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面條和9000年前的大米是怎么樣的?秦朝阿房宮是沒有建成,還是燒毀了?古代是如何用開顱術治病的?這些聽起來很奇怪的問題將在《考古學中和》文物展上一一得到解答。(威廉莎士比亞,考古學,考古學,考古學,考古學,考古學,考古學,考古學)。

今天“登陸”首都博物館的這場“重頭戲”,是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考古學專題展,400余件展出文物中,有近七成是第一次在公眾前“露臉”。

青銅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銀器……本次展出的文物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60年來的重要成果,出土于32個省市的60多處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遺址與大型墓葬。

400件文物揭示歷史

“從每個文物都可以見人,見社會,見歷史。”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黨委書記齊肇業(yè)所言,每一件展品都配以大量的圖片與文字解說,甚至還有考古發(fā)掘影視作品,使觀眾能夠感受考古的樂趣,體會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齊肇業(yè)說,這是我國考古學研究成果面向社會、面向公眾的首次系統(tǒng)的展示。

觀眾在這個展覽中,可以從一個廢墟遺址,看到新石器時代人們?nèi)绾蚊鎸Φ卣馂碾y;從幾個龍盤,想見中國最早的城市之光;從滿山漢墓模型,一窺中山靖王的奢華;從被穿孔的頭蓋骨,探索古人的開顱手術。

七成文物首次公展

在400余件展出文物中,有近七成是第一次在公眾面前“露臉”,許多文物的研究價值都足以獨當一面。比如,華北距今15000年前的刃部磨制的石鏟與弓箭箭頭、錢塘江流域距今9000年前的稻米、接近5000年前的安徽尉遲寺立鳥神器、4000年前陶寺城址的毛筆朱書文字、黑彩蛇形龍盤、漢代最為精致的錯金鑲紅寶石金錢豹、北朝人面瓦件等。它們對于研究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發(fā)展譜系、夏商周斷代標尺的建立、歷代都城形制的演變規(guī)律都具有重要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專家朱乃誠介紹,本次展覽以文物、歷史和考古課題為主線,按照考古學重大課題布展。堯舜時期的都城探索、夏商周三代研究的疑案……400件文物就是解開這些學術界重大課題的鑰匙。

現(xiàn)代科技助考古研究

“取得重要的考古成果,離不開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使用。”一向神秘的考古高科技,如數(shù)字攝影測量、三維激光掃描、遙感、探地雷達等讓人大開眼界,體質(zhì)人類學研究、植物考古等難懂的學科也被嵌入了一個個考古案例。展覽中展示了青銅器是怎么做的,還原了司母戊方鼎的被盜現(xiàn)場,科學手段在考古中的應用,連記者這樣的外行也能看得懂。

“文物是美麗、珍貴的,觀眾通過文物了解到古代人類的生活習慣、社會構成和文化歷史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闭琮R肇業(yè)說的,本次展覽深入淺出地讓觀眾走進了歷史,走進了考古,呈現(xiàn)出新中國考古60年的重要成果。

看點 中華文明的深深印痕

展覽中最價值連城的文物是哪一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專家朱乃誠無奈地說,相對于普通觀眾所關注的經(jīng)濟價值,考古學家更看重科研價值,這400余件文物,無論是拿出哪一個,都能寫出一篇考古論文,講述一段歷史故事。

兩個字 中華文明前推500年

展出的陶寺文字扁壺為泥質(zhì)灰陶,僅存留口沿及部分腹片,看起來像個軍用水壺,但腹一面略平,另一面明顯鼓凸。扁壺鼓凸面用紅筆書寫了一個清晰的“文”字,在扁平面也有一個紅筆書寫的字,上為圓角方框,似象征城,中為一橫線,似象征地平線,下部形似一人做跪拜狀。后面是個什么字,可能是“堯”,也可能是其它的字,尚無定論。

殘破的文字扁壺,就因為這兩個字令考古專家如獲至寶。朱乃誠解釋,陶寺遺址出土于山西襄汾,年代大體相當于我國古史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這兩個字是迄今為止最早的漢字系統(tǒng)的文字,如果能確定后一個字是“堯”,基本上就可以判定陶寺遺址就是傳說中的“堯都平陽”。

即使不是堯都,但有出土的彩陶龍盤,28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址遺址,也可以斷定,這里就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雛形。人們難以想象,在那個年代,城內(nèi)已有宮殿建筑。

陶寺遺址發(fā)現(xiàn)的城、王級大墓、文字、銅器等考古成果,將中華文明的起源從以往認定的早至距今3700多年的二里頭遺址提前到了距今4300多年的陶寺遺址,整整推前了500年。

喇家地震遺址 一碗面條述說中華美食

一個倒扣的陶碗,掀開一看,里面竟然還有吃剩的面條。是誰將這碗面條扔在了4000多年前的青海?喇家遺址為人們講述了一個辛酸的故事:

4000年前的某一天,黃河邊這座熱鬧的聚落突然埋入斷層,來不及逃離的父母撲倒在地,將孩子緊緊護在懷中;正在吃飯的人將陶碗遠遠地拋開……當時的景象,如在眼前。

朱乃誠介紹,考古人員在清理喇家遺址的日用陶器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面條狀遺留物。經(jīng)科學手段分析,考古人員確定這是一碗用小米制成的面條,這說明4000年前的古人已經(jīng)掌握面條的制作方法,并以此為主要食物。這也就顛覆了歐洲人發(fā)明面條的傳統(tǒng)認識。

這碗面條是怎么保存下來的?關于喇家遺址形成的原因曾有過爭論??脊湃藛T研究發(fā)現(xiàn),出土遺骸大多存在于日常居住的房舍里,而且身體都呈現(xiàn)出非正常的姿勢。綜合遺址周邊發(fā)現(xiàn)的多處地裂縫、噴砂和地面變形的跡象,考古人員斷定:罕見的地震毀滅了這段史前文明,而隨后來襲的洪水,正好將這個地震遺跡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龍形器 “馴龍人”浮出水面

陶寺文字扁壺

泥土里浮現(xiàn)出一個綠松石龍形器和一個銅鈴—這幅巨大的照片掛在展廳的顯要位置??蓜e小看這個龍形器,它是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現(xiàn)場展出的龍形綠松石銅牌飾和它一脈相承。

龍形器出土于嵩山附近的二里頭遺址,作為初興的夏王朝國家遺存,二里頭文化是東亞地區(qū)最早跨入青銅時代的核心文化,并向四周輻射,影響九州。

從考古現(xiàn)場可以想見,一個人被安葬在皇宮庭院里,這個龍形器由2000多片綠松石片組成,從他的肩部到腰部耷下來,而且在龍的身體中間有一個銅鈴。這個人是干什么的?若說他是王,為什么沒有葬在大墓中?如果不是王,又是王的什么人呢?中國自古有“馴龍”一說,那么這個銅鈴是不是跟馴龍有關?朱乃誠認為,這一發(fā)現(xiàn)為研究古史懸疑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他認為夏朝有“馴龍術”并非傳說,而這個身掛龍形器的人應是與馴龍人有關。

考古學家還根據(jù)龍形器的形狀、特點、工藝技術追溯出了這種龍的早期形態(tài),而這正是文獻描述無法解答的。朱乃誠認為,古人馴的龍其實就是揚子鱷。另外,通過這塊龍形器,還可以斷定,2002年以前發(fā)掘發(fā)現(xiàn)的那些鑲嵌綠松石銅牌飾,都跟龍有關,是從這個龍形器演變而來的。

阿房宮 杜牧冤枉了楚霸王

“阿房宮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唐代詩人杜牧筆下宏大、壯麗的秦阿房宮,一直流傳著為項羽所焚,不過《史記》中卻無此記載。此次展出的考古成果顯示,杜牧冤枉了楚霸王。

2002年到2007年,考古工作者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了全面的勘探與部分發(fā)掘,考古結果表明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現(xiàn)存高12米的前殿遺址只是一個夯土臺基,臺基上是沒有建成的遺跡,也沒有火燒的痕跡。

難道阿房宮只有這么小?為確定秦阿房宮的范圍,考古隊在阿房宮前殿遺址以東至皂河、西至灃河、北至渭河和南至漢代昆明池北岸之間135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試掘工作。先后對紀陽寨遺址、阿房宮烽火臺遺址、阿房宮上天臺遺址、秦阿房宮磁石門遺址、秧歌臺遺址等進行了勘探發(fā)掘,結果表明:這些遺址或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所修建的上林苑建筑,或是漢代上林苑的建筑,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與阿房宮同時代的建筑遺跡。

考古結果可謂鐵證如山,秦阿房宮連前殿都沒有建成,更別說遭到大火焚燒了。

專家觀點 歷史遺存不說假話

這次規(guī)??涨暗摹翱脊胖腥A”展,將給公眾帶來什么樣的體驗和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界權威劉慶柱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考古界和公眾在認識上常常發(fā)生誤會,而這次展覽將是考古界和公眾的一次對話。

我們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在哪里?劉慶柱自問自答說,首先要有共同的記憶,這種記憶就是歷史。怎樣正確的認識歷史,通常有兩種解讀方法,一是通過文獻,一是通過物質(zhì)遺存。過去,我們主要通過文獻對歷史進行解讀。然而,文獻是人寫的,往往受到個人取向和時代的局限。越來越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文獻中的歷史,我們老百姓記憶中的歷史是錯誤的。

他舉例說,比如梁啟超用文學化的語言形容“中華文明5000年”,但對陶寺文化的研究表明,可以追溯的文明距今不過4300年。過去我們讀杜牧的詩,總認為阿房宮三百里是楚霸王燒的,可是現(xiàn)在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阿房宮根本沒有建完,也沒有被火燒過。這也是曹操墓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爭議的原因,在小說里他是個奸臣,人們根據(jù)錯誤的歷史知識認為 “72疑冢”才符合他的個性。

什么是歷史的真實?考古實物不會說假話。劉認為,考古展可以告訴觀眾,歷史學作為一門科學,在考古新資料的不斷發(fā)現(xiàn)中、多學科結合新方法的不斷應用中、學科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中,能不斷糾正不正確、不準確的“人類記憶”。這個“考古中華”的展覽,匯集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作為國家最高考古研究機構60年來的成果,顛覆了一些人對于歷史的錯誤認識,可以說是科學地恢復了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

奧秘世界服務號:aomisijie(←長按復制)每周六或周日更新一次,濃縮才是精華

奧秘世界訂閱號:aomishijie8(←長按復制)每天更新一次,包羅萬有

致力于揭開世間一切奧秘!沒有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奇異奧秘,把這種形態(tài)稱其為的奧秘現(xiàn)象!

1.《【2002年考察秦朝阿房宮的人員】專題最大考古展還原歷史阿房宮未焚燒楚霸王被冤枉》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2002年考察秦朝阿房宮的人員】專題最大考古展還原歷史阿房宮未焚燒楚霸王被冤枉》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2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