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反攻,驅逐吳軍,吳國大敗,楚國對吳取得最終勝利,重奪群舒之地。郢都失陷,使楚國損失慘重,幾至滅亡,楚國戰(zhàn)略地理形勢以及戰(zhàn)爭的形式發(fā)生了重大改變。楚國不得不調整對內對外政策,對內集中兵力以救亡,對外尋求盟軍以解燃眉之急。楚國向秦國尋求助援,秦給予援助。雖然楚在秦國的幫助下不久復國,但因為常年與吳國征戰(zhàn),楚國國力已經大損,一時之間,也難以與吳國再次爭奪江淮之地,東進事宜暫時擱淺。從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3年,楚吳邊界比較穩(wěn)定。

這一時期在今安徽境內楚國的東界與吳國的西界,由北至南,大致是:楚國的東界為乾溪、城父(今毫州市)——胡(今阜陽市)——英(今金寨縣)——舒庸(今霍山縣)——宿松(今宿松縣)。吳國的西界為房鐘(今蒙城縣)——州來(今鳳臺縣)——六(今六安市)——舒(今舒城縣)——涌(今潛山縣)。國力漸己恢復的楚國和秦國的軍隊在沂、雍迸、軍祥、麋、公塥之溪等地多次擊敗了吳國軍隊。楚國在西面聯(lián)合秦國,在東面結盟越國,增加實力,整軍備戰(zhàn),準備卷土重來,擊退吳軍并在群舒地區(qū)乃至整個江淮流域,再次圖霸。在這里就不能不提到吳國的近鄰越國。就在楚吳兩國互攻正酣之時,吳國的背后突然間崛起一個強大的越國,直接威脅吳國的統(tǒng)治中心江南地區(qū)。

越國,又稱于越,夏商周時期南方諸侯國

越國為夏君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所建。越國與吳國相似,在春秋晚期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在此之前,雖已立國,卻以一種相對閉塞落后的狀態(tài)存在。越國前期統(tǒng)治的核心區(qū)域主要是在今天的浙江及其周邊地區(qū)。吳國的統(tǒng)治中心江南地區(qū)直接受到漸已強大的越國的威脅。春秋晚期,越國強盛滅吳后,將吳地盡占,勢力范圍空前擴大,北達蘇北,南抵閩臺,東臨大海,西達贛東、皖南,雄踞東南一隅。起初,雖然吳國和越國臨近,各自居民卻相安無事,但自從吳國自壽夢稱王,逐漸強大,交通晉國以后,與越國發(fā)生沖突,兩國變成了宿敵,所以吳越的交惡有一定的必然性。

吳越興起時,楚國和晉國都為爭當中原霸主而頻繁戰(zhàn)爭。楚國、晉國還各自結交與國,向與國借助兵力。晉國聯(lián)吳制楚;而楚國則聯(lián)合與吳國有過節(jié)的越國來制約吳國。對越國來說,楚國的距離較遠,相對威脅較??;吳國則處于臥榻之側,時時威脅著自己的安全,因此在吳、楚關系緊張,戰(zhàn)爭不斷升級的情況下,越國基本上站在楚國一邊,與吳國則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

楚國與越國的邦交也由來已久

《左傳·文公十六年》“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左傳·宣公八年》“楚為舒叛故伐舒、蓼……盟吳、越而還",可見,楚國與越國很早時期就已經聯(lián)姻、結盟了。吳國與越國崛起后,戰(zhàn)略上楚國與越國互為犄角之勢,在面臨共同的勁敵的前提下,楚國與越國的邦交越發(fā)鞏固。越國大夫范蠡和文種原是楚國人,楚王讓文種和范蠡赴越國支持越王允常,助越富強進而攻吳。吳越兩國都認為與彼此不能共存,不能相容。越國則將吳國看成北接江淮,擴大疆域的障礙;吳國視越國為爭霸中原的心腹之患,后顧之憂。《國語·越語》“夫吳之與越也,仇儺敵戰(zhàn)之國也。"吳、越百姓之間也有沖突,則使得兩國交相怨伐。

吳國與晉結盟,脫離楚國的牽制,成為楚國的勁敵。越國則繼續(xù)與楚結盟,隨著吳國與晉結盟,吳國的強大,楚越聯(lián)盟越發(fā)的緊密,吳越的沖突在所難免。其實,吳越相爭,是吳楚爭戰(zhàn)的延長,實際上也是晉楚之爭的繼續(xù)。公元前537年冬,楚率陳、蔡、許、徐、頓、沈等國之師與越軍在瑣邑(今安徽霍邱縣東)合兵攻打吳國,是楚與越兩國第一次對吳采取聯(lián)合軍事行動。楚越兩國多次聯(lián)合對吳作戰(zhàn),兩國邦交關系因此不斷加強,形成了強大的政治軍事同盟。越國在吳人攻郢時有派兵進攻吳國,幫助楚國擊退吳國。

《史記·楚世家》記楚昭王二十一年,“吳王闔閭伐越,越王勾踐射傷吳王,遂死,吳由此怨恨越而不西伐楚",由于越國不斷地擾亂吳國,使得楚國免于在西線吳國伐楚時疲于奔命?!秴窃酱呵铩す篡`伐吳外傳》中,楚昭王取越王勾踐之女,立其子為惠王,使楚國與越國關系得以進一步加強。在吳師入郢后,楚國元氣大傷,僅存的實力僅能用來自保而再無余力爭奪,恢復昔日霸業(yè),所以吳國也開始劍指東南,著力與越國間進行戰(zhàn)爭。吳國在后期,紛爭不斷,外部有越師、楚師、吳師的夾擊,內部又有夫概王擅自率部回國自立,吳國軍隊迫于國內的政局不穩(wěn),班師回朝,楚昭王得以復楚。

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勾踐以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與徐州,致貢于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越伯。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土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于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越滅吳,使得春秋中期以來吳楚長期爭奪淮域的斗爭遂告結束,楚人來自東邊的巨大壓力和威脅得到了緩解。但是一度屬于吳國的江淮、皖南、江南等地區(qū),均為越國掌控。這時越國版圖最大,北至膠州灣,與齊國相鄰,西接魯國。

楚國對此雖然不甘,但由于戰(zhàn)爭損耗嚴重,亦不敢輕舉妄動。其實越國的霸業(yè)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勾踐以后不久,東部的各國各行其是,開始動搖越國的掌控,越國國力下降,于是,楚就借此機會打敗越軍,重返淮域。越國遺族退居南方,名存實亡。李學勤先生4認為這時楚國并沒有占領整個越國的土地,只是取吳國故地。悼公二十年(公元前447年),楚國再滅蔡國,逐漸收復原本屬于楚國“東國”,后被吳國占領的淮河上中游大片地區(qū)。四十四年滅杞,簡王元年(公元前431年)滅莒。

楚東北境一度達到沂水

后來楚國國力恢復,進行全面大反攻,驅逐敵軍,取得了最后勝利。楚人雖在春秋中期已東進到江淮地區(qū),但由于吳、越的興起,受到阻遏。其對東境的控制,斷斷續(xù)續(xù),直到楚威王敗越、楚懷王滅越以后,東境才全部歸其掌握。群舒因位于吳、楚兩大國交爭的要沖,畏楚而附吳,結果除近吳的巢國為吳所滅以外,其余諸國均被楚所滅亡。1群舒一域,包括州、巢、權、宗、桐等國也應該為楚國所滅。2群舒的最終滅亡,應該是楚人勢力重返江淮地區(qū)之后,應在戰(zhàn)國時楚惠王的晚年。自此,以群舒地區(qū)為代表的江淮流域重新被楚國掌控,直至秦朝大一統(tǒng)前,為楚國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戰(zhàn)爭背后的思考

在楚、吳爭奪戰(zhàn)中,群舒地區(qū)一直作為主戰(zhàn)場。吳采取罷楚政策,對楚國往往是騷擾,甚至是侵略。楚在收復失去的城邑后,一般會重新派兵駐守。楚、吳雙方你略我奪,你攻我攻,一時間雙方互有勝負,成為拉鋸戰(zhàn)的局面。楚、吳在江淮地區(qū)的爭奪過程中,淮夷偃姓國六、蓼、舒蓼、舒庸、舒鳩皆滅于楚,但從六、群舒、桐都曾叛楚,舒鳩人在滅國之后尚助吳誘楚的情況來看,江淮諸偃對楚時叛時服,有的被滅之后還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有的可能復國。

1.《你的明月 楚國和吳國之間的戰(zhàn)爭,群舒地區(qū)一直作為主戰(zhàn)場》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你的明月 楚國和吳國之間的戰(zhàn)爭,群舒地區(qū)一直作為主戰(zhàn)場》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185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