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皇陵,就會想起盜墓,我們根深蒂固的思想里,一般帝王之墓里面都會有很多的金銀財寶。墓盜盜的成功了,就代表著你將會發(fā)家致,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畢竟中國是一個千年古國,各代皇帝都注重風水,認為只有大量的金銀財寶才能顯示自己的強大,在下葬時墓穴里都會存著大量的金銀珠寶。
正是因為大量金銀珠寶的陪葬,才會使盜墓這個行業(yè)尤其發(fā)達。有的人為了能夠發(fā)財,不惜鋌而走險挖掘古墓,但這也只是影視劇地帶給我們的影響,事實真的是否如此,還有待考察。不過歷史上的皇陵大多都是有守陵人的,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大清,都亡了109年了,為什么卻還有人在日夜看守著皇陵?那又是誰在給他們發(fā)工資呢?我們一起探究一下。
一、溥儀退位
清朝是我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經歷了將近300年,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最開始清朝的統(tǒng)治者們決定直接建立一個大的皇陵,之后去世的皇帝都可以直接埋葬在其中,這也可見這個皇陵里的財富將會多么大,畢竟埋葬著一代又一代的清朝皇帝,甚至于還有陪葬的妃子和奴婢,以及各式各樣的祭祀品與陪葬品。
因為皇陵里的東西都比較珍貴,所以清朝皇帝一代代派著守陵人去守護陵墓,并且開出了不菲的價錢,同時又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保護機制,從各方面保護著皇陵的安全,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盜墓。當時的皇帝認為,如果讓盜墓者破壞了先祖的寧靜,將會遭受天災人禍,所以便小心又仔細的派人鎮(zhèn)守。鼎盛時期,光守陵人就達到了幾千人。
康熙年間還為皇陵設置了總理衙門,分工明確,保證祭祖工作的順利進行。守護皇陵的護衛(wèi)隊的管理非常嚴格,一旦有閑雜人等距離皇陵較近,就會被射殺,同時守護皇陵也不是一份非常容易的工作,他們日日夜夜都需要看守皇陵,并且他們不可以和外界接觸。
這份工作實際上是非常辛苦,并且枯燥的。雖然他們的生活基本上與世隔絕,但是他們的家人生活待遇很好。這也是能招到這么多守陵人的原因。也確實是因為這些原因,才導致了后來守陵人招收困難,并且開不起工資,畢竟清朝守陵人的待遇非常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無可厚非。
清政府滅亡之后,民國政府與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儀的退位商量時,決定留下溥儀的性命,溥儀也同時獲取了許多好處,比如保留皇室權利。在這其中溥儀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派人看守皇陵,畢竟皇陵是清王朝最后的遺留物,也是最為金貴的地方,不能讓人隨隨便便的就偷走里面的財富。接著溥儀就退位了,也代表了清王朝的覆滅。
于是當時的民國政府便招了守陵人去守護清王朝的皇陵,并為這些人發(fā)放工資。但相比清朝滅亡之前的工資,當時的薪酬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做這個工作,特別是到后來軍閥混亂的時候,也更是沒有人能夠顧得上皇陵了。
所以雖然民國政府同意了溥儀的請求,但是當時畢竟處于戰(zhàn)亂時期,不少勢力都盯著皇陵里的東西,想要那一筆極大的財富。雖然行動的人卻很少,畢竟誰也不想在這個關頭鋌而走險。但是這種財富是極其誘人的,還是會有人想要為之拼搏一下。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靜,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盜墓者孫殿英。
二、皇陵遭到破壞
當時的中國局勢混亂,所以對于皇陵的管理也比較松散,沒有太多的規(guī)章制度。1928年孫殿英用大炮轟開了皇陵的大門,里面通往的是慈禧和乾隆皇帝的墳墓。于是孫殿英就將這兩個人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其中也包括那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他的行動不禁讓世人感嘆,膽大妄為也不過如此了吧。
這一行為也挑戰(zhàn)了當時清王朝遺留的皇室,他們惱羞成怒,但卻也無可奈何,畢竟自己已經沒有了權利。但是當時的清朝皇室后人的處境也是非常艱難,他們對于清朝皇陵的管理和保護也是有心無力。在民國政府不給守陵人發(fā)工資之后,發(fā)工資的人就變成了皇室后裔,并且還因為沒有錢,所以沒辦法請守陵人。
三、后人主動守護
于是乎皇室后人只能自己搬到了陵墓旁邊的村莊居住,每天自己守著皇陵,以保護老祖宗留下的遺產。這個習慣也就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新中國成立以后,皇陵的保護受到了國家的重視,便也開始給這些守墓人發(fā)工資,也是這一舉動才讓守墓人能夠堅持下去,而不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就解散。
迄今為止,清王朝已經滅亡了109年,但當年的清朝后代,卻還是生活在皇陵旁邊,盡職盡責地守護著陵墓。最為重要的是,盜墓現在已經算是一種違法行為。對于這種有人看守的墓穴,盜墓賊也不會對它打主意,所以這也是守墓者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原因,畢竟他們也不會像原來那樣遭受每天可能會被盜墓的危險。
四、總結
如今因為新中國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所以清朝的皇陵也有了專門的人員負責,專門對于這些文物的研究,并且擁有專門的經費支持,所以還能繼續(xù)保證守陵人的工資。雖然現在守陵人比較少,只剩下沒有幾戶人家,但是支撐他們的是一種信念,畢竟他們是清朝皇室的后人,這也是一種守護家族財產的榮耀。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要合理利用和保護這些文物,而不是想要去破壞他們或者是占為己有。我們應該在這些文物需要幫助時,伸出自己的援手。這是作為一個中國公民的義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畢竟這些歷史文物是我們所有人共同擁有的財富,我們都需要去守護它們。
1.《付娟說歷史 大清都亡了100多年,為何仍有人日夜看守皇陵?誰給他們發(fā)工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付娟說歷史 大清都亡了100多年,為何仍有人日夜看守皇陵?誰給他們發(fā)工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186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