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一直都是考試的重點,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高考語文八大類文化常識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完整版高考語文基礎知識歸納高考語文易錯知識點總結
高中語文文言實詞知識點
1.注意詞的古今義
文言實詞,有的與現代漢語意義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這兩類詞都可以不去管它,重點應放在古今既有聯系又有差別的實詞上。如“食已與與如也”的“已”今作“已經”,這里是“罷”“完”的意思;如“偷”,古義有茍且、馬虎、刻薄等意,今為偷竊。理解時不能不辨古今差別而隨便地以今義釋古義。
2.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
文言以單音詞居多,漢語以雙音詞居多。不要把兩個連用的單音詞誤判白話文中的雙音詞,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現象
古代漢語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說”能“悅”,“諭”通“喻“。因此,理解時不要誤把通假字作為本字。如 “以身徇國” ,“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來,就會解錯。
4.注意偏義復詞現象
所謂偏義復詞,就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的詞,其中一個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只作陪襯,如《孔雀東南飛》中“晝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親父兄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義,“公姥”只有“姥”的意義,“父兄”只有“兄”的意義。如果不解依據上下文看出它們是“偏義”,就會理解錯誤。
5.要注意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在文言中是常見的語言現象,應根據具體語境作辨別。如“舉世混濁而我獨清”中的“舉”是“全”的意思(與“獨”相對);“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中的“舉”,根據前后文,應解釋“攻取”。
高中文言文文學常識
先秦文學
1、上古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盤古)開天辟地、黃帝戰(zhàn)蚩(chī)尤、劉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經典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六經”又稱六藝(《樂》)
B、歷史散文
《左傳》(編年體) 《戰(zhàn)國策》(國別體) 《國語》(國別體)“春秋三傳”《左傳》《谷梁傳》《公羊傳》
C、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有《道德經》。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的書。(《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赌印?3篇。
④孟子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繼承者?!睹献印肥敲献訉W生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莊暴見孟子》《魚我所欲也》。)
⑤莊子,名周,戰(zhàn)國道家著《莊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戰(zhàn)國儒家,著《荀子》32篇。(《勸學》)
⑦韓非子,法家。著《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鄰》。)
⑧《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秦相呂不韋和他的門客的集體創(chuàng)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諫逐客書》。
3、先秦詩歌
A、《詩經》?!对娊洝肥俏覈谝徊吭姼杩偧?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類、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是比、興、賦。“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芭d”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賦”直陳其事。
B、《楚辭》。西漢學者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曾在楚國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代表作是《離騷》《九歌》《九章》。
1.《勸學文言知識整理歸納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勸學文言知識整理歸納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iaoyu/38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