風呼嘯吹過,雪粉灌進洞中,每個人都凍得手腳冰涼,四肢麻木。

天冷的時候,人本能地想吃點東西補充熱量,然而出發(fā)時攜帶的干糧早就在行軍中吃光了,有些人水壺里還有點醬豆,倒出來給大家一分,嘴里嚼一嚼也算解了餓。

在山上隱藏了大半天,到下午時候,敵機出現的頻率開始降低。老岳跟一個戰(zhàn)友下山找吃的,他們來到早上看到的村子里,沒發(fā)現一個人,老百姓都跑了。

老岳跟戰(zhàn)友挨家挨戶搜索,很幸運地發(fā)現了一個地窖,里面還留著不少“地蛋”,“地蛋”是方言,也就是土豆。

老岳和戰(zhàn)友煮了半鍋土豆,吃了個飽,然后把剩下的裝在糧袋里,帶回去給戰(zhàn)友們分享。臨走時,他們找了一塊石頭,壓了100元朝鮮幣在地窖門上,又留了一張字條感謝屋主。

不管對方能不能看懂漢字,反正看到錢和字條大概也就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了。

26軍因為離戰(zhàn)場最遠,所以在長津湖之戰(zhàn)時沒有發(fā)揮大的作用,追擊任務還是主要由20軍完成。

經過半個多月的激戰(zhàn),號稱精銳中的精銳的美軍陸戰(zhàn)一師被志愿軍打得潰不成軍,除了一部分從海上逃往三八線以南外,很多來不及走的部隊都被志愿軍消滅了。

老岳隨部隊行軍經過了新興里、柳潭里、下碣隅,一路上到處是東倒西歪的美軍的坦克和汽車,陣亡的美軍橫躺豎臥,不計其數。偶爾還能見到美軍俘虜,他們低頭彎腰,神情沮喪地被押往戰(zhàn)俘營。

長津湖一戰(zhàn),志愿軍繳獲武器、彈藥、毛毯、鴨絨睡袋、罐頭等戰(zhàn)利品不計其數。作為技術兵種,老岳他們通訊隊分到了20多個罐頭,干部把自己的那份送給戰(zhàn)士,戰(zhàn)士又讓給干部。

美軍罐頭沒人吃不是嫌味道不好,大家平時吃炒面,吃得口干舌燥,誰不想嘗嘗美國口味呢?只是大家互相謙讓,總是替別人著想。

罐頭讓來讓去也不是辦法,最后大伙兒一致同意,應該把罐頭送到醫(yī)療隊,作為禮物慰問傷員。老岳沒吃上罐頭,但他繳獲了一個袖珍指北針,只有指甲蓋大小,這是正兒八經的美軍物資,據說只有美軍排以上軍官才配備。

幾十年來,老岳一直珍藏著這個指北針,東西沒什么珍貴的,但它的意義不小,見證了志愿軍擊敗美軍陸戰(zhàn)一師的光榮歷史。

1950年12月24日,也就是在西方傳統的平安夜這一天,長津湖戰(zhàn)役結束,二次戰(zhàn)役也宣告勝利落幕,麥克阿瑟之前自負的“圣誕節(jié)前結束朝鮮戰(zhàn)爭”的預言,最終成為了一個笑話。

經過長津湖一戰(zhàn),美軍首次認識到志愿軍的實力,他們發(fā)現:眼前的東方軍隊,再不是近一百年來屢受欺凌的落后弱旅,而是一支戰(zhàn)術豐富、自信昂揚、充滿斗志的百戰(zhàn)雄師。

他們來錯了地方,挑錯了敵人,但是,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1.《關于100元朝鮮幣我想說志愿軍老兵回憶:棉衣反著穿,能防止轟炸,繳獲的美軍罐頭沒人吃》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關于100元朝鮮幣我想說志愿軍老兵回憶:棉衣反著穿,能防止轟炸,繳獲的美軍罐頭沒人吃》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3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