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感知中國·匠心冶陶”景德鎮(zhèn)陶瓷文化展在柏林開幕,中方向德國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瓷樂表演。 本報記者 管克江攝

德國有19所孔子學院、4所孔子課堂,歌德學院、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則活躍在中國。

超過4萬名中國學生在德國學習,德國在華留學生也達到8200人。在華德國專家多達3萬人。

兩國已建立91對友好省州。2016年,中德人員往來超過200萬人次。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德國《世界報》上發(fā)表的署名文章,用一個個數字,呈現著中德兩國人文交流蓬勃發(fā)展的喜人勢頭。

孔子學院,架起溝通橋梁

3年前,首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同德國漢學家和孔子學院師生代表座談。座談會上,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漢學系教授朗宓榭介紹了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貞浧甬敃r的場景,朗宓榭倍感溫馨:“我們發(fā)言時,習近平主席一直邊聽邊認真記錄,展現出他思想開放、包容親和的一面?!崩叔甸恐鞒窒碌膼蹱柼m根—紐倫堡大學國際人文研究院以研究世界文明,尤其是中國文明為重心,獲得了德國聯邦教研部上千萬歐元的資助。

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德方院長培高德也是發(fā)言者之一。他說,習近平主席對古文的熱愛激發(fā)了年輕人對中國經典古文、對孔子學說的熱情?!白屩袊鴤鹘y(tǒng)文化在當今社會傳播,這也是孔子學院的重要任務。”培高德認為,在當今世界格局變幻背景下,德中更應加強文化交流,兩國關系也必將越走越近。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孔子學院主要以教授語言為主,在德國的孔子學院則各有特色:英戈爾施塔特工業(yè)技術大學孔子學院是全球第一所由著名跨國企業(yè)參與投資建設的孔院;施特拉爾松德應用科學大學孔子學院以中醫(yī)研究為特色;漢堡大學孔子學院成為德國民眾的文化社區(qū)中心;哥廷根大學孔子學院重點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法及其應用……

本周末,漢堡G20象棋國際邀請賽暨“感知中國—滎陽楚河漢界象棋文化展”即將在漢堡大學孔子學院舉行。德方院長康易清對記者表示,舉辦這樣的活動不僅為中國和德國,也為世界各國民眾之間架設起溝通的橋梁。

共同推進,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

今年5月,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首次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發(fā)來賀信,希望該機制為豐富兩國交往渠道、拓寬交流領域、深化合作內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的統(tǒng)籌下,中德兩國為慶祝建交45周年舉辦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動。所有活動均由中德參與方共同探討選題、共同承辦展覽、共同推進項目,德國11個聯邦州的20多個藝術節(jié)、博物館和文化機構參與其中:中國京劇院與德國導演安娜·佩詩珂合作的京劇《浮士德》,通過傳統(tǒng)戲曲的手法,詮釋了德國古典名著;廣東博物館與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聯手,舉辦《東西匯流——十三至十七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中央芭蕾舞團原創(chuàng)芭蕾舞劇《鶴魂》赴薩爾布呂肯和漢堡客演……

在文化交流領域,中德與第三方的合作也在展開。7月5日,《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文物展在柏林國家博物館的埃及博物館開幕。展覽主廳,一條條紅、黃、黑不同顏色的絲帶從展柜上方延伸到屋頂。埃及博物館館長弗里德里克·賽弗里德博士說,紅色代表中國,黑色代表埃及,黃色則象征著交流合作。紅、黃、黑三色組合起來,恰巧也是德國國旗的顏色。

為什么要合作辦這樣的展覽?賽弗里德告訴記者,歐洲人對埃及文明了解相對稔熟,對中華文明特別是先秦與漢代文化不太熟悉。展覽根據家居、生活、祭祀等場景,并列展出相關文物瑰寶,將幫助德國民眾迅速理解中華民族祖先創(chuàng)造燦爛文化的過程。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陳平說,中國與埃及同為文明古國,兩大古老文明首次在柏林相遇,這對中國、埃及和德國的民心相通將起到積極影響。他表示,本次展覽是上海博物館和埃及博物館進行機構合作的重點項目。

“中國8”當代中國藝術展是又一個合作的成功故事。2015年,德國北威州8個城市、9家美術館和中國美術學院與波恩藝術文化基金會合作,在萊茵魯爾地區(qū)舉辦了世界美術館范圍內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展。120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500多件作品參展。由于這一活動的成功,德國今年在中國舉辦了“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展覽。展覽由德國藝術文化基金會與中央美術學院等8個機構合作,介紹德國戰(zhàn)后當代藝術發(fā)展的脈絡。

電影合作,拓展交往內涵

了解外國文化,電影無疑是最便捷途徑之一。一部部電影,一個個獨特的視角,彰顯著文化的魅力。

今年6月,第五屆德國慕尼黑華語電影節(jié)舉行,在一周時間里為觀眾呈現16部華語電影。年初,第二屆德國中國電影節(jié)在法蘭克福和杜塞爾多夫舉行。近年來,兩國互辦影展、互送影片參加對方國家的國際電影節(jié)、互購影片以及合作、協拍影片情況逐漸增多。去年,中國影片《長江圖》和《三伏天》分別參賽和參展第六十六屆柏林電影節(jié),其中《長江圖》獲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同年,《維多利亞》等11部德國影片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

金樹國際紀錄片節(jié)是首個由中國公司在海外發(fā)起并主辦的國際紀錄片節(jié)。首屆金樹國際紀錄片節(jié)于去年10月在法蘭克福成功舉辦,今年9月將在法蘭克福舉辦第二屆。7月5日,預選評審委員會從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000余部報名影片中,選出了51部入圍,其中有4部來自中國。紀錄片節(jié)顧問沃爾夫岡·普蘭對記者表示,德國和中國的文化交流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德國舉辦金樹國際紀錄片節(jié),對于兩國和歐洲都有著極大的意義,也是“一帶一路”上文化交流的體現。

習近平主席訪德期間,與默克爾總理共同見證簽署的一系列合作協議,就有大熊貓合作研究的內容。作為習近平主席訪德帶給德國人民的珍貴禮物,大熊貓“夢夢”和“嬌慶”成為承載兩國友好情誼的新使者。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一張張綻放的笑臉,一個個扎實的項目,一顆顆渴望溝通的心靈,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德人文交流,構筑起兩國關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強大民意基礎。

《 人民日報 》

1.《中德交流 以心相交,中德人文交流結出新碩果》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中德交流 以心相交,中德人文交流結出新碩果》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unshi/17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