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俊1945年出生于山東省上河縣樂橋鄉(xiāng)蔡元村的貧困農(nóng)民家庭。
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63年3月從部隊轉業(yè)到棗莊市甘霖煤礦工作,任該礦團委干事、工會主席。1982年10月調到山東商河縣白橋鄉(xiāng)從事司法調解工作。1986年隆冬時節(jié),魯北大地天氣格外寒冷,雪如蝶舞,風似刀鏇,李太俊頂風冒雪騎車走村串戶排解民事糾紛。其間,細心的他敏感地意識到,小營子、賈家、王天開等10多個村的部分群眾,對上交提留任務存有抵觸情緒。經(jīng)過深入調查,他終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導致今年的提留任務重的原因是由于村干部上報的糧食產(chǎn)量過高,依據(jù)產(chǎn)量確定的提留數(shù)額必然無形中增加了農(nóng)民的負擔。此事非同小可,李太俊立即將調查結果向鄉(xiāng)領導作了詳細匯報并提出處理意見,鄉(xiāng)里及時采納了他的意見,對提留數(shù)額進行了合理調整,從而化解了這個一觸即發(fā)的矛盾。事后,許多群眾動情地說:“還是共產(chǎn)黨能聽得進咱老百姓的意見啊!”聽到群眾對共產(chǎn)黨的贊美之詞,李太俊這個老黨員心里美滋滋的。因為他覺得,能為黨的形象增光添彩,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樂。
老李不吃請、不受禮是出了名的,但也有“例外”;那是1992年冬天,鄉(xiāng)里為盡快引導農(nóng)民脫貧致富,在附近一個村子里搞起了西紅杭大棚栽培試驗。由于指派的四個菜農(nóng)責任心不強,沒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辦事,結果剛育出的秧苗全被凍死。鄉(xiāng)里及時采取措施,中途換人,繼續(xù)試驗。豈料被換下來的菜農(nóng)覺得丟了臉面,鬧起糾紛,并揚言:“不讓我們種,誰也別想種成!”試驗被迫中斷。李太俊先后多次深入到這些農(nóng)戶家中,苦口婆心地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咱要手拍胸膛想一想,這次試驗一旦成功,全鄉(xiāng)人也包括你們自己都受益,咱何必為了那不頂吃不頂喝的‘面子’,把這檔子好事給攪黃呢?”終于他們放棄了鬧事的念頭。大棚試驗一次成功,當年推廣就獲得大豐收,效益也十分可觀,菜農(nóng)們高興得合不攏嘴,自然也想起了功不可沒的李太俊。他們帶上一兜又紅又大的西紅柿,到鄉(xiāng)里感謝他。李太俊老遠看見菜農(nóng)們提著西紅柿滿面春風地向他走來,心里就明白了幾分。沒等菜農(nóng)們讓,他就迫不及待地跑上去,抓起一個最大的就啃,口中還念念有詞:“不孬,不孬……”
李太俊是個“拿錢不多,管事不少”的人物,哪里有難題,領導和群眾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他:“這塊硬骨頭,老李去了準能啃下來!”因而他成“全鄉(xiāng)最忙且最敢碰硬的人”。
1994年深秋的一天,白橋村村民齊某的家人在購買化肥時與采購站職工張某發(fā)生口角。齊某認為家人受侮,咽不下這口氣,遂帶上本家兄弟五人,手持鐵锨、木棍怒氣沖沖地去找張某“算賬”,一場械斗即將發(fā)生……“住手!”隨著一聲洪鐘般的斷喝,只見一個鄉(xiāng)親們熟悉的身影“噌”地沖將上去,一把奪下了齊某手中那已對準張某高高舉起的木棍。誰知還沒等來人開口說第二句話,幫助齊某打架的一個小伙子錯把來人當成張某的同伙,不由分說,舉起木棍照準他的后腰就是一棍子。來人眼前一黑,“撲通”一聲栽倒在地……這時突然有人驚呼:“打錯人了,這是咱鄉(xiāng)司法所李所長,這回可闖下大禍啦!”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李大叔,俺有眼不識泰山……”小伙子嚇得面如土色,忙把棍子一扔,與齊某一起俯下身子攙扶起疼得滿頭大汗的李太俊,聽候處置。然而,此時的李太俊則顯得出人意料的平靜,只是稍稍喘了口氣,痛心地慨嘆道:“小伙子,你這一棍子可真夠‘實在’的……”小伙子羞愧得無地自容,滿頭的虛汗和悔恨的淚水一起順著臉頰往下淌……李太俊接著把頭轉向齊某:“再說啦,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哪有舌頭碰不著牙的?有啥大不了的事兒不能好說好商量?何必鬧得那么生分呢?要是一時頭腦發(fā)熱,意氣用事,觸犯了刑律,你們會后悔一輩子的!”入理則通,入情則靈。李太俊那滾燙的話語,是強忍傷痛一字一句從心窩子里往外掏的!它,像山風穿過松林,像甘露滋潤大地,像春雷驅散烏云……
1995年10月12日清晨,李太俊起了個大早。時任鄉(xiāng)黨委委員、司法所所長和管區(qū)書記的他,由于惦記著手頭那一攤子工作,一夜都沒睡好,8點鐘以前,他要趕到10公里以外的鄉(xiāng)政府參加黨委會。他匆匆擦了把臉,提上提包,推起自行車便走。剛到門口,他又折了回來,關切地對妻子說:“你下點面條,咱老兩口吃頓熱乎飯吧,要不我一走,你又要光吃冷飯剩飯了?!逼拮勇牶螅睦餆岷鹾醯?,知道丈夫喜歡吃雞蛋,還特意給他在面條里放了兩個荷包蛋。萬不曾想到,這頓飯竟成了這對結婚28年的恩愛夫妻間“最后的早餐”!
7時許,李太俊騎車行進在通往鄉(xiāng)政府的公路上。此時,這條鄉(xiāng)間公路上既無行人,也無車輛,只有附近一村民侯文孟趕著羊群由遠而近,迎面朝他走了過來。(早在1993年7月,侯文孟就持刀行兇捅傷過他人。當時,李太俊受鄉(xiāng)政府委托,召集派出所、法庭等部門共同處理此事,對侯文孟依法進行了懲處。對此,侯一直懷恨在心,四處揚言要對李所長行兇報復,并幾次預謀行刺均未得手)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兩人擦肩而過的瞬間,蓄謀已久的侯文孟兇相畢露,轉身從背后突然襲擊,惡狠狠地用鞭竿將李太俊從自行車上擊倒在地,隨即拔出早已準備好的匕首,喪心病狂地撲上去向他連刺五刀!身負重傷的李太俊毫不畏懼,拼盡全力用雙手死死地抓住兇犯那血淋淋的匕首,與之展開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時間在一秒一秒地逝去,英雄的鮮血在涌泉般地流淌。搏斗中,氣急敗壞的兇犯又猛擊李太俊頭部,李太俊終因傷勢過重,體力不支,又被犯罪分子連刺11刀,當場壯烈犧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人不倍加珍惜?然而,李太俊自打干上這一行,就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他先后調解各種糾紛867起,有效地防止“民轉刑”案件132起,三次光榮負傷,其中兩次被打得鮮血直流。這次他又以自己臨危不懼、英勇獻身的大無畏精神,實踐了“要是怕死,就不算一個真正的司法干部和共產(chǎn)黨員”的錚錚誓言!
噩耗傳來,全縣干部群眾為之震驚、為之惋惜、為之痛悼……他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哀思和對烈士親屬的慰問。此時此刻,最了解丈夫的是妻子,最為悲痛的也是妻子。年近半百的梁翠云淚眼哭干,幾次昏厥,一名隨時準備搶救的醫(yī)生整整陪了她五天五夜……殺父之仇,幾乎把李太俊23歲的兒子李慧清猛然擊倒,他的牙咬得格格響,嘴唇都咬出了血。盡管如此,他仍堅信政府會為他爸爸做主,他決不能做出格的事,因為這是爸爸生前常教導他的話?!皣缿蛢词?,為我們的好所長報仇雪恨!。憤怒的人們紛紛投書司法機關。血債要用血來還!兩個多月后的一天上午,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商河縣召開公判大分。威嚴的法官莊嚴宣判:“將蓄意報復殺人犯侯文孟押赴刑場,執(zhí)行槍決!”“啪!”隨著一聲清脆的槍響,一顆正義的子彈結束了兇犯罪惡的人生。正義的法律之劍,告慰了烈士的英靈。
10月15日向李太俊遺體告別儀式,在他家祖祖輩輩生活棲息的地方——菜園村一間不足18平方米的小平房里舉行。幾天前,這里還是李太俊與妻兒老小歡天喜地共進晚餐的地方。如今,這里卻倏然變成了哀樂聲聲、催人淚下的靈堂。這天一大早,前來吊唁的數(shù)千名干部群眾冒著蒙蒙細雨,從四面八方往菜園村趕來……在告別儀式上,不少人對著烈士的遺體悲聲呼喚:“老李,你走得大早了,咱白橋鄉(xiāng)不能沒有你呀!……”他帶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帶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份無盡的哀思,還有那份未了的公仆情、赤子心……
在清理烈士遺物時,人們看到的是幾件快要劃歸“文物”之列的東西:一臺“文革”期間出廠的“紅燈”牌半導體收音機;一輛老式“飛鴿”牌自行車,車梁上還配著個老掉牙的布褡子;掛在車把上的“公文包”是如今鄉(xiāng)下人趕集買菜用的人造革黑提包,拉鏈和帶子早已損壞;一條32年前他入伍時發(fā)的至今還穿著的舊軍褲;一條軍用白毛巾早已無“白”無“毛”;一只軍用茶缸搪瓷已多處脫落、斑斑駁駁……
1996年3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作出決定:追授李太俊“全國司法行政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光榮稱號,從而使他成為建國以來濟南市獲此殊榮的第一人。1996年6月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他為烈士。
來源:中華英烈網(wǎng)
網(wǎng)絡編輯:王林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wǎng)(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lián)系方式(手機/QQ/微信)”)發(fā)送至郵箱yingliewang@vip.,詳情請點擊“中華英烈網(wǎng)”官方微信平臺投稿須知查看。
1.《【11刀】專題英烈事跡|李太俊:被犯罪分子連刺11刀,壯烈犧牲》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11刀】專題英烈事跡|李太?。罕环缸锓肿舆B刺11刀,壯烈犧牲》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keji/212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