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個時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會大任,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中流砥柱。這次疫情,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青年醫(yī)護人員,奉獻了他們的青春熱血。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應不負韶華,振興國家。今天,讓我們走進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雖是若干年前所寫的信,但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仍然適用。讀完此書,我感受到了朱光潛先生對青年一代的諄諄教誨以及殷切的期望。

朱光潛先生,字孟實,現(xiàn)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他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以青年為對象作為收信人。每封信以青年們所正在關(guān)心,或應該關(guān)心的事項為題,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愛戀、哲理……自朱光潛先生筆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長者勸導似的語重心長,如老友交談般的誠懇真摯,讀來親切自然,受益頗多。作者雖隨了個話題抒述其意見,統(tǒng)觀全體,卻似乎也有一貫的出發(fā)點可尋,就是勸青年眼光要沉,要從根本上做工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了世俗圖近利。

結(jié)合當下的環(huán)境,我對其中的三封信感觸很深,這三封信讓我和自己的心靈來場對話。

朱先生在《談讀書》這封信中寫到,“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xiàn)在不能尋出,將來永不會尋出的。……興味要在青年時設(shè)法培養(yǎng),過了正常時節(jié),便會萎謝”。想起這次疫情中,走紅網(wǎng)絡(luò)的方艙“讀書哥”。讀書讓他安心,這也說明讀書的魅力。作為人民教師,我們除了引導學生去讀書,自己也要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

朱先生在《談靜》這封信中寫到,“現(xiàn)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這潮流里,自然也難免跟著旁人亂嚷。不過忙里偶然偷閑,鬧中偶然覓靜,于身于心,都有極大裨益”。作為心理教師,我更能理解這個“靜”,它是指心界的空靈。靜可以帶來內(nèi)心的平和也可以帶來一份美好的心情。我們可以讓自己在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之后,給自己心靈放個假。

在《談十字街頭》這封信中,我感受到作為年輕人要有堅定理想信念,用一步一步的腳印來實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不禁讓我想到人民日報寫給青年的八封信中激勵的語錄,“一代一代的青年人,記著國家使命,去奔走、去吶喊,去想,去做,敢擔當不畏難,事情自然就成了”。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帶給我啟迪,它讓我認識到當代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理想和目標去奮斗。作為一名教師,我更要以身作則,給我們的學生做榜樣。

1.《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nei/38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