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抄報一:港珠澳大橋歷史沿革


港珠澳大橋的前身是原規(guī)劃中的伶仃洋大橋。20世紀80年代初,香港、澳門與中國內地之間的陸地運輸通道雖不斷完善,但香港與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qū)的交通聯(lián)系因伶仃洋的阻隔而受到限制;同世紀90年代末,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認為有必要盡快建設連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發(fā)揮港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前期規(guī)劃

1983年,香港富商胡應湘提出興建連接香港與珠海的伶仃洋大橋。

1989年,珠海市政府首次公布伶仃洋大橋計劃。

1992年,根據中國高速公路網的規(guī)劃制定,沿海高速公路銜接伶仃洋大橋。

1998年,中國國務院正式批準伶仃洋跨海大橋工程項目。

1999年至2002年期間,伶仃洋大橋工程項目擱置。

2003年,伶仃洋大橋項目被港珠澳大橋項目取代。

2004年,港珠澳大橋前期協(xié)調小組成立,全面啟動大橋各項建設前期工作。

2005年,港珠澳大橋確定采用Y型線路,大橋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

2006年,港珠澳大橋工程項目完成環(huán)評。

2007年,港珠澳大橋三地落點位置確定,分別為香港大嶼山石散石灣、澳門明珠點和珠海拱北。

2008年,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2009年,中國國務院批準建設港珠澳大橋。

建設歷程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

2010年8月3日,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拋石出水。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首個大型鋼圓筒順利振沉;同年9月22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東人工島首個鋼圓筒成功振沉;同年12月7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主體結構工程完成。

2012年12月16日,港珠澳大橋主橋墩開鉆。

2013年5月7日,港珠澳大橋首節(jié)沉管在水下對接人工島端口;同年6月3日,港珠澳大橋首個承臺墩身整體順利安裝到位。同年6月21日,港珠澳大橋首個整體埋置式墩臺成功安裝;同年7月30日,島隧工程首節(jié)180米標準管節(jié)(E3)順利完成浮運安裝任務,實現(xiàn)了國內首次外海無掩護、深水條件下的大型沉管安裝。同年12月03日,港珠澳大橋首片組合梁架設成功,橋梁施工由下部結構轉向上部結構進行。

2014年1月19日,港珠澳大橋深海區(qū)首跨鋼箱梁架設成功;同年8月19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第12節(jié)海底隧道沉管安裝成功,工程建設推進至隧道最深處,已建隧道總長度超過2000米。

2015年1月8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青州航道橋主塔成功封頂;同年2月3日,港珠澳大橋九州航道橋206號墩上塔柱整體豎轉提升完成,為中國國內首次采用整體豎轉提升方式安裝上塔柱;青州航道橋56號墩索塔“中國結”結形撐首個節(jié)段(J3節(jié)段)吊裝成功。 [29-30] 同年8月23日下午,港珠澳大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第一座鋼索塔——140號墩鋼塔成功吊裝;同年9月6日,港珠澳大橋的208座海上墩臺全部完工,工程全面轉入鋼箱梁吊裝施工階段;同年11月22日,港珠澳大橋九洲航道橋段主體完工。

2016年1月28日,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橫琴北互通至洪灣互通段高速公路工程正式通車;同年2月28日,港珠澳大橋橋墩和人工島主體工程完成;同年4月11日,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合龍貫通;同年6月2日,港珠澳大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最后一座鋼塔完成安裝;同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合龍;同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貫通; 同年12月28日,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首層導洞貫通。

2017年3月7日,海底隧道最后一節(jié)沉管——E30管節(jié)安裝取得圓滿成功;同年3月26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鋼殼混凝土澆筑完成;同年4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全貫通;同年4月29日,正在鋪設瀝青的港珠澳大橋江海航段橋面,紅色是鋪設瀝青前的保護涂層;同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海底隧道的最終接頭——重約6000噸的鋼結構混凝土預制件在伶仃洋主航道吊裝下沉對接完成;同年5月22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安裝成功;同年6月6日,建設中的青州航道橋和中國結橋塔;同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同年12月28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面鋪裝完成;同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亮燈,88輛大巴車和工程車開過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基本具備通車條件。

2018年1月1日,港珠澳大橋全線亮燈,主體工程具備通車條件;同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同年2月21日,根據澳門特區(qū)政府公布的《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東停車場的使用及經營規(guī)章》,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東停車場采用預約登記的形式開放給外來車輛使用;同年3月15日,經中國國務院批準,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qū)正式交付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使用,并依照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法律實施管轄;同年9月28日,港珠澳大橋開始進行粵港澳三地聯(lián)合試運。同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并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同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公路、口岸正式通車運營。

2 手抄報二:建筑結構與設計參數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珠澳口岸至香港口岸41.6千米,跨海路段全長35.578千米;三地共建主體工程29.6千米,包括6.7千米海底隧道和22.9千米橋梁;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梁寬度33.1米,沉管隧道長度5664米、寬度28.5米、凈高5.1米;橋面最大縱坡3%,橋面橫坡2.5%內、隧道路面橫坡1.5%內;橋面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Ⅰ級,橋面總鋪裝面積70萬平方米;通航橋隧滿足近期10萬噸、遠期30萬噸油輪通行;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御8級地震、16級臺風、30萬噸撞擊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青州航道橋

青州航道橋是一座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為全線跨徑最大橋梁;大橋全長930米,采用半漂浮體系,橋跨以110+236+458+236+110=1150米布置;索塔采用雙柱門形框架塔,為中央獨柱型混凝土塔,塔高163米,共設有112根斜拉索;上下塔柱分別高135米、45米,上下塔柱斷面為空心矩形斷面、倒角空心菱形斷面,塔底5米采用實心斷面;大橋設通航孔1個,凈空高度42米,凈空寬度318米,通航噸級為1萬噸。

江海直達船航道橋

江海直達船航道橋是一座中央單索面三塔鋼箱梁斜拉橋,斜拉索采用空間扇形布置、鋼混組合結構塔身,共42根斜拉索,最長索長約135米,最大索重約20噸;橋跨以129+258+258+129=994米布置,共3個主墩和4個邊輔墩;主梁為倒梯形、帶懸臂整幅單箱三室截面;斜拉索采用接近豎琴型雙索面,索塔為中央獨柱型混凝土塔,其基礎均采用群樁鋼管復合樁基礎;中塔體量最大,高106米,重2800噸;過渡墩高18.8米,墩底厚4.5米,寬12米,采用預制空心墩身;大橋設通航孔1個,凈空高度40米,凈空寬度210米,通航噸級為1萬噸。

九洲航道橋

九洲航道橋是一座雙塔單索面鋼混組合梁5跨連續(xù)斜拉橋,共64根斜拉索;橋跨以85+150+298+150+85=768米布置;主梁為倒梯形、帶懸臂整體單箱三室截面,梁頂寬39.1米,底寬22.8米,梁高3.575米,頂板懸臂長度為5.5米,標準梁段長16米,拉索錨固位置位于中央直腹板處;斜拉索采用豎琴型中央單索面,梁上索距為16米,塔上索距9.63米;索塔為中央獨柱型鋼塔,塔頂標高136.190米;兩個索塔皆與主梁固結,輔助墩設豎向支撐,過渡墩設豎向支撐及橫向抗風支座;在縱向,三個索塔處設置縱向阻尼裝置提高抗震性能;大橋設通航孔2個,凈空高度24.5米,凈空寬度173米,通航噸級為5000噸。

非通航孔橋

港珠澳大橋淺水區(qū)非通航孔連續(xù)梁式橋每跨85米,采用單墩雙幅梁;深水區(qū)非通航孔連續(xù)梁式橋每跨110米,采用單墩整幅梁;凈空高度20米,凈空寬度85米,通航噸級為500噸。

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jié)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接頭組成,每節(jié)沉管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重約7.4萬噸,最大排水量8萬噸;最大沉放水深44米;通航噸級為30萬噸。

拱北隧道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是珠海連接線的核心控制性工程,采用雙向六車道設計,全長2741米;由海域人工島明挖段、口岸暗挖段以及陸域明挖段三種不同結構的隧道連接而成。隧道地處類似泥潭一樣的高富水地質結構區(qū),同時下穿我國第一大陸路出入境口岸至拱北口岸,施工難度最大,地質條件復雜,周邊建筑環(huán)境密集;車輛按”先分離并行,再上下重疊,最后又分離并行”形式設置。

東西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東西人工島是水上橋梁與水下隧道的銜接部分,為全線路段的重點配套工程。東人工島西邊距銅鼓航道中心1563米,采用橢圓形布設,島長625米,寬225米,總面積為10.3161萬平方米;西人工島東邊距伶仃西航道中心2018米,也設為橢圓形島,島長625米,寬185米,總面積為9.7962萬平方米;為減少阻水效應,兩島均位于-10米等深線以外。其中東人工島除了養(yǎng)護救援功能外,附加旅游服務功能,建設環(huán)島步道用以觀光;西人工島以管理功能為主,設運營、養(yǎng)護以及救援站。

三地口岸島

珠澳口岸人工島總面積約217萬平方米,東西寬950米,南北長1930米,由珠海口岸管理區(qū)、澳門口岸管理區(qū)和大橋管理區(qū)三個區(qū)域組成,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澳門兩地的銜接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可實現(xiàn)香港、珠海以及澳門三地旅客及車輛通關的互通陸路口岸。珠海口岸島采用白色調橢圓形整體設計結構,總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澳門口岸島采用灰色調長方形設計結構,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米。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造地面積130公頃,設置在香港機場東北面對開水域,一個面積約150公頃(包括130公頃土地用作香港口岸和20公頃土地用作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面出入口)的人工島上,鄰近香港國際機場及東涌新市鎮(zhèn)。


3 手抄報三:文化特色與價值意義

文化特色

貨幣

2018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8年10月24日發(fā)行港珠澳大橋通車銀質紀念幣1枚。該銀質紀念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銀質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青州航道橋主塔、江海直達船航道橋、人工島建筑造型及紫荊花、三角梅、蓮花等元素組合設計,并刊“港珠澳大橋通車紀念”中、英文字樣及面額。

郵票

2018年10月23日,香港郵政發(fā)售“港珠澳大橋”特別郵票的正式首日封,每個售價1.3港元。香港郵政特別發(fā)行的特別郵票包括一套四枚郵票及一張郵票小型張。這套四枚郵票由藝術家陳伸及其女兒陳彥設計,以港珠澳大橋的中英文名稱為設計重點,分別印上代表香港的“H”和“港”字、代表珠海的“Z”和“珠”字、代表澳門的“M”和“澳”字和表達“大橋”之意的“B”和“橋”字,面值分別為2港元、3.7港元、4.9港元和5港元。港珠澳大橋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將于2018年10月30日在港推出發(fā)售;中國郵政、香港郵政和澳門郵電將于當日共同發(fā)行一款聯(lián)合紀念套折,內附一張小全張,以及嵌有三地郵政發(fā)行的特別郵票各一套。

旅游

2017年12月31日起,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多家旅行社相繼開通港珠澳大橋觀光旅游項目。

歌曲

《夢橋》、《海上金橋》、《中國橋》、《牽手東方蔚藍》和《跨越伶仃洋》。

價值意義

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其建設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xiàn)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體現(xiàn)了勇創(chuàng)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大橋建成通車,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ㄖ泄仓醒肟倳洝抑飨?、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評)

作為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橋將在大灣區(qū)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它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qū)互聯(lián)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灣區(qū)內部交通網絡的“任督二脈”,從而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創(chuàng)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qū)、宜居宜業(yè)宜游的優(yōu)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qū),打造國際高水平灣區(qū)和世界級城市群。(南方日報 評)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作為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里程碑之作,該橋被業(yè)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英媒《衛(wèi)報》稱為“現(xiàn)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不僅代表中國橋梁先進水平,更是中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xiàn)。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qū)城市快速發(fā)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人民日報 評)


1.《港珠澳大橋圖片 港珠澳大橋手抄報圖片》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港珠澳大橋圖片 港珠澳大橋手抄報圖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iaoyu/29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