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建立已經十四年了,東吳還在茍延殘喘。
長江是東吳倚仗的天塹,當年曹操那么囂張,率領幾十萬得勝大軍,投鞭斷流,勢不可擋,但被人家打得抱頭鼠竄。后來,陸遜的兒子陸抗苦心經營沿江防線,晉大將羊祜也從不輕易動武。兩人打了多年的心理戰(zhàn),最后都輸給了時間,他們被年齡殺死了。
直到公元279年,主戰(zhàn)派的益州刺史王濬(jùn)給晉武帝司馬炎上奏:“臣作船七年,日有朽敗,臣年七十,死亡無日?!?/p>
意思是我在長江上游整船備戰(zhàn)都七年了,船都快爛了。老漢我今年七十歲,再不伐吳,估計就死翹翹了。
這樣一封言辭懇切的奏文也沒有打動司馬炎,當時他聽信賈充和荀勖等一幫沒見識的人瞎參謀,認為東吳不可伐,伐則必敗。這些人都沒經過什么陣仗,爭權奪利是行家里手,要論軍國大事,只是紙上談兵。但這些人偏偏掌握著中樞,還和皇帝關系走得很近,當然他們的意見占了上風。
緊接著,杜預的奏折也到了,他是羊祜臨終前舉薦的人,接掌了鎮(zhèn)南大將軍,繼續(xù)鎮(zhèn)守荊州。那天,司馬炎正在和中書令張華下棋,當張華知道了奏折的內容時,他立刻推掉棋盤,站起來很嚴肅地說了一番話:
“陛下又年輕又英武,咱們的國家現(xiàn)在兵強馬壯,這正是建立不世功勛一統(tǒng)天下的大好時機!再說東吳,那孫皓小子算個什么東西!誅殺賢能,國庫空虛,民怨沸騰,已經不堪一擊!陛下,您可是不能再猶豫了!”
這番話也算擊中了司馬炎的軟肋,開國之君嘛,誰沒有點蕩平四海的野心?
于是,晉軍開始部署大規(guī)模伐吳,兵分六路,共二十幾萬大軍水陸并進。
大軍之中,除了杜預率領的荊州軍和王濬率領的益州水軍,還有司馬伷(zhòu)、王渾和胡奮等人所率部屬。
鳥無頭不飛,幾十萬大軍得有一個說話算數(shù)的,要不一團散沙怎么打仗?
司馬炎此人說聰明也糊涂,他想來想去還是派出了他最信任的賈充擔任大都督,命他持節(jié)、假黃鉞,統(tǒng)帥伐吳的各路大軍。此人本心就一直反對伐吳,加上根本沒打過什么仗,要說軍事才能實在欠缺得很,當然,各位能征慣戰(zhàn)的將軍們也不怎么服氣。
賈充根本沒有打勝仗的信心,一直想推掉這個差事,他說自己年老體弱,又有病什么的,總之是不肯受命。司馬炎還就認準了他,非讓他去不可。賈充一再推辭,逼得司馬炎都急了,說難道你想我御駕親征不成?
這話除了壓賈充之外,另有一層褒意,除了放心你之外,我再也沒有可派的人了!說到這個份上,賈充只好領命。
其實也不用賈充怎么排兵布陣,幾位將軍都是久歷戎行的,再加上晉軍士氣高昂,王濬和杜預的兩路大軍勢如破竹。
王濬用大竹排帶走了吳軍設置在長江巫峽一帶的鐵錐,再點起熊熊大火燒斷了江面上的鐵鏈,荊州吳軍斗志瓦解。此時,杜預的大軍也攻克江陵重鎮(zhèn),荊州所屬各郡吳軍望風而降。
孫皓當時還蒙在鼓里,好好過了個年,但正月過了沒幾天,有人來報,長江北岸已經能看到晉軍的旗幟了,孫皓這才覺得大禍臨頭。
他比劉禪強一點,還曾想負隅頑抗,但匆忙組織起來的人哪里有什么戰(zhàn)斗力,丞相張悌率三萬人渡江迎擊,對陣的是安東將軍王渾,結果吳軍大敗虧輸,連丞相也搭進去了。
王濬的水軍就逼近了建業(yè),孫皓又指揮游擊將軍張象率領水軍迎敵,無奈大家早沒了斗志,跑的跑,降的降,根本組織不起來像樣的陣容,一觸即潰。最后,孫皓又拼湊了兩萬多人,他倒是想殊死一戰(zhàn),但沒人給他賣命,剛說準備開戰(zhàn),一夜間全跑了。
至此,建業(yè)無兵可戰(zhàn),成了一座死城。而殘暴的孫皓并沒有玉石俱焚的勇氣,于是只剩下投降一條路。
但他還不死心,投降還耍了一個幺蛾子。
孫皓分別派人給王濬、司馬伷和王渾三處遞交了降書,他還想挑撥離間,從中找到生機。
當時,離建業(yè)城最近的是王濬和王渾兩支軍隊,這兩個人雖然都姓王,都是世家子弟,但不是親戚。王渾出自太原王氏,王濬則出自河南靈寶。出兵前,按照朝廷的規(guī)定,王濬的水軍在荊州受杜預的節(jié)制,到了揚州之后,他要受王渾的領導。
收到降書之后,王渾命令王濬停止進軍。
當時老將王濬卻公然抗命了,一個后生晚輩也敢命令老夫!王渾當時五十多歲,也確實小點,但打仗不是上桌吃飯還論個年齡大小,當然是誰的官大聽誰的,可王濬根本不吃這一套!
三月十五日,王濬率領他的大軍浩浩蕩蕩開進了建業(yè)。玩小聰明的孫皓哪里想到,晉軍根本不團結,老二不尿老大,他的那點詭計碰上這些不按規(guī)矩出牌的,簡直徒喚奈何!
投降的儀式是很隆重的,孫皓不需要自己動腦筋,完全參照劉禪的干法就行,“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兩手反綁),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把這些都置辦齊全了帶上,他率領太子孫瑾等21人來到王濬營門請降。
王濬最風光的時刻來到,他表示接受孫皓的投降,親解其縛,接受寶璧,焚燒棺櫬,并派人將孫皓一家送到晉都洛陽。
至此,經營了52年的孫吳宣告滅亡。
王濬春風得意,王渾卻氣急敗壞,他認為是自己率先攻破孫皓的中央軍,當然功勞最大,受降人自然應該是他才對。他非常不甘心,也后悔沒有在擊破張悌后立刻乘勝進攻建業(yè),眼看到手的千古偉業(yè)就這樣被王濬搶走了。
王渾于是多次上奏揭發(fā)王濬的罪狀,說他不受節(jié)度,還要求用檻車把王濬押回洛陽。司馬炎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他怎么能剛打完勝仗就立刻收拾功臣?所以只能打哈哈,而王渾一直喋喋不休,也被別人譏諷。
更好笑的人是賈充,他不敢沖到前面,所以靠后指揮。因為太靠后了,前線都已經高唱凱歌收兵了,這家伙一點不知道,還在大帳里奮筆疾書:說春天來了,江南這么潮濕,馬上就有瘟疫,建議立即班師回朝。還說如果晉軍戰(zhàn)敗了,他請求立即將張華腰斬!
倒霉的是,他的奏疏前腳剛送走,吳國投降的捷報就傳來了。賈充腸子都悔青了,連滾帶爬地跑回洛陽去請罪,司馬炎倒也大度,沒有處罰他。
就這樣,一頓亂拳之下,東吳被打死了。雖然說命數(shù)已盡,老天爺都心涼了是主要原因,但要說死的屈嗎?也有點,如果吳軍還有當年赤壁之戰(zhàn)時的戰(zhàn)斗力,盡管人少,對付這支將帥離心,勾心斗角的晉軍還是有勝算的,再現(xiàn)當年的輝煌也未可知。所以不是晉軍太強大,而是吳軍太稀松了,亡國是理所當然。
參考文獻:《晉書》《資治通鑒》《三國志》《華陽國志》《兩晉南北朝史》
1.《太史叨叨令 晉朝將帥明爭暗斗,離心離德,滅掉東吳就像開玩笑?》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太史叨叨令 晉朝將帥明爭暗斗,離心離德,滅掉東吳就像開玩笑?》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181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