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江西修水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長沙。
雍正末年,陳寅恪祖上從福建上杭遷到江西伊寧,再經(jīng)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家族終于進入了最輝煌的時期,培養(yǎng)出陳寶珍、陳、、陳寅恪、陳風輝等被世人譽為“陳門五杰”的杰出人物,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跡。
祖父陳寶珍(1831-1900),21歲時,被舉人錄取。先后擔任浙江、湖北巡撫、直隸總督、兵部侍郎、湖南巡撫。張之洞說他“才華橫溢,學識淵博”,曾國藩稱他“家中秀才”,光緒皇帝稱他為“新政重臣”的改革家,是晚清著名的改革派骨干。后來慈禧發(fā)動戊戌政變后被革職,1900年被賜死罪。臨死前,他留下遺囑:"陳的子孫要做到六個字:不生,不問政事。"
陳寶珍
我的父親陳·(1853-1937),是一位詩壇泰斗、“同光體”詩派的領(lǐng)袖,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
與譚、譚嗣同并稱“湘潭三子”。
他們與譚嗣同、徐仁珠、陸居村并稱“四大維新派”。
陳38歲考上進士。父親陳寶珍去世后,他遵從遺囑,不問政治。
在沒有政治約束的情況下,他的父親陳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上。
1903年,陳在家鄉(xiāng)開辦四義學堂。為了給陳提供一個上學的地方,果斷地決定:
“放棄我的房子去辦學校?!?/p>
他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取消“八股文”科目,禁止學生低頭,與老師約定不背死書,不打?qū)W生,開創(chuàng)了新學校的先例。
在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中,戰(zhàn)爭蔓延到了北平和天津,大家都帶著家人逃走了,但是陳卻說:“我絕不會逃走!”
當陳聽說他的好朋友鄭投靠日本,幫助溥儀建立偽滿洲國政權(quán)時,陳痛斥鄭“賣國求用”。
立刻和他斷絕了關(guān)系。
平津淪陷后,陳拒絕游說和日本人聲討:
“中國人是狗嗎?你低頭讓別人殺你?”
他叫仆人拿掃帚把日本人趕出家門。然后他開始絕食,五天后去世,享年85歲。
陳(齊白石畫)
大哥陳衡恪(1876-1923)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畫家、藝術(shù)家和藝術(shù)教育家。
魯迅、李叔同和齊白石是好朋友。
齊白石曾經(jīng)說過:“除了陳師曾,絕對沒有人知道我的畫”。(陳衡恪曾子時)
梁啟超評價他是“現(xiàn)代藝術(shù)界第一個具有藝術(shù)天才、人格高尚、價值不朽的人”。
陳衡恪的畫
侄子陳風輝(1900-1993),陳衡恪之子。中國現(xiàn)代植物園創(chuàng)始人。
1936年畢業(yè)于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他謝絕了英語導師的盛情,毅然回國。
他對他的導師說:
“報春花的故鄉(xiāng)在中國。
我的根也在中國。"
回來后,他拋棄了所有的行李,卻帶回了600多種植物標本。
1948年秋,蔣介石想裝修宋美齡廬山別墅——“美容院”。派了四個人去廬山植物園挖紅楓。時任植物園園長的陳風輝上前義正言辭地說:“紅楓挖不到,樹歸植物園,我有責任保護!”
“陳門五杰”都是精英,但最熟悉的是陳寅恪。
陳寅恪從小聰明好學,年輕時就能背誦十三經(jīng)。他是著名的神童。
1902年春,13歲的陳寅恪隨大哥赴日求學,在此行中結(jié)識了哥哥的好友魯迅。
三年后,他因腳病回國治療??忌仙虾偷┐髮W后,也拿到了人生中唯一的畢業(yè)證。
1910年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陳寅恪開始了他斷斷續(xù)續(xù)的16年留學生涯。留學期間熟練掌握了蒙、藏、滿、日、梵文、英語、法語、德語、巴利文、波斯語、突厥語、西夏語、拉丁語、希臘語等20多種語言,尤其是梵文和巴利文。
學習十幾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歷了西方所有一流名校。但是他直到游學結(jié)束才拿到國外文憑!
他說:“讀博士不難,但是兩三年之內(nèi),如果你被某個特定的話題所束縛,你就沒有時間去學習其他的知識了。”
學者在學習研究的時候,會被超然物外的心靈和共同的真理所束縛?!愐≈螌W治學的務實哲學,只求一個學位,伴隨他一生,直到他成為世界名師。
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任命吳宓為研究院院長,主持籌備工作。
在學院成立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合適的導師人選。這個任務自然落在吳宓肩上。
吳宓找到了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三位大師,但第四位大師出事了。
吳宓本來打算邀請章太炎做他的導師,但是章太炎不同意梁啟超的意見。他聽說梁啟超也被邀請,立即拒絕了吳宓。
吳宓不行,只好回到清華,向校長曹云祥匯報此事,推薦他的哈佛同學陳寅恪,并建議邀請陳寅恪擔任第四任導師。
曹云祥不知道陳寅恪是誰,就問梁啟超:“陳寅恪是哪個國家的醫(yī)生?”
梁啟超回答他:“他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碩士。他沒有文憑?!?/p>
曹云祥又問:“他有什么名著嗎?”
梁啟超搖搖頭說:“沒有什么名著。”
曹云祥說:“如果你既不是醫(yī)生,也不是一本書,你怎么能成為研究所的導師呢?”
梁啟超鄭重告訴他:
“我的梁是書,但總書不如陳先生的幾百字值錢!”
曹云祥心!發(fā)電報邀請陳寅恪回國做家教。
至此,四大導師恒空誕生了,清華國學迎來了它的誕生,也就是它的巔峰時代!
國學院成立不過四年,卻開創(chuàng)了中國學術(shù)界研究國學的新潮流,造就了一大批國學大師,這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跡。
同年冬,陳寅恪冒著凜冽的寒風,踏上了前往東方故國的郵輪,來到了這位洋溢著歐風美雨的大師園,開始了他傳奇般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生。
這一年,陳寅恪37歲。
第一節(jié)課開始時,他對學生們說,他的課有“四個重點”,即:
前輩說什么,我不說話;
我不說鄰居說過的話;
外國人都說過什么,我不說話;
我不說我過去說過的話;
我只說以前沒人說過的話。"
他從古代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講課的過程中引用了詩歌。從《連昌宮詞》到《琵琶行》《長恨歌》,都是字母口語,連詞源都是一字不差!
很快,這位深不可測、中西皆知的大師,就被整個中國學術(shù)界深深折服了。他的課滿了,不僅學生來聽,就連教授也經(jīng)常來參加。著名教授朱自清、馮友蘭、吳宓是班里的常客。
所以同學們恭恭敬敬地稱他為“泰老師”、“教授之教授”。
后來成為國學大師的學生季羨林說:“聽他的課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中外學者中,國外只有陸德斯,國內(nèi)只有陳石?!?/p>
梁啟超由衷欽佩道:
"陳先生的知識比我的好." alt="陳寅恪有多牛 你知道陳寅恪很厲害,但你知道他的家族有多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