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連元先生確實研究過《水滸傳》,他說講故事不僅僅是復述故事那么簡單。老一代講故事藝術家的成就非常深遠。如果他們的黃金時代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月進百萬”應該沒問題。他們是以真功夫為基礎的,也不必自稱是古圣先賢的后代
01
《水滸傳》劇組20年后重聚,稱贊李
4月26日,《水滸傳》第98版部分劇組成員在央視重聚,錄制專題節(jié)目《20周年重聚》。演員53人,工作人員30多人,是最完整的一次聚會。制作總監(jiān)王睿25日一大早就到了,負責接待工作。很多人很多年沒見面了,但還是覺得親切。畢竟在一起快兩年了,靠工作關系成了朋友,像一家人。
據(jù)今日新京報報道,“武大郎”“王婆”“潘金蓮”在晚會上用手機互加好友。這三個角色分別由宋文華、李明啟和王思懿扮演。飾演宋江的李盡管身體不好,仍堅持要出席。錄完自己的部分,又回到臺下,聽其他伙伴的演講。他在臺下坐了七個多小時。藝術顧問、著名評書藝術家稱贊李拍攝時的認真態(tài)度。
田連元說:“薛健拍戲時,整天靠著墻練習。當你給他打電話時,他驚呆了?,F(xiàn)在真的很難看到像薛健這樣嚴肅的演員,也許吧,但很少?!边@也可能會讓一些年輕演員不開心,但之前演員的敬業(yè)精神確實值得學習。
我完全聽過田連元的歌謠《水滸傳》,覺得他是《水滸傳》最好的演說家。說“三國”最好的方式是袁闊成先生。看電視劇《水滸傳》的時候,看到美術顧問田連元的名字,覺得劇組視野很大。田老師真的研究過《水滸傳》,說評書不僅僅是復述故事。
02
從講故事到小說再到電視劇,創(chuàng)作是一個跨越時代的過程
應該說《水滸傳》是第一部評書,而后期小說明顯保留了評書的痕跡。現(xiàn)代說書人根據(jù)小說文本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電視人將其改編成電視劇?!端疂G傳》不是一個人的作品,而是基于口頭創(chuàng)作的作品,聚集了很多人的智慧,有點像民間文學。
當然,基于說書人的口頭創(chuàng)作,施耐庵做了大量的文學加工。也有可能是自己會講一本書,就像臺灣作家張一樣。口語寫作和筆頭寫作本質(zhì)上是相通的,一流的說書人有很強的創(chuàng)作能力。
田連元講故事的獨創(chuàng)性相當高。從整體布局到具體表現(xiàn),都是新作。比如在醉酒毆打的過程中,老田可以把每一個動作拍得非常精彩,把整個打斗過程拍得特別豐滿,但在原著中只是寥寥數(shù)語。任何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
老一代講故事藝術家的成就非常深遠。如果他們的黃金時代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月進百萬”應該沒問題。他們靠的是真功夫,并不自稱是古圣先賢的后代。目前一些付費節(jié)目或課程需要擠水來提高質(zhì)量。
03
宋武的戲劇是最好的,而其他的則很慢
說到1998年版的《水滸傳》,宋武的戲劇是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部。打斗場面設計的真的很好,劇情緊湊,充滿了人間沖突。其他主角的戲感覺節(jié)奏有些慢,這也是劇情本身決定的。
原著的結構,尤其是前半部分,有些平行和平行,分別講述每個人物的故事。這些主角沒有太多重疊,在不同的時間空分裂。梁山聚義之末,整體而言。宋江的戲不好看,我也不是很喜歡這個角色。他為了成全自己的虛名,殺了自己的兄弟,他是最不英勇的。
整部《水滸傳》,前半段和后半段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前面是歡樂和敵意,后面是英雄的結局,而且會越來越憋屈,都是因為宋江。金圣嘆之所以只評論了前70次,可能與此有關。
總的來說,讀《水滸傳》不如讀《三國》,因為《水滸傳》的虛構成分比較大,有些情節(jié)是重復的、牽強的。而且水滸人物的智商遠不如三國人物,經(jīng)常做一些讓人看著很急的不明智的事情,所以不能成為大工具,其實是一群“小人”。但還是會有一些來自世俗智慧的啟示,更貼近普通人的生活。(作者:海)
1.《田連元水滸傳 《水滸傳》劇組20年后再聚首,田連元稱贊李雪健,“這么認真的演員很少了”》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田連元水滸傳 《水滸傳》劇組20年后再聚首,田連元稱贊李雪健,“這么認真的演員很少了”》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fangchan/81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