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國古代歷史,明朝和清朝與西北少數民族政權的戰(zhàn)爭似乎從未停止。明成祖朱棣曾多次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戰(zhàn),明英宗也曾親征瓦刺。清朝的例子就更多,康熙親征準格爾,雍正剿滅青海羅卜藏丹津。

那么明清兩朝為什么都是向西擴張領土,而不是進攻南方的越南、緬甸等地呢?那是因為我國基本上都是被動防御,很少主動進攻,而且南方的地形也并不適合用兵,不如西北地勢開闊。

(一)被動型防御

我國古代政權大多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只求領土完整,不求對外擴張,所以軍事行動大多數都是被動的。南方的越南、緬甸等國一直以來與中原政權和睦相處,并沒有發(fā)生太多大型的戰(zhàn)事。雖然乾隆時期曾與緬甸發(fā)生過戰(zhàn)爭,但那只是局部小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總體看來,中原政權與南方各國的相處還是很和諧的,所以明清兩朝沒有向南方擴張。

而西北方就不一樣了,西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瓦刺、準格爾等政權野心勃勃,從未停止過對中原王朝的攻伐。尤其是軍事實力更強大的準噶爾部,一直都想要與西藏達賴喇嘛和俄國沙皇聯(lián)合,統(tǒng)一全蒙古,進而占領全中國,重現當年成吉思汗的霸業(yè)。所以他們一直在邊境上屯有重兵,并經常出兵攻擊邊境城市,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清兩朝只能夠出兵攻打這些西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從而被動地向西北方擴張。

(二)地形的因素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地形的問題。我國西北方平原居多,地勢平坦且人煙較少,比較適合征戰(zhàn),且自古以來,西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早已經習慣了與中原王朝的紛爭,出兵路線也已經很熟悉。所以,在地形上,西北方更適合于開展大戰(zhàn)。

而南方則不然。在與越南、緬甸等南方諸國接壤的地界,是廣闊的熱帶雨林,那里地勢險要,不適合大部隊的作戰(zhàn)。而且還有喜馬拉雅山脈阻隔,想要越過這些險要的地帶去進攻異國,實在是非常困難。

而且就出兵的利益上看,西北諸地物產資源豐富,還擁有絲綢之路這樣的西北通商要道,可以極大的支援中原王朝的發(fā)展,還可以穩(wěn)固統(tǒng)治。而南方都是比較貧窮的小國,物產資源也很少,且緊鄰大海,國家之間通商和聯(lián)系都很少,所以明清兩朝如果向南方進軍,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所以他們并沒有向南部擴張。

綜上所述,西部各政權與中原王朝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且更有利可圖,所以明清兩朝與他們交戰(zhàn)頻繁,互相之間利益糾葛十分嚴重。而南方各國則比較獨立,與中原王朝的聯(lián)系較少,而且比較貧窮,攻擊南方各國無法得到太多的利益。所以明清兩朝大多頻繁向西部用兵擴張,而很少向南方進行擴張。

1.《陽Sir的考古之眼 為什么明清兩朝都是向西擴張領土,而不向南方(越泰緬撾)擴張?》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陽Sir的考古之眼 為什么明清兩朝都是向西擴張領土,而不向南方(越泰緬撾)擴張?》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188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