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以下一段:“心不在焉,眼瞎,耳聾,吃東西不知其味。這就意味著,修身在其心?!毙呐K是整個身體的主人。中醫(yī)說“心主神明”,儒家也這么說。我們說一個人的頭腦清楚嗎?你的大腦健康嗎?是在他心里。如果一個人心煩意亂,精神經常處于“不在”的狀態(tài),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傳統(tǒng)文化要求我們無論做什么都要做一個“有心人”。
我們在世界上做事,真的要什么都注意。不然就像我們這里說的“心不在焉”,怎么和別人溝通?怎么做事?如果你整個人的狀態(tài)是“走神”,整天恍恍惚惚,在空中走來走去,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說的很難聽,和“行尸走肉”也沒多大區(qū)別?!靶牟辉谘伞边@個詞是指示代詞,意思是“這里”。你的心不在這里,所以,你給人迷迷糊糊的感覺。這樣的人誰敢對付?誰敢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給這樣的人?我們常說一個人“心不在焉”,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座房子,靈魂必須住在這座房子里才能保持,這樣心靈才能健全;一旦我們的靈魂離開了我們的身體,這個“肉屋”就沒有靈魂來守護,那么這個“肉屋”無論多么美好,都是完全空空心的、沒有生命的、無用的。
過去,中國人喜歡說,“世界上沒有規(guī)則?!弊鳛閭€人,也就是“一個不能馬虎。”。我們要有一顆心!經典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些概念在不同的語境下很容易混淆。佛教常教人“無心直下”。這無意中并不是指“心不在焉”,而是指我們的思維要集中在一個地方,達到一種“忘我”的狀態(tài)。其實這種“無心”和“忘我”的狀態(tài),恰恰是最有心、最集中、最強大的狀態(tài)。所以有些經典告訴我們“色為空”,有則無。其實不管說不說,都是指這種由于專注而產生的忘我狀態(tài)。當我們學會練習時,我們必須克服這個障礙。你是如何認識到這一點的空?你有這個嗎?我們現(xiàn)在的時刻,就是什么都沒有。我們的心在看不到的這一刻是看不見的,看不見的,摸不著的,但它的作用依然存在!這是一種“覺知”的狀態(tài)。為了保持這種意識,你此刻不應該粗心大意。就像“世界離不開你一天”,如果“你不在”,世界就會混亂,人就會痛苦。
“心不在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充耳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表現(xiàn)在我們的身上,就是五官紊亂。我們漢字說的是五官。為什么說“五官”?就我們的身體而言,如果我們的心是王,那么我們的眼、耳、耳、舌、身就是五官五臣。你想,如果紅心王失蹤了,這五個官員就做不好,或者是失職,或者是不到位。總之他們工作不好,眼睛看不到東西,耳朵聽不到聲音,鼻子聞不到味道,舌頭吃不到東西,用煙頭燙著他的身體,什么感覺都沒有。這是什么狀態(tài)?是一種“植物人”狀態(tài)。
當然,從醫(yī)學上講,植物人意味著他的思想已經永遠離開了他的身體,再也不會回來了。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心不在焉”、“走神”的狀態(tài),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tài),不像植物人,你叫他,或者拍拍他的肩膀,他的思維就會回來。所以偶爾心不在焉,心不在焉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如果經常處于這樣的心不在焉狀態(tài),雖然可以回來,但是會養(yǎng)成“心不在焉”的習慣,實際上精神會逐漸變得遲鈍、麻木甚至癡呆。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人得了老年癡呆癥呢?現(xiàn)在老齡化問題很嚴重。一對夫妻怎么管理四個老人?老人常常是孤獨的,腦袋里心事重重,卻回不了神。老人心不在焉,就是“心不在焉”。經常“走神”,經常心不在焉,慢慢就容易得“老年癡呆癥”。
知行合一從容
1.《守護有心人 《大學之道》講記63:心常在焉,做個有心人》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守護有心人 《大學之道》講記63:心常在焉,做個有心人》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fangchan/1614096.html